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在文艺阵地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7
第6版()
专栏:在文艺阵地上

在文艺阵地上
第三批部队业余文艺战士来京演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三批业余文艺调演的空军、公安、铁道兵、内蒙古等部队的业余演出队和连队演唱组,一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在北京开始演出。他们在五个晚会上,演出了六十多个节目。这些节目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军广大官兵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开展四好连队运动的蓬勃气象,颂歌了各个部队出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这些节目既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又具有刚健、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部队气魄。在表现形式上,除了常见的快板、相声、诗朗诵、对口词、歌表演、金钱板等形式外,还运用了京剧、锡剧、山东柳琴腔、河套莲花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并且有着不少革新和创造。
一批新幻灯片
北京幻灯制片厂为了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最近制成了十种题材的新幻灯片,生产一万几千套。这些幻灯片有《高举总路线的红旗乘胜前进》、《时事简报》第一号、《为贫下中农办学》、《知识青年的革命道路》、《给后代留下一股子革命精神》、《正确对待女儿婚事》、《欧阳海》、《吴兴春》等。《时事简报》第一号报道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的主要情况。《知识青年的革命道路》介绍的是赵耘、侯隽、邢燕子、王敬璋等战斗在农业战线上的青年,以忘我的劳动和各种模范行为,为广大知识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给后代留下一股子革命精神》介绍的是河北省遵化县有一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为了给后代留下一股子革命精神,处处以大公无私、热爱集体的实际行动教育青年后辈,在青年当中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
“乌兰牧骑”式的轻骑队去矿山
中国煤矿文工团的演员们看了“乌兰牧骑”的演出以后,以“乌兰牧骑”为活样板,采取了积极措施,由十五人组成了一支轻骑队,背起行李、带上乐器,编写了一批各种形式的小节目,在本月二十一日从北京出发,奔赴边远地区的煤矿生产第一线,和那里的煤矿工人一起过个有意义的革命化春节。
青艺演出队在新疆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组成的新疆演出队,去年十月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慰问演出。两个多月来,在某师七个团、场、单位巡回演出了四十三场,观众达九万九千多人次。他们演出反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大型话剧《豹子湾战斗》,受到了广大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演出队的同志们,除演出外,还分成两三个小组,分别深入连队、班组去参加生产劳动。业余时间就带上推子、肥皂、面盆去为战士们服务。他们的行动口号是:“永远为工农兵服务,做人民的好勤务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