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北京根据贫下中农意见试办一批耕读小学 辽宁积极稳步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12-25
第2版()
专栏:

北京根据贫下中农意见试办一批耕读小学
辽宁积极稳步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据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北京市教育部门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在远郊区农村的一千多个生产大队试办了便利生产、便利贫、下中农子女上学的耕读小学。现在这些生产大队耕读小学上学的儿童共四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子女。
这些耕读小学都是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不带“框框”办起来的,形式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制宜。有的全天上课,有的半天上课,有的中午或晚上上课,有的则由教师巡回教学。一般都是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劳动。耕读小学的学生既能念书,又可以参加生产劳动;既便利了生产,又能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贫、下中农称赞耕读小学是“革命的学校”“办到咱们贫、下中农的心坎子上了。”自从有了耕读小学,远郊区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人数大大增加。平谷、房山、延庆等县的学龄儿童入学人数已增加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许多原有的农村全日制小学,一面改进和办好了原有的全日制班级,一面也办起了耕读班。有的把语文、算术两门课程安排在上午上课,让一些需要半日学习的学生提前放学,也有些设了午、晚班或季节班。怀柔县山区几十所全日制小学根据山区的特点,在全日制、半日制以外,附设了识字班、学习组,使得住在只有三五户人家的小山村的孩子也能念书。贫、下中农称赞说:“这回小学办‘活’了。”
几个月来,北京市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干部陆续下乡蹲点,访问贫、下中农,认真听取了贫、下中农对办好农村小学的意见和要求。许多农村小学的干部、教师,也纷纷挨门挨户访问了贫、下中农。在访问过程中,干部和教师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贫、下中农的意见使他们认识到办耕读小学的深远意义,还使他们认识到,原有的农村全日制小学,也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地改进和逐步改造,才能更好地把根子扎在贫、下中农中间。
新华社沈阳二十四日电辽宁省采取积极稳步的方针,今年试办了三十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这些学校大多分布在沈阳、鞍山、旅大、安东、本溪、营口等工业城市,其中除半数是今年建立的以外,其余都是由原有的职业学校、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改办的。绝大部分学校设立了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纺织、建筑等专业,招收的学生都具有初中毕业水平,学制一般为四年,教学和劳动时间大体各占一半。
辽宁省有关部门在新办和改办这部分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时,采取了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原来全省各城市提出申请新办和改办半工半读学校的数字,远远超过三十所,省人民委员会坚持逐个地进行审查批准,要求办一所巩固一所,办一个班巩固一个班,作出榜样,创造经验,然后再扩大规模,普遍推广。审查时,不仅考虑到申请单位的办学条件,还考虑到地区和行业的合理分布情况,逐校进行研究。现在,省有关部门还派出干部到新办和改办的学校蹲点,协助解决办学中的各项具体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