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只有作革命人,才能演好革命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2-14
第6版()
专栏:

只有作革命人,才能演好革命戏
铁道兵某部杨连第连演唱组五好战士 张明昆
从专业到业余
我是一九六三年入伍的战士。入伍前,在地方歌舞团当了几年演员。从专业转到业余,这中间我的思想是不平静的。入伍前,我对自己参军后的生活很有一番打算。我想,暂时离开歌舞团,在部队几年中,好好体验体验生活,将来退伍回到歌舞团,便有本钱了。初到部队,什么事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对铁道兵这个兵种很感兴趣,认为能走南闯北、游山逛水。到了连队,大家听说我是文工团来的,非常欢迎,都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战士,把连队的文娱生活搞得好上加好。当时我自恃有点本钱,要我唱就唱,要我跳舞也可以跳两下。可是日子一长,思想就发生了变化:觉得成年累月住在大山沟里,生活太枯燥了,不适合我体验生活的要求。有时连队开个晚会,也觉得不合口味,觉得战士们唱的歌不好听。由于这种思想作祟,情绪一天天低落下来,唱个歌也是懒洋洋的,当然大家也不愿意听我唱歌了。连首长发现我的思想情绪不对头,马上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你听不惯战士们唱的歌,看不起连队的晚会?”接着,他针对我的思想根子指出:“要想做好革命工作,首先要经得起艰苦生活的锻炼;你想体验生活‘积累资本’,你要体验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要艰苦,还是要舒适?这不是个小问题,而是个阶级立场问题。”最后让我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
连长说到阶级立场问题,给我震动很大。我马上找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仔细地琢磨。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毛主席这一段话,我以前也学习过,可是体会总是不深,原因就是并没有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现在重新读一遍,就感到它正说到我的心坎上。虽然我已经到了部队这样好的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没有自我改造的要求,所以看不起群众的东西,自己也就唱不出同志们喜爱的歌子。这就说明我还没有真正明确文艺为谁服务和什么是文艺的源泉问题。我重新振作起精神,首先把思想扎根在班排,和同志们一块儿劳动,一块儿生活,缩短我和大家之间的思想距离,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育,知道了他们要听什么,喜欢看什么。这时,摆在我面前的是如何才能闯过思想关的问题。要过思想关,首先要过劳动关。于是我就到施工现场去,初学开山,打料石这门活,真不容易,大锤拿不稳,打不准,班长在一旁撑钢钎,我就朝着打,不是打在地上,就是打在班长手上,看见班长淌血的手,打一锤我就心疼一锤。我不敢再打了,可是站在面前的班长,微笑地对我说:“别怕,打吧!”看看身边的班长,又看看自己,感到一定要坚决地打!一定学会它。就这样,在热辣辣的太阳下,皮肤晒黑了,脱掉了层层的皮,心里感到高兴;大雨湿透了衣服,污泥弄脏了身子,心情却轻松多了。打一锤,思想、劳动就进一步。如今,当我演起我们自编自演的四川金钱板《闯关》的时候,越演越有劲,内心感情和表演的动作,再也不是假的,而是亲身的经历了。这些节目,这些歌子,虽然没有什么高超的艺术技巧,可是战士们却喜欢它。我想主要是这些节目反映的生活使他们感到亲切,说出了战士们心里想说的话,唱出了战士们心里的声音。
打破条条框框
不久以后,我参加了团的战士业余演出队。这时,又暴露了我对业余文艺活动的错误看法。去之前,我对它十分向往,觉得自己可以发挥一番。到了演出队一看,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但没有灯光、道具,连块幕布都没有。乐器不象乐器,唱歌没有共鸣,做个动作没有架式。当时,领导叫我担任小导演,到了排演的时间,我大量搬用了专业的那一套。这一来,同志们的意见可多了,有人说:“你排的节目怎么把我们兵的味儿都排光了?”当然,这样的演出效果怎么会好呢?同志们说开俏皮话了:“谁排的节目?洋不洋土不土的!”这可给我当头一棒。这时指导员又对我的思想进行了教育,他说:“在朝鲜战场上,破脸盆、钢轨、炮弹壳、道钉就是我们的乐器,什么都不讲究,同志们还满欢迎呢。现在为什么你排的戏不受同志们欢迎,你该好好地找一找原因。”并且叫我再学一学毛主席著作。于是我又翻开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找到了自己不想干的原因。毛主席著作使我心明眼亮,检查到自己完全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作怪,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虽然搞的是业余文艺工作,但这也是革命工作,党叫我干什么就应该干什么!只要解决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就什么事情也难不倒。自那以后,我处处争取主动做工作:在施工中发现了好人好事,就记下来,工休时,拿起广播筒,打起呱哒板,说起来,唱起来,同志们听了欢迎得很。到开晚会时,把材料再加工整理演出,比如《工地鼓动组》这个节目,就是这样产生的。大家凑在一块儿,你想个点子,我出个主意,这么合起来,别看它粗糙,满受同志们的欢迎。它并不靠什么漂亮的服装、道具,更不依仗什么好的乐器;破鼓安上两根牛筋,就是最好的低音胡琴,既能敲又能弹;施工中的钢钎也成了我们的主要乐器。不会说普通话,就用方言;不会作曲,就用民间的曲调,或是大家喜欢听的革命歌曲的调子。谈到艺术形式的运用,我原来也是爱套框框的。比如,我在接受《登高英雄后继有人》的排练任务时,是有思想顾虑的,觉得诗不象诗,剧不象剧,什么形式都不象。但领导说:“登高,就是我们连的传家宝,这个节目只准搞好,不能搞坏。”是的,杨连第在那样艰险的情况下,能登上八号桥排除万难。今天,这点小的困难,难得住革命战士吗?要想登得高,首先思想要高,毛泽东思想是法宝,立下愚公志,千难万险难不倒,打破陈规老套,我们就给它取个“词表演”。根据词的内容,配上登高的基本动作,这个节目也就排成了。
由于边劳动边演出,既闯过了思想关,还闯过了劳动关,这一点给我教育很深。在这个思想改造过程中,使我积累了很多的生活斗争知识,使自己的表演,由一看就觉得是虚假的到比较真实。另外,由于是业余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成为多面手。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要经过一些思想斗争的。我在文工团是专门跳舞的,那时总认为要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太难了,而且觉得这样做低人一等。但解决了为谁学的问题以后,干劲就大了。现在不但什么东西都学会了一点,快板还成了我身边的主要武器。
过去我总认为业余文艺活动条件差,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只有作了革命的人,才能演出革命的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