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文化展览传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6
第4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文化展览传友谊
刘政初 叶航
不久前,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在卡拉奇巴基斯坦贸易展览会上举办了一个中国文化和新闻馆,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烈欢迎。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展览馆建筑及其展示中国人民生活面貌的摄影艺术图片、出版物和工艺品,有力地吸引了观众。巴基斯坦人民,把中国馆看成是友谊的园地,认为它传播了知识,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对巩固和加强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中国文化和新闻馆展出近两个月,观众达三十五万人。
整个展览馆几乎每天都充满着中巴友谊的气氛。来这里参观的,有工人、农民、政府官员,也有访问过中国的学者。人们仔细参观每件展品,有时称赞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到高兴。有时畅述观感,表达自己的友好愿望。一位教师在参观后说,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人民同中国人民一样,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高兴。一位工程师在称赞中国的建设成就之后,表示将为巩固巴中友谊而尽一切努力。不少人在参观前后,主动向中国工作人员打招呼,表示自己的友好情谊。有的还要求代向毛主席和周总理问好。观众们要求把他们对中国建设成就的高兴心情,传达给中国人民。
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这种友好感情,在展览馆留言簿上更得到了充分的反应。数千条观后感,充满着歌颂中巴友谊的词句。有的为中巴友谊感到自豪,愿为加强中巴友好贡献力量。有的把中巴友谊比作金子,认为这是最贵重的财宝。有的对中巴两国领导人为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所作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敬意。有的认为中巴两国人民有着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共同任务。他们说,“中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中国的友谊是最可信赖的”;“希望中巴两国人民并肩前进,反对新老殖民主义”。
在展览馆展出的艺术图片,是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人们不只对这些图片给以很高的艺术评价,同时还认为它们如实地介绍了中国的建设成就,反映了中国人民忘我劳动、建设祖国的精神面貌。一位电话机械员深深为一张反映中国炼钢工人精神面貌的图片所吸引,他曾三次到中国馆参观,每次都仔细欣赏这张图片。一些摄影工作者对展出的艺术图片兴趣最大,他们多次表示愿同中国的摄影家建立友好联系,以便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展览馆里展出的中国书籍中,毛主席的著作最受欢迎。人们经常围拢在陈列毛主席著作橱柜前面,不愿离去,渴望一读。有的询问是否可以买到。有的问是否可以赠送。一位带着孩子前去参观的人,还特别把印有毛主席浮雕象的毛主席著作,介绍给自己的孩子。
每到夜晚,展览馆露天电影场上,最为热闹,观众总是挤得满满的。在整个展览期间,共放映了二十几部反映中巴友谊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影片,有六万多人看了中国电影。因为观众热爱中国电影,在放映结束后,往往要求继续放映,有时一直映到深夜,观众还不愿离去。
中国文化和新闻馆是整个展览会几十个馆中最好的馆之一,这已是一致的评论。在中国馆闭幕的时候,展览会负责人特向中国馆颁发了金质奖章。一些巴基斯坦朋友说:你们的展览馆就象过去来巴基斯坦访问过的中国歌舞和中国杂技一样,撒下了友谊的种子,永远不会被人忘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