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动群众,提高机车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19
第5版()
专栏:

充分发动群众,提高机车质量
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工人工程师 陈发
解放十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别国几十年才能取得的成就;再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我们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对外国的迷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全体劳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最近铁道部有关部门彻底改革了机车大、中修规程,制定出新的机车厂修规程。这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一件事。
旧的大、中修规程基本上是从外国搬来的,过去也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老是照搬外国,不总结自己的经验,没有自己的创造,养成一种迷信外国的脑袋,是不行的。要搬外国,一定要等到外国有了,我们才能搬,这就使得我们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赶,而且总要落后那么一截,休想赶上和超过别人。等到别人有了,我们才能有;别人没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旧的大、中修规程的毛病就在这里。条条变成了干活的准则,不管合理不合理,不符合条条的就不行。卡得太死,束缚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限制了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和旧的一套相反,新的厂修规程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是在总结我们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搞起来的。外国的经验不是全部抛弃,而是具体分析,对我们有用的吸收,没有用的抛弃。外国的东西是我们的借鉴,不是捆住我们的绳索。新的厂修规程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是破除迷信的结果。它充分体现了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新的厂修规程是以提高机车质量,适应铁路运输需要为目的的。怎样才能保证和提高机车质量呢?
旧的大、中修规程是想用条文、规章、制度、命令来保证机车质量。条文订得又细又死,大伙只好按条文办事,即使研究出好办法,谁也使不上。条文是人制订的,应该服从人的需要。如果人反而受制于条文,变成条文的奴隶,群众哪里还会有积极性呢?
毛主席说过,“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要保证和提高机车的质量,首先就要坚决听党的话,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纪律性。和旧的一套相反,新的厂修规程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决走群众路线的。它首先要求工厂职工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和政治思想水平,用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地干活。要求工厂和机务段,工人、技术员、工程师、检查员、验收员,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和提高机车质量。因此,新的厂修规程废除了一切与这个精神不一致的、束缚人们主动性、积极性的东西。条文紧紧地抓住与机车质量有关的问题,允许在操作方法上的改变,既有严肃性,又有灵活性。
条文少了,又不用来卡人,对我们工人是个很大的解放。我们工人应该认识到,新的厂修规程对质量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我们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不是不要检验人员提意见了,而是要更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应该大胆发挥创造性,同时要广泛地征求检查员、验收员以及机务段、乘务员等各方面的意见。他们提了意见,我们一起研究。只有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大家共同负起责任来,机车的质量才有保证,才能不断提高。
新的厂修规程打破了旧框框,为今后的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让我们不断地提高觉悟,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共同为保证和提高机车质量而奋斗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