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务农,也在务心——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军官家属办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14
第5版()
专栏:

务农,也在务心
——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军官家属办农场
夏雷 长茂 荫槐 瑞春 德群
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军官家属,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凭着勤劳的双手,把不长庄稼的“小蛤蟆塘”改造成了良田,办起了一个农场。她们坚持劳动六年如一日,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几年来,共生产了粮食二十二万多斤,三分之一卖给了国家;生产蔬菜一百二十三万多斤,支援了市场七十八万多斤。
这个农场是在一九五八年冬天动手办起来的。
当时,这个部队来自十多个省的几十名家属,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立志耕耘,建设祖国。她们离开城市,离开营房,来到偏僻的山沟里办农场。
她们为了改造“小蛤蟆塘”,下苦功,使笨劲,一锹锹挖,一镐镐刨,垒了拦水坝,挖了排水沟,又一担担往地里掺炉灰,终于把这块不产粮食的低洼地改造成了良田,第一年就每亩收粮二百三十一斤。去年虽然遭受了春旱夏涝和风灾虫害,但每亩仍然产粮三百六十多斤。
务农,同时也在务心。家属们在劳动中真正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人讲勤俭,户户有储蓄,勤俭办场,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已经蔚然成风。
家属们通过生产劳动,既坚定了勤俭办场的信心,也锻炼了生产技能。她们赶大车、掏大粪、抹墙、盘炕、养猪、放羊,样样都能干。原来劳动人民出身的李俊云,五年多来,扶犁、点种、铡草、喂马,事事跑在前边,保持了劳动妇女的本色。
这些笨重的劳动,家属们在开始干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轻松愉快的。就拿掏大粪来说吧:有个学生出身的家属,一去掏大粪就脸红。进了城里,她戴上大口罩,刚接近厕所就嫌臭,又用手把鼻子捂上。党支部教育她,姊妹们帮助她,回了营房丈夫也开导她。最后,她终于豁然开朗,掏粪不戴口罩,也不嫌脏嫌臭了。
家属们在集体生产劳动中,已经从家庭的小天地里走出来,把眼光扩大了。她们身在农场,眼看天安门,心想全世界,都把为国家多贡献一点力量,看作是最大的幸福。
去年春播以后,遇到了干旱,她们就挑水补苗。有的肩上打了泡,有的肩上肿起了疙瘩。为了夺取丰收,她们奋战不懈。去年收成得好,她们又首先想到了国家,表示要多卖余粮,卖好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在营房时,她们又主动挑起家里的生活重担,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料理家务,教育子女。她们把这一切和社会主义革命紧紧地联系起来。有的人说:劳动人民靠枪杆子打出了江山,还要用枪杆子保卫江山,让军官集中精力工作,就是加强国防建设,支援世界人民革命斗争!
从前,有的人爱串门子说闲话,影响团结。现在,她们胸怀坦荡,彼此关心,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她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一人有事大家帮,共产党员崔惠兰、李俊云等同志,看到梁瑞英快要生小孩了,就给她挑水、做饭、洗衣服……,使梁瑞英处处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她给丈夫写信说:“有了阶级姊妹,啥也不用你操心。”在她丈夫回来的时候,一切家务早已安排好了,夫妻俩一商量,她的丈夫提前返回了部队。
六年多来,家属们尽一切力量支持军官工作。她们的丈夫,在党的教导下,积极上进。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立了三等功,百分之八的人立了二等功;还有一人进京观礼,见过伟大领袖毛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