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不断熟悉生活,不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0
第6版()
专栏:

不断熟悉生活,不断前进
济南部队五好战士 宁春亭
我们反对周谷城说艺术源泉不是生活是情感的观点。生活是根子,情感是从生活来的。要把生活比作汪洋大海,那么,艺术作品就象是做出来的鱼。不管鱼在油锅里炸得煎得多么香,但它的来源只能是水里,而绝不会是油锅。
在学校时,我就非常向往部队生活,所以在自选作文题时便写了一次“战士的生活”。由于实在不知道战士的生活,光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写来写去还是学生味,空空洞洞,没有根据。而在写“我的家史”时,就写得有内容,能够感人,因为我对家里过去受的苦、解放以后的新生活有感受,有亲身经历。这写作上的具体教训和经验,告诉我文艺写作要从了解生活开始。
我入伍以后,由于个人有搞业余文娱活动的爱好,所以急切想反映战士生活。我部有个程希斌,是团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正确解决了高中生当步兵、又当炊事员还要背粪筐拾大粪的思想问题,我便写了山东快书《拾粪记》。结果写了多时也没成功,总不真实,人家都说不象他本人。这个节目便放下了。
一九六三年,我连和程希斌的连队住在了一起。我们整天一块劳动,一块训练,一块生活,我对程希斌同志有了正确认识,看到了他的内心感情,找到了他所以思想好的根——牢记阶级仇,熟读毛主席书。同时在这二年中,个人由于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经过了一定的思想改造,改变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战士感情,对战士生活熟悉了。个人努力的方向和程希斌同志是一样的。后来程希斌同志入了党,参加了军区共青团代表首次会议。这样的英雄人物怎能不写呢?所以一九六四年春天集中演出队时,只用三天便把《拾粪记》写好了。经过演出,反映很好,俺班长说:“这回嘛!你算把程希斌的心看透了。”
这些都说明,没有了解生活,或刚刚接触生活,是不会写出好作品来的。我自己当了几年兵,对战士生活比较熟悉了,对要写的战友比较熟悉了,才能写出一点反映部队生活的文艺作品。再写新的东西,又得进一步熟悉新的人、新的事、新的问题。当我写《毛主席看了咱的枪》,就不仅象写程希斌一个人的变化,我要把周围的同志们和我自己一样的心情写出来。只有写出战士们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坚决为革命而战斗的决心,反映部队练兵的生活,才能起更大的教育作用。可见,文艺创作上每进一步,都离不了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
入伍三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切艺术的源泉只能来于生活,正象鱼只能来源于水里,而绝不是油锅一样。而且要想抓到“鱼”,必须自己先到生活中去,要写战士,自己必须有战士生活,有战士感情,下决心在实际斗争中把自己锻炼成真正的战士,这样写出来才真实。不管写什么也一样。所以,砍柴的不可能光凭个人主观想象一下子成为捕鱼能手;任何人要想成为捕鱼能手必须到江河湖海去锻炼,去体会,去学习,才能捕到鱼。我们要在革命部队里练好杀敌本领,也要不断地提高使用文艺武器的本领,为革命斗争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