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一万二千吨水压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2
第1版()
专栏:

一万二千吨水压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江南造船厂委员会
编者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难道这做不到吗?是吹牛皮、放大炮吗?不,是做得到的。
今天本报发表的《一万二千吨水压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这篇总结性的文章,就以生动有力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任何反动势力都不可能阻挡我们的前进。
毛泽东同志一再要求我们,经常注意总结经验,做了一段工作,就总结这段工作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水压机的设计、制造,直到制造成功,就是照着这条路走过来的。现在他们又总结了整个过程的经验。这为我们各行各业做出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也是一种鞭策。
我们要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让我们共同努力,对于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要认真地、细致地去调查它,去研究它,去熟悉它。我们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不断总结我们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尽快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第一台一万二千吨锻造水压机,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各兄弟单位的协助下,以上海江南造船厂为主进行制造,安装在上海重型机器厂的。这台水压机于一九六二年六月试车完毕后投入试生产。从决定建造之日算起,到投入试生产为止,一共经历了四个年头。在这四年中,我们用了一年半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和试验,并制成了一台一千二百吨试验水压机。(见图一)这一年半主要是打了一场科学实验仗。接着是两年加工制造,半年安装试车。从两年多的试生产情况来看,这台完全由我们自己搞的万吨级锻造水压机的设计制造和建设安装是成功的,它的建造速度并不慢,工程质量并不低,设备成本并不高。
这种万吨级锻造水压机能够锻造二三百吨重的特大钢锭,能够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发电、冶金、化学、机械和国防等工业部门所需的特大锻件。它是重型机器制造厂的关键核心设备,标志着一个国家重型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是一个拥有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我们要迅速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就非得装备几台这样大设备不可。过去由于我国锻造工业落后,机械制造工业所需的大锻件都要依赖进口;人家给我们多少锻件,我们才能制造多少机器。这怎么能够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呢?因此,自己动手制造大水压机,这是亿万人民的心愿,特别是重型机械工人的迫切心愿。
按照通常的方法,制造万吨级锻造水压机,必须具备特重型的铸钢、锻压、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起重运输能力,必须具备悠久的制造重型机械的经验,必须具备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而这些条件是我们国家近期内很难完全具备的。
那么,没有技术专家,没有重型设备,没有制造经验,怎么办呢?
狠抓第一性资料,打好科学实验仗
没有内行,人手少,水平不高,怎样来设计这样一套现代化的大设备呢?怎样才能确保这套设备的质量呢?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掌握第一性资料,打好科学实验仗。我们接受任务后,先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实地考察。我们组织了一个七八个人的班子,跑遍了全国各个中小型锻造水压机车间,认真地观察和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性能,和操作工人、检修工人开座谈会,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这台机器好用不好用,操作方便不方便,有什么毛病没有,应当怎样改进,等等。通过这样一两个月的考察实习,这些过去根本没有碰过水压机的人,开始对水压机有了一些感性知识。
第二件事是分析对比。我们翻遍当时能够到手的国内外技术资料,诸如图纸、样本、杂志、书籍、照片等等,逐台地进行分析对比。在分析对比中,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把人家的经验,吸收过来,去粗存精。我们把各台水压机按部件、甚至按零件进行分析对比,把世界各国现有大型水压机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经过消化,集中地放在这套设备上。有些地方,我们自己动手加以改进,使之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其实这个方法人人都知道,有人叫它“炒十锦”,但功夫却在“认真”二字。例如主机设备基础,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项目,但是总设计师却研究分析了世界上大大小小一二十个类似的水压机基础后才作定案。
第三件事是多做模型。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强调设计人员亲自动手做模型。例如,设计开始时,交给副总设计师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硬纸板糊一个水压机,请老工人来一起研究,看这样结构好不好、能不能焊接等等。接着自己动手做了一套木模型,又发现了不少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用纸片、木板、竹竿、铁皮、胶泥、沙土等等材料做各种各样的模型。我们不仅做了各主机辅机的模型,而且还做了车间的模型,以便于研究车间的布置和在安装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先做了模型,解决了许多细微的问题,使正式安装的工作进行得极为顺利。设计人员自己动手做模型,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发现设计上的毛病和问题,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最有效地征求老工人的意见,真正地做到三结合。凡是认真这样做的,一般讲来,设计上的大毛病就少,设计人员的提高也较快。(见图二)
第四件事是反复试验。我们按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指示,牢牢地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凡是一个新的结构,不经过设计人员亲自参加的反复试验,不轻易定案。大胆设想,大胆试验,这是不犯大错误的秘诀。我们做了很多试验,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实践证明: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再试验,直到最后成功,这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认识由不统一到统一的发展过程。为了考验我们的设计,先把万吨水压机缩小到十分之一,造了一台一千二百吨试验水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其中一项是要对三个大横梁的结构和材料进行试验。外国水压机大横梁一般都采用大铸钢件,上海没有这样大的铸钢件,我们就决定采用焊结件来代替。焊结件能不能适用?为了取得第一性的科学数据,对一种结构件都要进行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试验。在一千二百吨试验水压机制造过程中,工人提出了新的建议,用整体焊接来代替组合焊接。我们又作了一台一百二十吨试验水压机,它的横梁全部采用整体焊结。焊接好后,贴上应变片,进行了超负荷试验。压力吨位从五十吨到一百吨、一百二十吨、二百吨,一直到四百吨,横梁依然完好。这样,一万二千吨水压机就最后决定采用整体焊接的办法。
在设计工作上,由于贯彻了大胆试验和慎重制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做了实地考察、分析对比、多做模型、反复试验这四件事情,在一年半时间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切切实实地掌握了第一性资料,终于把万吨水压机的设计搞出来了。这样设计的方法,可以做到在制造万吨水压机的过程中少犯错误并争取一次成功。
勇于实践,闯过加工制造关
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一年,我们组织了一个万吨水压机工作大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打了一场加工制造仗,闯过了金、木、水、火、电五个大关,把万吨水压机制造出来。“金”是要过特大件的金属切削关,“木”是要大摆轮木阵过特重件的起重运输关,“水”是要过四五百个大气压的水压试验关,“火”是要过特大件的热处理关,“电”是要过电渣焊接关。每过一个关都遇到不知多少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知多少心血。多少个失败和失望随时在等待着我们。但是我们根据毛主席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指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这些曾被人们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在英勇的上海工人手里,终于一个一个地被解决了。
披荆斩棘,登上电渣焊接高峰
电渣焊接是万吨水压机制造过程中首先碰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由于上海没有特大的铸钢件和锻件,万吨水压机只能根据上海当时的条件,采用“以小拼大”的办法来制造。立柱和工作缸是采用铸钢焊接来代替整锻结构。三大横梁是采用钢板整焊结构来代替铸钢组合结构。这样就出现了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焊缝很厚;二是焊接工作量大;三是焊缝很复杂,焊接技术要求高。这种焊接结构,采用一般焊接技术很难解决,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焊接方法,即电渣焊接方法。当时电渣焊接技术刚刚从国外传进来,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有三十几年焊接经验的工人工程师唐应斌同志,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根据图书、杂志上介绍的一些资料进行研究,自己动手制造土设备,先在小的焊缝上进行试验,后来在制造一千二百吨水压机中试验。在一千二百吨试验水压机的制造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试验,终于获得成功。他们从不懂到懂,焊接知识越来越广,焊接本领越来越大。
万吨水压机焊接上的一项主要关键是四根立柱。焊接工人充分运用了一千二百吨水压机的焊接经验,费了很大的劲,焊好了第一条焊缝,一检查不行,不是有裂缝,就是没有焊透。紧接着又焊了第二、第三条焊缝,外面看看很好,可是经过超声波探伤检查,发现里面有气孔和夹渣的毛病。一连焊了几次,总是不行。立柱焊接的战斗,第一个回合失败了。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怀疑这种方法是否行得通,有的人说条件不够,有的人就干脆泄了气。这时候,党支部鼓励大家:“不要怕失败,有失败,就有成功。失败里面往往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下决心寻找失败的原因。”这些话给了工人很大的力量,大家重新振作精神,继续进行试验。每一条焊缝焊接好以后,马上进行探伤,一发现毛病,就下决心把它割开来,从工艺上、操作上分析原因,重新再焊。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试验研究,经过了几十次失败,终于在失败中找到了原因,焊出了质量完全符合要求的立柱。经过鉴定,焊缝的质量不低于母材的质量。(见图三、四)
万吨水压机焊接上另一个重要关键是下横梁焊接。要焊接下横梁,首先要把三百吨重、一百多块的钢板装配起来。这种装配技术要求很高,当时我们没有这样的专家。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一定会出现一批这样的专家。当时以老工人袁斌海同志为首的焊接装配工人,经过反复试验摸索,从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焊接变形的规律,就采用了反变形的办法来控制钢板的变形,解决了焊接的变形问题。工人把这件事称为:“巧裁缝”制成“百家衣”。
大摆轮木阵,闯过运输关
制造万吨水压机碰到的第二个难关是起重运输问题,工人把它叫做过“木关”。一台万吨水压机中,一百吨左右的零件有十二件,五十吨左右的零件有二十多个。最大的下横梁,毛坯有三百吨。这些零件有的要运到车间里来焊接和加工,有的在焊接中要吊高、翻身,都需要大型的起重运输设备。当时加工这台水压机的工地设在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加工车间。这个车间一九六○年还刚建造,厂房虽盖好,门、墙还没有,行车还没安装上。当时只有一台八吨的履带起重机、几十只小的“压勿杀”(油压千斤顶)和一批枕木。依靠这几样东西,能不能把大零件运进车间,能不能把几百吨重的东西吊起来随意翻身,这就要靠起重运输工人的本领了。
江南造船厂有个人称“老山东”的起重工人魏茂利同志,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他带领一帮起重工人,用了几根木头做把杆,用了一批“压勿杀”当起重工具,用了一些枕木当填头,将上百吨重的零件运进了工地。他们又运用大船下水的经验,用一些枕木涂上牛油,用“牛油滑板”的办法,使一些大零件到加工的地方“就位”。
难于起重运输的东西,要算是下横梁了。拼焊到三百吨重的下横梁,为了适应工艺的要求,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来回翻身。要翻身就一定先把它顶起来,让它悬在空中。怎样顶法?这个时候,魏茂利同志拿出了他的绝技。他用了几百根枕木和几十个小的“压勿杀”,把横梁一个毫米一个毫米地顶了起来。每顶起一点就填上一块枕木,这样一直把这个三百吨重的大家伙顶到了六米的高空。横梁顶起来了,怎么翻身?又是魏茂利同志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用“三结合”的办法,在横梁中心的地方焊上两根轴,用废料焊了两个轴承架,托住这两根轴,这样,只要用两根钢丝绳轻轻一拉,就可以将一只三百吨重的横梁很灵活、很方便、很平稳地作三百六十度的大翻身。大家把这种翻身的方法叫做“银丝转昆仑”。(见图五)
奋战大炉子,闯过热处理关
水压机的三只横梁,经过焊接以后,要保证质量,就必须进行热处理。把横梁热处理好,是万吨水压机过好质量关的一个重要保证。一个十米长、八米宽、四米高的下横梁要进行热处理,必须要有一个大型的炉子。上海重型机器厂接到了这个任务,以总工程师为首组织了一个大炉子的设计小组。他们到处去请教一些砌炉工人,反复和有经验的砌炉工人研究,经过一、两个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特大型的炉子造好了。(见图六)
在横梁热处理的战斗中,炉内温度烧到摄氏九百度并保温以后,就需要使炉内温度降下来,让工件冷却。但是温度下降的速度太慢,而加工工人等着工件加工。烧炉工人为了抢时间,打破了在摄氏一百度左右拆炉门的常规,在摄氏四百多度的时候就拆炉门。当他们拆去了第一块砖的时候,炉子里的火焰外窜。工人们并没有害怕,一个个抢上去,一块、两块地往下拆。用了七个小时,终于把三万块砖砌成的土炉门拆下来了。在第二次砌炉门时,工人们开了一个“诸葛亮会”,搞技术革新。他们在炉子里面搞了几根扁铁做“门闩”,在外面放上一个钩子,拆炉门时用几根钢丝绳,几十个人一起拉,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把炉门拆下来了。可是大家还不满意,在第三次拆炉门时,又搞了机械化,将钢丝绳拴在履带式吊车上,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将炉门拆好了。大家就是这样硬干和巧干,闯过了热处理关。
热处理后的横梁焊接件,经过鉴定证明完全合格。
大摆蚂蚁阵,闯过金属切削关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金属切削是最后一道关。加工万吨水压机的许多特大零件,要有各种特大型的机床。而且这些特大件加工的要求又很精密。江南造船厂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工人出身的青年工程师袁章根同志来负责。袁章根在老工人工程师沈信昌同志的帮助和指导下,整天和工人一起,采用土牛头铣来加工大平面。摆了一个蚂蚁阵,结果用了五十三个刀盘把这个大平面铣削出来了。五十三个刀盘的接刀缝处理得非常好。加工结束,经过检查,质量超过了要求。
三个横梁的十二个大立柱孔的镗削,是加工中的重大关键之一。这十二个孔,在每七米同一直线上不能误差零点七毫米。技术人员和工人整天不离机床,反复琢磨。在精加工最后一刀时,他们扛了几十斤重的量具,上上下下量了一、二百次,一丝一丝地卡了二千多次,就这样用精雕细刻的办法,不断加以调整。当调整到只差零点五毫米,完全合乎质量要求时,仍不肯住手,反复进行调整,最后使三只横梁的十二个孔,累积误差只有零点二四毫米,大大地超过了质量要求。工人兴奋地说:这真是“土搪排出尖端”。(见图七)
不断实践,不断革命,依靠老工人,依靠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用土办法,用土洋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制造过程中的许多困难,把水压机上的六千九百二十六个零件,全部按照质量要求加工了出来。这为以后水压机一次安装成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九六二年初,经过加工,包括主机、辅助设备等四万多个零件,陆陆续续地运进水压机车间进行安装。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全体安装大队的同志们,用了半年时间打了一个安装试车仗,闯过了最后一道关——“水”关。安装工人在保证一次装成的思想指导下,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了安装、试车和调整工作,使万吨水压机投入了试生产。(见图八、九、十)
几点体会
搞万吨水压机,是向自然作斗争,向钢铁要机器,打的是生产仗。在上海这样一个地方搞万吨水压机,又要先打一场科学实验仗。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设备,而是人,是人的精神面貌,因而打的又是一场政治仗、精神仗和志气仗。在打生产仗、科学实验仗和政治仗的时候,首先必须取得政治仗的胜利,才能打赢科学实验仗,最后才能取得生产仗的胜利。赢得了生产上的胜利,把万吨水压机造出来,装起来,用起来,才能巩固和扩大政治上的胜利。我们在建造万吨水压机的四年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了一些东西,懂得了一些道理,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破除迷信越彻底越好,自力更生越坚决越好
这台大机器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由一些没有什么大学问的,并且主要是一些年青的人们搞起来的。这种搞法前人没有过。这里首先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敢不敢斗争,敢不敢胜利。没有大学问,都是年青人,条件艰苦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不利的条件,是坏事情。但是现在看来,这台机器所以能够搞得成,这些“坏”条件反而起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大学问,都是年青人,他们没有包袱、敢想敢干,不为大学问家的名言所束缚。条件艰苦,穷则思变。索性抛开框框,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不利的条件变成了有利的条件,坏事情变成了好事情。这里的关键在于破除迷信。要相信世界上只要是人干出来的东西我们一定能干出来,人家不能干的我们也一定能干。腰杆子要硬,不管是真内行还是假内行,是好心人还是别有用心的人,出难题,泼冷水,都吓不倒,也泼不散。不但要能顶得住,而且要善于把它变为策动自己前进的力量。
毛主席教导我们,破除迷信要和尊重科学相结合。迷信要彻底地破,科学要严格地遵守。尊重科学,我们主要抓两条:第一条是实地考察,分析对比;第二条是多做模型,反复试验。这样就有可能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关系,就有可能把别人的经验通过亲身的实践变为自己的经验,不犯大的错误,保证设备的质量。
我们体会,破除迷信是解决战略上藐视敌人的问题,尊重科学是解决战术上重视敌人的问题。搞万吨水压机,困难重重,的确吓人。后来,迷信破除了,精神面貌变了,懂得了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感到没有什么了不起,不难。但是真正要干的时候,一个个具体的困难都来了,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一步也动不了,又感到很难。经过认真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比、多做模型、反复试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闯过金木水火电五个大关,把万吨水压机搞成了,又感到没有什么了不起,不难。看来,“难——不难——难——不难”,可能是技术工作的一个发展规律。前一个由难到不难的转化,是破除迷信的结果,它解决了精神世界问题;后一个由难到不难的转化,是尊重科学的结果,它解决了物质技术问题。前后两个转化相辅相成,把事物推向前进。
土洋并举的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万吨水压机的建成,主要是依靠人,依靠人的革命精神、革命思想、革命干劲和高度的革命英雄气概,而不是主要依靠大设备。在这里,人和设备的关系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然,人要造机器,需要一定的工具和设备,离开了生产工具是不行的。但是,同样一个工具、一种设备,在具有不同思想的人的手里,就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上海能不能造万吨水压机,当初是有很大争论的。有人说这不合乎规律,必须先有大一点的机器才能造小一点的机器,必须先有精一点的机器才能制造粗一点的机器。他们认为这种“以大干小”和“以精干粗”才是天经地义。其实,看看人类历史,是先有石头工具而后才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尖端技术的。先是“以小干大”和“以粗干精”,然后再“以大干小”和“以精干粗”的。两者反复递进,互为因果,推动生产前进。假如有人只强调后头一面,强调必须先有万吨水压机才能制造万吨水压机,那么请问:世界上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可见,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在于设备而在于人。
假如先有了大的、特重型设备,再去造大机器,那当然要方便得多了,那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谁也不会反对。但是问题是在我们还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怎么办?是等待条件呢,还是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敢不敢干?也就是敢不敢革命,敢不敢胜利?上海的工人阶级敢干,他们积极地用“土办法,穷办法,巧办法”,把万吨级锻造水压机造出来了。这台水压机的全部特重的关键零件:三个大梁,四根大柱,六个大缸和三个工作台等近两千吨的设备,都是用小设备、土设备干出来的。有人说土设备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干粗活,不能造尖端产品。这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例如有了象袁章根这样对质量高度负责的工人,就能够利用几部简易的铣床和镗杆,出色地完成了特大件的机械加工任务,保证了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下横梁的十米大平面的平直度误差,设计要求是一万分之一,实际达到一万五千分之一。再如有了象唐应斌、袁斌海这样的老工人,就能够用几千块钢板“以小拼大”,把几个几百吨重的大横梁焊接起来,充分保证质量,使整个构件承受了超负荷的考验。
我们体会,对“土”这个字有两种理解,两种不同的对待方法,因而也就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理解,“土”就是土里土气,简单粗糙,不讲科学,不讲质量,马马虎虎,凑凑付付;一种理解,是根据当时、当地、当事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去完成某一项任务。因为这种办法是因地制宜的,从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因而叫做土办法。这种办法是自力更生的方法。我们是按照第二种理解来处理这个问题的。经过四年实践,我们感到土办法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它有悠久的群众实践基础;二,它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有些甚至是很巧妙的;三,它能够比较快地解决问题;四,少花钱多办事,符合勤俭办企业的精神。这种办法特别是在产品单个生产领域中更有用武之地。土办法能不能用得好,能不能过得硬,关键在于人。由于工具比较简陋,和一般洋办法相比,就更加需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更加需要强调按科学规律办事,就更加需要加强质量的控制和检查。认真地做到了这几点,土办法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党中央关于土洋并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处理得好,就会达到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坚决依靠工人群众,真正实行三结合
依靠工人,特别是依靠老工人,这是我们在技术工作中所遵循的一条正确的阶级路线。碰到了重大的技术问题,特别是碰到了工艺上的重大技术问题,怎么办?一个办法是向书本请教,一个办法是向专家请教,一个办法是向老工人请教。这三个办法都很重要,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但是对那些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人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虚心地向老工人请教,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前两种办法也只有落实到老工人身上才能最后解决问题。这是真正的三结合。做到了这一条,就能够充分调动老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弥补技术工作上的不足,就能够把技术工作落实在扎扎实实可靠的基础上。这样,在技术上出现困难的时候,这些老工人就会挺身而出,带领工人,不畏困难,不怕艰苦,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在万吨水压机的制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如何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有两条体会得比较深刻。一条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办事,另一条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不是认真贯彻执行这两条,是考验一个技术人员是不是革命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办事,就可以破除迷信,就可以不专门在书本上兜圈子,就不会被纸面上的东西越搞越糊涂,越搞越复杂。但是要更好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就必须依靠工人,特别是依靠老工人。老工人有丰富的生产斗争经验,有和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他们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骨干力量。往往我们认为最困难的问题,只要到老工人那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解决得快,解决得好。在万吨水压机的设计中,当我们的设计人员去请教老工人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许多补充修改意见。在万吨水压机的制造中,从焊接、加工、热处理到起重运输各个环节,没有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依靠老工人的。
技术工作上依靠老工人固然十分重要,但还必须贯彻“三结合”,发扬技术民主。贯彻了三结合就可以使老工人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我们在设计和制造万吨水压机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设计,或者是试验、制造、安装,都是采取有主有辅、有责任制的三结合。在设计中,以技术人员为主,但是又广泛倾听工人的意见。在制造中,以工人为主,但技术人员又要加以指导、帮助。技术人员要将自己的设想,产品的性能、要求,毫无保留地告诉工人,让工人了解全局,这样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依靠三结合,我们的技术工作就可以做得更全面,就可以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更好,避免犯理论脱离实际,或者实际缺乏理论指导的错误。
提倡七事一贯制,设计人员一竿子跟到底
制造一台成套的大机器,从开始设想到安装使用,中间有许多环节。举其大者有: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这七件事。这七件事是彼此互为因果的。要进行一大堆工作,又需要分工。然而分工过细了,过死了,变成各自独立的七件事情,则会增加扯皮现象,使工作陷于被动。要使工作进行得更好,得到多快好省的效果,就必须加强整体观念,加强综合工作。我们提倡以设计人员为主的“七事一贯制”,采取一竿子跟到底的办法。设计蓝图出来,并不是工作的结束,而只是工作的正式开始。在设计室中认为尽善尽美的图纸,到制造工厂里,到安装工地,到使用的车间里,矛盾就一个一个暴露出来。所以我们提倡设计人员在制造过程中跟班到底,从焊接、加工、热处理一直到安装使用。原设计人员还参与工艺的讨论和拟订,参与工艺设备的绘制等工作。这样就可以促使每一个环节及早暴露矛盾,解决矛盾,促使建设的速度加快。
实行七事一贯制也是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又红又专的技术人员的好办法。生产实践是一座巨大的洪炉,在生产实践的斗争中,可以使技术人员(他们多数都是知识分子)经历群众斗争的锻炼,真正做到和工人群众相结合。设计人员在经历了生产实践的过程后,感到收获很多,进步很大。他们说,经过生产实践的锻炼,在思想方法上摆脱了重理论轻实际的框框,在业务上摆脱了离开书本就不行的局面,在工作方法上学会了大胆设想和试验研究密切结合的科学方法。他们体会到,在科学技术工作上同样是人的因素第一。尽管这些体会还是初步的,但却是难得的,胜过读一次大学。
在产品试车结束后,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进行了设计制造和安装试车的全面总结,把实践过程再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总结。由于上述的七件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经过这七个小过程,就对技术工作产生了完整的概念,通过总结,掌握全局,衡量各个阶段,得到了不少的收获。
要有一个好作风
在万吨水压机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既有生产斗争,又有科学实验,还有阶级斗争。条件艰苦,困难重重,边试验,边生产,没有一股劲儿是无论如何也闯不过去的;即使闯过了一个关,下一个关还是闯不过去的。这就需要一支能猛冲猛打过得硬的精干的队伍。这个队伍哪里来呢?主要靠自己培养。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带出一个好作风来。我们在万吨水压机工作大队里提倡这样一种作风:想得细,看得准,抓得狠,干得猛,坚持得韧。这种“细、准、狠、猛、韧”的作风在万吨水压机的制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作风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高度结合起来,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口号,一个高潮,闯过一个大关,搞得群情激奋,热火朝天。前面这个“细”字和后面这个“韧”字很重要。没有想得细也就不会看得准,就会搞乱了套。没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也不行。遇到了困难,碰到了失败,闯了祸,受了批评,来了冷空气,都要坚持干下去。这种作风是身教重于言教,要领导亲自来带。在工地上我们提倡三个不分:领导群众不分,干部工人不分,各个工种不分。大队干部整天在工地上转,日夜和工人在一起。技术人员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参加劳动。遇到一个关键问题,党支部一声号召,不分工种,一呼百应。更可喜的是,如此艰巨的任务,没有一个人害怕,没有一个人退却。他们不怕重,不怕大,不怕难,不怕苦,不怕失败。任务愈重,劲头愈大;条件愈苦,劲头愈足;愈碰到失败,勇气愈大。有了这样一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有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
经过四年的努力,机器做成了。经过试用,达到了设计要求。制造重大设备的迷信打破了;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树立起来了。
这台大机器是不是尽善尽美呢?不!还有毛病。如应力分布不均,应力集中过大。这是在设计中由于过分强调降低厂房高度,不适当地降低机器高度的片面性造成的。而在研究和试验的时候也不够认真。
有的疑问,现在可以回答。如焊接结构行不行?行!一千二百吨试验机,已经使用了五年,完好无损。但是,有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条件作出过早的回答。这样大的机器,必须有十年的实践检验,才能做出比较完整的结论。
我们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大水压机算什么?在机器制造业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把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今后工作中去。(附图片)
图一:一千二百吨试验水压机(1959年底造成)
图二:一万二千吨锻造水压机车间模型
图三:大立柱焊接
图四:大立柱完成
图五:下横梁翻身
图六:下横梁运进热处理炉
图七:上横梁完工
图八:下横梁安装
图九:第四根立柱装入下横梁
图十:一万二千吨锻造水压机正在试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