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发扬传统,有所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6
第6版()
专栏:文艺短评

发扬传统,有所创造
“乌兰牧骑”是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物,在广大文艺工作者正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加速革命化进程的今天,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学习它,这是很自然的。
“乌兰牧骑”的建立可以说是一种创举,但是,类似“乌兰牧骑”的这种组织形式,并不是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才可以有的,也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杜锦玉同志的文章,便为读者提出了一个生动的实例,很多人看了今天的“乌兰牧骑”,便想起了当年的文工团,觉得今天正需要发扬过去在解放区的文工团的革命传统。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这个划时代意义的讲话,给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解决了为谁服务和如何去服务这个最根本问题。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敌后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在这个历史性文件的号召之下,纷纷投入工农兵群众火热的生活和斗争中去,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出现了大批的文工团,在前线和后方演出。今天有许多文艺工作者便曾经在文工团中经受过锻炼和改造。“乌兰牧骑”可以说是当年的文工团在新的革命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乌兰牧骑”的同志们正是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战争时期文工团的优良传统,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广大牧区的实际,有所创造。
看了“乌兰牧骑”,让人联想起当年的文工团,这是一件好事。同样可以给人提出一连串问题:为什么“乌兰牧骑”的同志们继承了文工团的传统并且有所创造、而有些同志却丢掉了这个传统呢?为什么文工团这个革命文艺的组织形式,在一个时期内不那么受重视了呢?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广大工农兵喜爱文工团、却又偏不肯继承文工团的传统去为工农兵服务呢?问题究竟在哪儿呢?
社会主义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永远生活在工农兵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当中,应该永远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在解决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采取的一切革命的创举,都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