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为牧民服务一辈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15
第6版()
专栏:

为牧民服务一辈子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
乌审旗“乌兰牧骑”队员 玛西吉日嘎拉
我是穷苦牧民的儿子,一九六○年参加了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兰牧骑”。
为了把社会主义的新文化送给牧民,我们“乌兰牧骑”经常穿过草原、穿过沙漠为牧民演出,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流动在牧区,开展各项活动。由于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区不通车,有时一天要走七八十里沙漠地。在严寒的冬季里,冒着风雪在外边演出,手脚冻得直发木,琴弦冻得经常跑弦,大风常常把汽灯刮灭;夏季里,风吹雨打,烈日烤晒,晚上常常野营露宿,拿凉水和炒米当饭。除了为牧民演出、宣传,白天我们还要帮助牧民放牲口、剪羊毛、打草,参加各种劳动。
刚参加“乌兰牧骑”的时候,我错误地认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成天参加劳动,会把手磨出茧子,手指也要粗笨,这样下去不但不能提高技术,反而要退步;又想既然是参加劳动,还不如回家参加劳动。后来,和同志们一起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愚公移山》等文章,我明白了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必须通过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否则,为人民服务就会变成空嘴说白话。
思想明确后,我们把参加劳动和开展业务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劳动中,我学会了给牲畜治病、搭棚盖圈、打草和剪羊毛等本领,受到了牧民欢迎。他们说:“你们真是拿起胡琴当演员,拿起铁锹能干活,啥都行啊!”
在和群众一块劳动中,我受到了很多的教育。我们经常到旗的牧业模范海力锦的家里去,帮他放羊,学习他那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和优秀的品质。嘎鲁特公社呼和特老盖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敖日克勒达来,祖祖辈辈都是奴隶,有一年因为没钱治病,不得已卖掉了亲生儿女。当他说到过去那些辛酸的往事时,泣不成声。今天,他这个过去被牧主、王爷踩在脚下的奴隶,不仅生活变样了,而且还当了干部。通过这些,使我想到我这个贫苦的牧民儿子,如果不是共产党,哪有今天!可是自己还不安心工作,这不是忘本吗?从此打消了过去那种错误的念头。
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劳动的伟大,认识到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一真理。实践证明:参加了生产劳动,我在业务技术上不仅没有退步,而且有明显的提高。我原先只会一种乐器,现在可以掌握几种乐器了,还学会了认谱、写歌曲、演剧、说笑呵、说唱好来宝、朗诵诗、放映幻灯等方面的本领。群众中无数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模范事迹不仅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而且丰富了“乌兰牧骑”的节目,加强了节目的战斗性,如我们自编自演的《三面红旗的光辉》《人民公社好》《小英雄斯冷》《在第一线上》《献给模范》《不能忘本》等节目,因为都是根据当地群众的事情编写的,很受群众的欢迎。有一次,我们白天赶到一个偏僻的牧业队,当天晚上给牧民演出,牧民感激地说:“你们每次来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我们非常需要象你们这样的工作队。”看到牧民对我们这么热情,我不由得想起:所有贫苦牧民们在旧社会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哪有心思搞文化娱乐啊!如今,在党的领导下翻了身,有了家,愉快地建设着社会主义的祖国,我们不为广大牧民服务,还为谁服务呢?!所以我下定决心:一辈子为牧民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