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立足山区 面向全国 为社会主义长期进行林业建设 尤溪县砍一亩种三亩森林资源越来越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4
第2版()
专栏:

立足山区 面向全国 为社会主义长期进行林业建设
尤溪县砍一亩种三亩森林资源越来越多
新华社福州二十三日电 福建省尤溪县依靠集体力量建设林业,做到砍伐一亩营造三亩。最近,福建省林业部门总结了这个县的经验,向全省推广。
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四年底,尤溪县共为国家生产了一百九十九万立方米木材、五百多万根毛竹和其他林业产品,同一期间营造新林和林地更新(头年砍伐,次年种植)面积达到六十三万亩,造林和更新面积为木材采伐面积的三点三倍,因此森林资源越来越多。
尤溪县做到“砍一造三”的主要经验,是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长期建设思想。过去,一些公社生产队只重视木材生产,忽视造林,每到造林的时候,就伸手向国家要种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尤溪县领导机关曾发动群众专题讨论“为谁造林,靠谁造林”。在讨论中,许多贫农下中农社员说,造下林,栽下金,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万年江山,为子孙后代造福。他们还说,我们尤溪九分山地一分田,主要靠多生产木材支援国家建设。要是现在只砍不造,将来拿什么贡献给国家?通过讨论,广大干部和社员逐渐树立了“立足山区,面向全国,为社会主义长期进行林业建设”的思想。
公社化以后,全县广大社员积极响应中共尤溪县委提出的“以集体造林为主,做到砍一造三”的号召,成立了一百九十多个造林、护林的专业队伍,每年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造林运动。梅仙公社坪寨大队三百八十多户社员,每年春节期间,男女老幼几乎全部上山造林。十年来,这个大队自行采种育苗,在一万零八百多亩山地上栽下二百多万株林木,使百分之九十五的荒山实现了绿化,早期营造的杉松已有碗口来粗,较晚营造的也开始郁闭成林。
尤溪县在发展林业建设中采取以林养林、以短养长、林业和农业互相促进的办法。在营造新林的地方,普遍实行林粮间种,在幼林中套种杂粮、混种油桐,头三年收粮食,三年后收油桐,最后砍伐木材,逐年都有收益。这样做,促进了公社生产队集体造林的积极性。公社化后,全县造林更新面积有九成是公社生产队集体营造的。许多公社生产队每年都抽取木材生产收入的三成至六成作为造林经费。
由于群众积极造林、护林,许多荒芜了几百年的远山也种上了树。公社化以来,每年种植的林木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并且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山林火灾。
据最近森林资源普查,目前这个县林木蓄积量达九百九十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达一千六百多万株,按最近几年平均每年生产的数量计算,可以采伐四五十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