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把保证和提高森林更新质量放在首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3
第5版()
专栏:

把保证和提高森林更新质量放在首位
永新
我国林业生产发展的经验证明,森林采伐后,充分利用林区土壤好、雨量多的优越自然条件,利用采运木材已有设备,迅速把采伐迹地更新起来,是加速林业建设的一个极重要方面。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各地认真贯彻了“采育结合,青山长在,永续作业”的方针,在采运木材的同时,积极进行了森林更新工作,很多地区,更新确实跟上或超过了采伐,实现了“新林接旧林,世世采不尽”的要求。但是,也有些地区,由于在更新工作中,对质量重视不够,存在着栽后不活的现象,影响到更新实际效果,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因此,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就成为当前森林更新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更新质量和数量
更新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有两个条件相差不多的林业局。一个林业局在更新时,自始至终地贯彻了质量第一的精神,做到了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活一片,更新跟上了采伐;另一个林业局,由于更新时只注意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结果从面积上看,更新超过了采伐,但由于更新质量差,活的少,真正更新面积还不足采伐面积的一半。
这个实例说明,更新任务的完成必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一是保证更新的质量。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主要的还是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问题。因为只有在更新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更新才能正常地进行,才能真正地增加数量。如果更新以后不活,就是无效劳动,就是浪费。在这样情况下,更新面积愈大,浪费也就愈大。因此,当增加更新任务同保证质量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只有当更新的质量合乎标准并相当稳定时,才能增加更新任务,加快更新速度。也就是说,在更新工作中,必须要在质中求量,质中求快,质中求省。这样做,一时看来可能是慢,长远来看确是快;一时看来是少,长远看来确是多,效果好,能经受住考验。
还应当看到,森林更新是扩大林业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在采伐后的迹地上,原封不动地更新原来的树种;而是更新后,成活率要高,树种要好,生长要快,成林后单位面积出材量要高。目前供应国家建设的木材,大都是来自自生自灭的天然林。其中,有的树种材质虽好,但生长慢;有的树种生长虽快,但材质不好,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如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林区的红松和杨树,从木材质量上看,红松是好树种,但生长较慢;从生长速度来看,杨树较快,但材质较差。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采伐、人工更新、抚育管理等措施,以不断革命的精神促进树木的生长,使更新的质量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强调更新质量,是不是说更新的数量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的。我们要求的更新质量,是在质量和数量并重的情况下的质量,我们所说的质量第一,也不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那种脱离实际的质量。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或只顾质量,不顾数量,都是不对的。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完成更新任务,我们应当力争在更高质量的基础上,使更新速度跟上采伐和超过采伐。
更新质量和计划安排
更新的质量和数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特别在制定和安排计划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积极、稳妥、全面的计划,能够促进更新任务的全面完成。所谓积极,就是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稳妥,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全面完成计划的可能性条件;所谓全面,就是要考虑到更新有关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要进行一百亩的人工更新,就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劳力、种子、苗木、林地和抚育的面积等。不然,就容易造成比例失调,影响到更新质量,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因此,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更新任务,在制定更新计划时,就要将与更新有关的各方面统一平衡,全面安排。
在制定更新计划时,还必须考虑到培育树木的长期性的特点。例如,南方的杉木,从采种、育苗到栽植,一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到郁闭成林,少则五年,多则七年以上。东北林区的红松,从采种到栽植,需要五年的时间,到郁闭成林,则需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要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在制定计划时,必须根据培育树木时间长的特点,来制定计划,安排工作。根据各地的经验,一般至少需要考虑五年的计划,在此期间内,不论任务的下达,人力财力的安排,都应当是均衡的,不能忽大忽小,摇摆不定。
根据各地的经验,要使计划制定得积极、稳妥、全面,应当首先调查清楚所在地区林业企业(林业局、森工局、林场、伐木场)每年的采伐量和出现的采伐面积,以及更新的树种等,并做出更新规划。然后,根据可能的条件,安排好每年采种、育苗和需要更新的面积,以及与更新相适应的整地、幼林抚育等计划。在执行计划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时、当地的情况和林木生长特点。例如,树木种子的采集,由于树种的不同,有的一年一收,有的则二年、三年、四年一收。为保证育苗和更新所需要的种子,就必须采取丰年多采、以丰补歉的办法。只有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实事求是执行计划,才能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才能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
以上主要谈的是人工更新计划制定问题。天然更新怎样呢?天然更新主要是根据树种和采伐后林地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例如,采伐方式是择伐,采的合乎标准,树种也适合天然更新;或者是采伐后,林地上保留的幼苗、幼树,在数量上、质量上都达到了更新的要求,在制定计划时,就可依靠天然更新。反之,就不安排天然更新。但是,还要注意,依靠天然更新并不是消极地等待,为保证质量,在制定计划时,还必须安排补植、整地、抚育等促进更新措施。
更新质量和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就是更新的开始。合理采伐,不仅能加快更新速度,而且能为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创造条件。这一点对于天然更新更为重要。
合理采伐的内容很多,其中,与更新质量有关的主要有:
(一)根据森林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确定采伐方式;(二)在采伐、集材当中,注意保护应当保留的树木(包括幼苗、幼树、大树);(三)采伐后干净彻底地清理林场。
合理地确定采伐方式是一个重要问题。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对天然更新,能缩短更新的时间,使更新的树种基本是目的树种;对人工更新,由于保持了森林环境,有利于幼苗的成长发育。反之,随便采随便伐,不讲究方式,不仅破坏了天然更新的条件,而且也不利于人工更新。特别是有些生长在土壤瘠薄、坡度大和低湿地方的森林,若采伐方式不当,将给森林的恢复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在易于积水的地方,由于森林大部或全部被砍伐,便会失去或减少森林的蒸腾作用,造成林地的沼泽化;在土壤瘠薄和坡度大的地方,由于失去森林水源涵养的作用,就会造成了水土冲刷和土壤的干燥,甚至造成滑坡现象(西南、西北高山林区最容易产生)。在这些地区,别说是天然更新,就是进行人工更新,不仅保证不了质量,甚至进行栽苗都是困难的。
在采伐、集材中,注意保护应当保留的树木,对提高更新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行择伐、依靠天然更新时,就更为重要。因为择伐的目的,除采伐那些老的、大的树木供应国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使保留下来的生长健壮的中、幼龄树木和幼苗,能更好地生长发育,起到天然下种的作用。如果在采伐集材过程中,不加以保护,使保留木受到损失,轻则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发育和天然下种的能力,影响到更新的质量;重则失去了择伐的作用,达不到天然更新的目的。
干净彻底地清理林场,也是提高更新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将采伐剩下的枝丫倒木等剩余物清理干净,一方面能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减少病虫为害;另一方面,对人工更新,能够保证栽苗的株数,栽后成行成趟,易于抚育管理,对天然更新,能使种子落下来后接触土壤,易于发芽成长。因此,采伐后要及时清理林场。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更新质量,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采伐当中要注意保护保留树,采伐后要根据随采伐、随集材、随清理的精神,干净彻底地清理林场。
更新质量和总结经验
树木是有生命的,它的生长和发育都要求一定的外界生活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拔海高度,不同的地势土壤,都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发育。例如,中外闻名的杉树,在分布地区上,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则没有杉树;在垂直分布上,湖南省是拔海八百米以下的地区生长较好,拔海八百米以上的地区则生长不良;在土壤条件上,山坡中、下部土壤肥厚的地方适于杉木生长,山上部土壤瘠薄的地方适于马尾松生长。由于树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什么样的地方适合种什么树,什么样的树种应采用哪些技术措施,都是有规律性的。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各种树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因地、因时、因树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成为提高和保证更新质量的重要因素。
十多年来,我们在更新工作中,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了提高更新质量,当前首先要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因为已有的经验(哪怕是点滴的),都是广大群众在生产斗争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我们必须以满腔的热忱,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通过跟班劳动,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总结。在总结时,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既要总结有利于提高更新质量的措施,又要总结不利于提高更新质量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经验在提高更新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例如,整地方法,东北林区有穴状、带状、筑高台、筑高垅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穴状整地方法,主要适用于坡大土壤薄的地方;带状整地方法,主要适用于坡度缓的地方;筑高台、筑高垅整地方法,主要适用于地势平缓、土壤低湿的地方。假如我们在总结时,不加以全面说明,很可能给将来的推广造成困难,给工作带来损失。同样,更新时需要什么苗木,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树,怎样进行抚育管理等,各地都有成功的经验。只要我们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就能够促进更新质量的提高。
其次,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实验工作。大家知道,更新质量好,实现丰产,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外界的环境条件有了正确认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而获得的。科学实验,就是要针对影响更新质量的疑难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加以解决。特别对于技术比较复杂、又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问题,更是如此。如适地适树、天然更新规律、采伐方式对更新质量的影响等问题,没有系统的较长时间的定人定点的观察实验,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因此,为了提高更新质量,必须从各方面加强科学实验工作。
人是生产中决定性因素。要提高更新质量,还必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经验办法交给群众掌握。推广的办法,除开现场会、现地参观、办技术训练班等办法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的方法,培养典型,树立“样板”,作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最后,还要注意到,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任何一项经验办法,将随着工作的发展得到充实和提高;一些没解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一些没发现的问题将被发现。这就需要不断地深入群众、深入现场,进行总结提高,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反复过程中,促进更新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更新质量好上加好。
更新质量和职工思想革命化
促使广大职工思想革命化,树立起质量第一、量质并重的思想,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度,是保证和提高更新质量又一个重要方面。
前面谈到,人工更新工作,从采种、育苗、苗木搬运、土地整理、栽植、抚育管理,直到幼树郁闭成林,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整体。上一个工序不好,就要影响到下一个工序。要保证更新质量,就需要在工序和工序之间、工段与工段之间、工组与工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做到明确分工,各守岗位,各尽所能,互相协作,共同提高更新质量。
但是,要特别指出,无论有了什么样的好制度,更新工作都要建立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都要建立在广大职工思想革命化的基础上。制度并不是管制群众的,而是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因此,我们在更新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同时,建立和健全更新责任制度,并在工作中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