• 40阅读
  • 0回复

大多数农民不是“中间人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4
第6版()
专栏:

农民反对“写中间人物”的文学主张
——通县西集公社社员批判“写中间人物”论座谈会的部分发言
编者按:本报最近在北京市通县西集公社举行了关于“写中间人物”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许多社员,在会上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批驳了邵荃麟同志的“写中间人物”的错误主张。现将部分社员的发言整理发表于下。
大多数农民不是“中间人物”
西集公社史东仪大队贫农社员 史致茂
邵荃麟同志把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大多数都叫做“中间人物”,说这些中间人物就是处在好人和坏人当间的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当间的人,是身上有“旧的东西”的人。我们农民坚决不同意这种说法。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解放以后,和穷哥们一起闹翻身,分田地,组织互助组,参加合作社,建立人民公社,直到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每项运动我都亲自参加,在这各项运动中,我们广大贫下中农都是积极、坚定的,决不是摇摇摆摆的。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我们贫下中农的大多数都是一心朝前走,从来不回头。就打我们组织初级社的时候说,全村四十来户贫下中农,在一两天内就全部入社了。社里的劳力和畜力安排得是地方,老人有老人的活,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后来成立了高级农业社和人民公社,集体化的优越性就更不用提了。咱这庄以前三年两头地闹水涨,洪水一来,房子、地都给淹了,公社化以后,修了水库和水渠,这几年再没闹过洪水。不怕洪水,也不怕干旱。象去年春秋两季天老不下雨,我们就利用电机井浇地。有这样多优越性,谁还不拥护呢?
自然,在某些社会主义改革开头的时候,有些社员看得不是那么清,但经过党的教育,懂得了它的道理以后,大伙就坚决拥护,没有半点动摇,直往党所指的道儿奔。有啥可动摇的呢?往回走只有苦,向前奔才有幸福。就拿我自己来说,解放前,家里穷得活不下去,我十二岁的时候就被送去学徒,累死累活,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每天夜里只好躺在人家铺板底下,弄得我到这会儿还一身是病。学徒学不下去了,十四岁那年,我又回到家里给人扛活,当时讲好扛满一年活,给我做一身单衣裳。我这个穷孩子,听说能有一身新衣裳,可从心眼里高兴,没白没黑地给他干了一年,谁知到了年底,这事可就黄了,东家说:“今年我钱不多,不给你做新的了,就把我孩子的旧衣裳拿去穿吧!”打土改以后,生活就两样了,现在我的大孩子正是十四岁,他再也不象我过去那样去给人扛活了,而是在学校里上学读书。这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处吗?象这样好的道路有谁不愿走呢?有谁还动摇呢?要是贫下中农里谁说走社会主义不好,那就是昧了良心;谁说我们贫下中农走社会主义不坚决,那就是胡说。我们贫农下中农的绝大多数是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风吹不倒,雷打不散。
按照邵荃麟的说法,如果农民大多数都是动摇分子,在搞社会主义的时候,都是三心二意,半真半假,那就等于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假的。既然大多数人都不赞成走社会主义道路,还叫什么社会主义呢?这实际上是帮敌人说话,帮地富分子说话。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更不符合毛主席的思想,我们坚决反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