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我和区小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7
第6版()
专栏:剧评

我和区小龙
解放军某部五好战士 郑时锡
我和《带兵的人》里的区小龙一样,是在一九六三年九月走出学校门,进了部队这个大门的。当时我也存在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个人主义打算。入伍前,正是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时候,我自己只知道雷锋伟大、光荣,自己怎样去学习,却想得很少。雷锋是一个汽车驾驶兵,我就对开汽车很感兴趣。甚至产生了想在部队学一套技术,将来就有了终身职业的个人打算。不巧得很,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营建分队。由于没有达到个人的目的,思想情绪低沉,工作消极。首长和同志们多次找我谈心,我都当成耳边风。
去年三月的一天,指导员通知我,准备到团里汽车司机训练班集训,这下可乐坏了我,以为自己的愿望达到了。没想到第二天首长突然改变了决定,叫我还留在连队工作。这下我更想不通,工作就更消极了。在一次会上,同志们既肯定了我的成绩和优点,也对我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的思想开始受到了震动。事后,班长又找我谈心,耐心地讲明个人主义的危害性。并叫我好好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学习后,思想才真正开了窍。张思德同志不是在普通劳动岗位上为革命贡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吗?白求恩不是由遥远的加拿大来到我国,把一个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热血洒在中国的土地上吗?越学习越觉得自己陷在个人主义的圈子里,是多么渺小。
正象戏里周全说的那样:
“要革命就要学会和困难打交道,没有和困难打交道的决心和勇气,再好的理想也没用。”象我这样过多的考虑个人得失的人,怎么能有这种决心和勇气呢?怎样克服个人主义打算呢?还是周全说得对:“要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脑子里就要永远有三个人,一把扫帚。三个人就是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那把扫帚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块不纯的铁,在革命的大熔炉里炼成有用的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