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小水利战胜了大旱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08
第2版()
专栏:

小水利战胜了大旱灾
杨柳第三生产队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奋战三冬,分期分批建成七口新山塘,整修十二口旧山塘,使没有水源的梯田得到灌溉,粮食稳产高产,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
本报长沙七日电 湖南省祁东县风石堰公社杨柳大队第三生产队,用逐年修建小山塘的办法,积小胜为大胜,在三个冬天的时间内,把全队六十四亩水田建设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最近,衡阳专区许多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都前往参观,学习他们的经验。
过去,这个生产队只有十多口小山塘,蓄水不多,十年九旱,再加上土质瘠薄,产量很低。一九六○年以前,几乎年年都要靠国家统销粮食。水缺地瘦,给人们造成了困难,但也激发了人们改变自然面貌的革命意志。一九六○年,这个队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粮食产量由前一年的一万四千多斤减少到七千五百斤,副业收入也很少,生产和生活上碰到了困难。公社拨给他们一笔贷款,可是他们没有要。他们说:越是困难,越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召开了贫农下中农会和社员会,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兴修水利,改变贫困面貌。
兴修什么样水利呢?这里,丘陵起伏,大部分水田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形成一层层梯田。全队六十几亩田,被山石分割成二百七十多块。这个小山丘,地势较高,就象一口倒放着的锅,除了天上落雨,没有其它水源。唯一的办法,是建设小山塘,用山塘蓄水来抵御干旱、灌溉农田。
一九六一年秋收后,他们开始建设山塘。这年冬天,计划新开的长塘和栗山塘动工了。可是到了第五天,锄头挖断了好几把,开塘的人也少了。根据这些情况,他们先后召开贫农、下中农会和社员会,启发大家回忆对比,说苦道甜。劲头又鼓起来了,投入开塘的人由十多个增加到二十多个。一连战斗两个月,两口山塘终于建成,还修补了老塘。
一九六二年冬天,规划新开两口塘,另外还要挖深加高、扩大五口老山塘,任务更艰巨。第一口塘完工后,又有人打退堂鼓,这时,队干部想起了党的教导:碰到困难就去找贫农下中农想办法。于是邀了贫农、下中农来商量。贫农唐连石说:“要挖穷根、栽富根,不苦干几年怎么办得到!”贫农唐科有说:“塘里有水,仓里就有谷。塘,坚决要修!”由贫农下中农带头,干部社员一齐上阵,奋战两个多月,又开成了四口新塘,修好了五口旧塘。一九六三年尽管干旱严重,但是塘多了,有水抗旱,粮食总产量比过去丰收的年份还增产两成多。
社员们从兴修山塘中尝到了甜头,干劲更大。这一年冬季,大家又集中力量,奋战将近三个月,再开了三口新塘,原来的老塘基也加高培厚了。
这个仅有二十四个劳动力的生产队,就这样艰苦奋斗了三个冬天,做了七千多个工,分期分批地先后建成了七口新塘,把原来十二口旧塘普遍整修。全部山塘的总蓄水量达到三万三千多立方米,比原来增加两倍左右,这样,每亩水田平均有水五百立方米左右,即使在较长时间无雨的情况下也可保丰收。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他们还采取掺客土、施火土灰、施过磷酸钙等办法,逐年改造低产田,使过去那些容易板结的青夹泥、白夹泥,开始变成疏松肥沃的好土壤,田的泥脚也普遍比过去加深了。
土质和水利的变化,使得这个过去连每年一季都难以保收的地方,去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插上了双季稻。早稻和中稻都获丰收。由于生产不断发展,这个队从一九六一年起,逐步改变了低产面貌,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交售给国家的粮食达三万多斤。
这个生产队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迅速建成旱涝保收农田的事实,打破了人们认为小水利不能抗大旱的迷信,显示了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的许多好处。
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共衡阳地委,都很重视这个生产队建设小山塘的成就和经验,号召各地向他们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