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阶级感情变化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1-28
第2版()
专栏:

阶级感情变化以后
过去设计,先翻书本、查规范、照葫芦画瓢;经过劳动实践,思想感情起了变化,再作设计,拿起笔来首先想到的是投入生产后怎么样,施工时怎么干,图上的每一条线怎样变成现实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设计院工作。初到这里,看到没有我想象的那些“大工程”可做,感到大材小用,委屈了自己。
不久,领导上派我到一个变电站去参加施工。初到工地,我觉得自己是设计院派来的,又学了那么多理论,一个小小的变电站有什么了不起?因此,我每天在工地上东站站,西看看。工人们都客客气气地管我叫设计院的“李代表”。挖泵基础时,工人在坑下问:“李代表,这样干行不行?”我在上面说:“行呀。”在砌筑外墙毛石基础时,工人又问:“这样干合不合乎工程质量标准?”我满口应承说:“合乎,合乎。”书本上有的没人问,书本上没有的,工人问起来我不懂,这怎么工作呢?我越想越不是滋味。
后来,我读了《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教导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这时我才醒悟到自己和工人没有共同语言。从此下定决心和工人一块干活,一块开会,一块休息。
我向于振生师傅学砌砖,手上磨出血泡。于师傅把他的手套戴在我的手上说:“血泡消了,便是茧子。这么干一干,便知道砌一块砖不象你想的那么容易。”有次冒雨抢工程,我和工人一块抬土,棉衣都淋透了,冷得发抖。晚上回来,于师傅给我端来一碗姜汤。我一边喝,他一边说:“照这样干下去,象个样子了。”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的手变粗了,结了茧子,身子骨有力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我的思想感情开始有了变化。我觉得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工人们也不再叫我“李代表”,而是亲昵地叫我“老李”或“李师傅”了。
当我回设计院的时候,杨兴武师傅恳切地说:“你活干得的确不错了,就是还有一个毛病,‘我’字想得太多。你应该记住:离‘我’远一寸,干劲增一分;离‘我’远一丈,干劲无限涨;‘我’字若全忘,刀山火海都敢上。”这番话对我教育很深。
我在阶级感情上有了变化以后,设计思想也和以前不同了。过去作设计,先翻书本,查规范,依葫芦画瓢。现在拿起笔来,工人们劳动时的情景,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因此,首先想到的是投入生产后怎么样,施工时怎么干,图上每一条线怎样变成现实。例如:我在设计另一个变电站的防火墙时,就想到自己参加施工的那个变电站,是用角钢绑两层铁丝网再抹麻刀灰的。当时我参加劳动亲手操作,因铁丝网有弹性,抹子一压来回弹动,根本抹不上灰。这次设计,我就把两层铁丝网改成了一层,两面同时抹灰,就抹上了。
现在,我也不再觉得这里工程小了,相反地,却深深地感到每一个哪怕是极其细小的实际问题,都有许多学问。
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李学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