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粮食产区应以增产粮食为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1
第2版()
专栏:贫下中农来信

粮食产区应以增产粮食为主
前几天,队里讨论怎样制订今年生产规划时,我们贫农下中农都主张:丰收以后更要加把劲,争取今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可是,有的人认为增产粮食不合算,主张少种粮食多赚现钱。会上,我们贫农下中农用事实驳倒了这种歪道理。
增产了粮食是利国家利集体,也利自己,拿我们这个大队的事实来说:
一、多增产对国家就能多贡献。我们产粮地区怎么支援国家建设?就是多种粮食,多卖余粮。一九五七年时我们亩产只有五百斤,一个队一年只能卖给国家粮食五千多斤,现在粮食亩产达到八百多斤了,一个队每年就能卖给国家粮食一万来斤。这就是我们的贡献。
二、多增产,集体就能多积累,集体经济就越巩固。一九五七年时,产量低,一年只能提七百多元生产资金和公共积累,现在产量高了,我们一年就提了一千二百多元生产资金和公共积累,集体还贮备了好几千斤粮食。
三、多增粮食社员就能多增加收入,生活就过得越好。俗语说:“水涨船高”。集体是我们社员的靠山,只有集体增产了,我们生活才能逐步提高。一九五七年粮食打得少,我们社员收入也就少,每人平均全年口粮三百六十四斤,现金收入二十六元,就认为蛮不错了。这几年粮食产量越来越高,社员收入也就越来越多了,去年我们每人平均口粮分到五百多斤,现金收入达到五十三元。田里粮食不增产,生活哪能这么好?
现在各地都在讨论今年生产规划,我建议产粮区的各生产单位都能算一算增产粮食的好处账,用我们贫农下中农的正道理,驳倒那些“增产粮食不合算”的歪道理。
浙江江山新塘边公社勤俭大队贫农 姜成良(汪锡华代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