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农业生产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09
第2版()
专栏:

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农业生产革命
卢王庄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贫农下中农鼓起革命干劲,带头创造必要条件,把一千多亩旱地改成水田,水稻获得好收成
本报讯 记者伊心恬、周志清、王焴长报道:一九六四年第四季度,记者来到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公社,看到这个靠近万里长城的地方,出现了江南景象。
记者在打谷场上和社员一起脱粒时,问一位贫农社员:“你们今年水稻增产多少?”
“增产?咱今年是第一次种水稻呢!”他笑着回答,接着又兴奋地补充了一句:“咱第一年种水稻,产量就过了黄河。”
历史上从来没有种过水稻的卢王庄公社,在一九六三年冬天一九六四年春天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广大社员自力更生地创造条件,把一千三百多亩旱地改为水田,第一次种上了水稻,就获得了好收成。据公社党委统计,一九六四年水稻总产量达到六十多万斤,平均亩产达到五百斤左右。
卢王庄公社一九六四年是怎样开始试种水稻的?种了以后又怎样夺得好收成的?他们对一九六五年种水稻有什么新的打算?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这个公社几个大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下面是他们分别向记者发表的谈话。
有条件就干,没条件就创造
桃园大队老贫农刘玉森:
种水稻在咱庄也是斗争,也是一场革命。
从解放以后,咱庄就有人想种水稻。贫农赵树芬在参加互助组的时候,曾经种过一块田的水稻。但那时没有水没有电,栽秧不久,晒了几天,土干地裂,他天天挑水浇地也不中,秧苗还是死了,辛苦半年一场空。从此,大伙谁也不种水稻。
办人民公社以后,大伙打机井,修水利,大片旱地变成了水浇地,高粱、玉米、小麦,产量都提高了;但是要种水稻还缺水,没有条件。
有条件就干,没条件就创造!一九六三年冬季,咱庄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贫农下中农社员觉悟提高了,干劲更大了,心情舒畅了,提出多修渠、多打井,把水浇地改为水田种水稻。有些旧脑筋的人,不相信水稻能种好,说啥“种了也是白搭”。大伙说:人家大寨能把坏地变为好地,咱就不能自力更生种水稻?大伙决定多修水利。咱村边有个大水坑,解放前咱村有一个老贫农的妻子是哑吧,她受尽压迫,活不下去,在这里跳水自杀了,大家就叫它“哑吧坑”,闲空多少年了。大伙破冰下坑,挖深几尺,又开了一条几里长的渠道,把洋河水引入深水坑,坑旁建立了电力扬水站。不久,电动机一转,水就哗啦啦流入地里,啥时候要水啥时候有水。大伙把一百多亩低产地平整加工,变成了稻田,栽上了秧苗。
有了水,没有技术也不行。打春上,咱几个贫农社员就上外边去学经验,还请了种水稻有经验的朝鲜族社员当师傅,碰到难题,大伙一起商量。就这样,没有技术的困难也克服了。
思想工作一年到头都不能放松
第一年种水稻,产量不算高。往后,一年年种下去,产量就会越来越高。
从第一年种水稻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还要一年到头经常做思想工作,才能使大伙齐心搞好生产。咱村开始种水稻的时候,有的人不相信能种好,有的人还怕辛苦半年落得一场空;水稻种下去了,又有人怕发生水灾旱灾,不愿多用工本;水稻收回家了,又有人不注意节约细粮。无论哪一件生产,大伙的看法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咱们贫农下中农代表平时多了解大伙的思想,多听大伙的意见,在串门的时候,在同大伙一起劳动的时候,多说说道理给大伙听。有人怕水稻种不好,咱们就讲清楚如今的许多有利条件,讲别人能种好咱也能种好的道理,这样,原先有些对种水稻思想不通的人,思想也通了。思想工作,一年到头都不能放松,放松了事情就办不好。思想工作大队干部要做,咱贫农下中农也要做。思想工作做好了,生产就容易搞得好。
贫农下中农在生产上也要带头革命
蒲蓝大队老贫农张克祥:
咱大队有一片三百多亩的水洼地,早先大家把它叫做“白扔地”,是蒲蓝有名的“北大荒”。过去,好年景,一亩收百来斤;坏年景,收五六十斤就不少。可今年咋的?这片地种了水稻,一亩打粮六百斤以上。咱们今年头一回种水稻,是一炮打响,开门发势啦!咱一个生产队一百二十多亩水洼地改种水稻,今年收了七万多斤粮,比往年收一万多斤粮增产好几倍!
今年种水稻,是咱贫农下中农带头闯出来的。去年冬天,咱村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咱贫农下中农的气势壮起来啦!社员的干劲上来啦!大伙看到生产队收支账、工分账样样一清二楚,对集体对干部更加信任了,心也更齐了。咱穷苦庄稼人在阶级斗争里搞革命,在生产上也要搞革命。在贫农下中农大会上,我提出:“咱动手修好渠,把那片‘白扔地’种上水稻,就能多打粮。这水稻咱有信心种不?”大伙说:“有信心!”
寒冬腊月,大伙就干上啦!拉石头,刨冻土,开沟修渠,雪铺两尺厚,谁也不停工。稻子种下了,大伙管理更细心。有一回,天才麻麻亮,队长赵绪明就起床敲钟,召集社员出工。哪知,敲了半晌不见人来。他正觉得奇怪,一个赶早车的社员说:“大伙早下地啦!”队长下地一看,果然大伙跟贫农社员赵玉泉一道,正在干得起劲。你说,大伙的思想革命了,干活是啥阵仗!水稻生产咋不上去?
决心把产量再往上提
卢王庄大队第八生产队贫农李玉发:
咱队今年第一年种的六十八亩水稻,平均一亩产粮接近七百斤。贫农下中农社员真乐了,决心把产量再往上提。现在咱队水稻种子已选好留足,全是良种。稻田也已翻耕过半数。肥料正在准备,下底肥、追细肥,都要比以前多。咱贫农下中农完全有信心实现一九六五年的水稻增产计划。
咱队水稻产量高,队长陈芝祥还上大队去介绍过经验呢!听说,咱公社一九六五年种水稻要提高一倍。咱大队水稻面积也要扩大很多。还没种水稻的生产队,也提出以后要种水稻,增产粮食。
八十岁的老贫农郭顺说得好:一吃大米饭,就想到共产党,想到人民公社。早先几个朝代都吃不到自己种的大米,现在吃到了。
据记者了解:卢王庄公社一九六四年第一次种水稻获得了好收成,成绩很大,但是由于过去没有种过,缺乏经验,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是成本比较高,用于机电灌溉、增施肥料和调换良种的开支比较大。此外,有部分稻田因沙多发生漏水现象,使稻禾生长受到很大影响。最近,许多生产队在总结第一年种水稻的经验中,已研究出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办法。如通过节省用水、多积土肥和自留良种等办法降低成本;选择土质好的地改稻田,同时做好平整土地工作,以防漏水。很多社员说: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第二年种水稻一定会比第一年好,往后,一年更比一年有经验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