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随船生产,靠岸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3
第2版()
专栏:短评

“随船生产,靠岸读书”
渔民和船民的流动性很大,许多渔民船民的子女常常和家长“随船生产”。在渔民船民的子女中普及小学教育,比起在一般儿童中普及小学教育有着特殊的困难。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了呢?办法是有的。江苏宜兴县的文教部门根据渔民和船民的生产特点,组织他们的子弟进行“流动学习”,就是一个好办法。广大渔民船民对这种“随船生产,靠岸读书”的办法十分欢迎。
宜兴县文教部门所以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办法,是因为他们善于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渔民船民虽然流动性大,但是他们的活动也是有规律的。只要摸到这个规律,按这个规律办事,就可以克服为渔民船民子女办学的困难。宜兴县文教部门在渔民船民中进行了调查研究,看到渔民们虽然到处流动,但是晚上停泊的地方还是比较固定的,就在这些地方设立了学习点。他们看到渔民不是经常停泊在一个地方,根据这种情况又发给学生“流动学习证”,教师在证上写明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以便学生随船到达另外一个学习点时继续进行学习。每逢月底,渔民大都要回到港口开会,这时,各小学就组织学生到校集中学习。他们处处从渔民船民的生产特点出发,以“流动学习”来适应“流动生产”,采取了这样机动灵活的办学方式,就克服了为渔民船民办学的困难,使更多的渔民船民子女能够上学,并且坚持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为劳动人民办学的满腔热情是不行的。采取这样机动灵活的方式办学和教学,比用全日制学校的一套“正规”方式办学和教学要麻烦得多,也复杂得多。一块黑板,几张课桌,就是一个教室。教师对上岸来学习的学生要随到随教,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照样上课;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一,主要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有时还要主动到船上找学生,“送字上船”。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能够采取这样的办学方式,搞好这样的教学吗?
各个战线上的劳动人民,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为祖国创造财富。他们遇到无论什么特殊的条件,无论什么特殊的困难,仍然坚持生产,使自己适应于各种特殊的环境。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就要很好地学习他们这种因地制宜、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教育事业更好地适合各种环境,采用各种因地制宜的灵活机动的办学办法。
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依靠群众,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普及小学教育”。宜兴县的例子很能给人启发。事实证明,要有为劳动人民办学的满腔热情,又有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才能做到不是按一个固定的框框办学,而是根据各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办学,才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更快更好地普及小学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