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在商业工作中能否说人的因素第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2-20
第5版()
专栏:

在商业工作中能否说人的因素第一?
杨春旭
有人说,在商业工作中,不应当说人的因素第一,而应当说物的因素第一,即商品第一。理由是:“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手即来”。群众到商店是买东西或者卖东西的,并不是来看人的,为什么说人的因素第一呢?还有人进一步说,人的因素第一,在军队是适用的,到了商店就不适用了。理由是,军队是打仗的,革命的人去消灭反革命的人,一清二楚,是人的因素第一;商店是买卖商品的,要靠商品,靠物资,不能靠人,怎么能够说“人的因素第一”呢?“放在第二也就满够了”。这些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不对。无论是生产、流通以及一切经济生活方面,人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为什么呢?
首先,商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生产出来的。没有人的劳动,没有工人和农民的生产活动,就没有物质财富,就没有商品。因此,在生产领域,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其次,商品是“死”的,它没有脑,也没有腿,既不会思考,又不会走路,不能自动地流通。商品从农村流到城市,从城市流到农村,从这个地区流到那个地区,从那个地区流到这个地区……,都要靠商业工作者和运输工作者的劳动。否则,商品就不会流通,也谈不到什么商业工作。因此,在流通领域,人的因素也是第一位的。
再次,社会主义商业工作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不是商品本身搭起来的,商品本身不可能起到桥梁作用。这个桥梁是由数百万商业工作人员组成的,这是一座“人桥”,不是商品桥。是的,顾客到商店是买东西或者卖东西的,不是来看人的。可是买和卖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人和人发生关系。解决商品流通问题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业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商业工作者的桥梁作用,才能够解决商品流通问题。从现象上看,好象真是“货叫人点手即来”,商店里来了好商品,顾客就会来购买的。“好商品是吸引人的”。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商店的好商品是怎样来的呢?首先是生产者把它生产出来,然后是商业工作者把它采购回来,摆在货架子上,这时候才能够吸引顾客去买。广东的香蕉虽然好吃,如果不把它调运到北京市的食品商店,仍然放在广东省,是不可能把北京的人“吸引”到广东省去的。有人会说:“你错了,广东的香蕉虽然不能把北京的消费者吸引到那里去,但是它可以把北京的商业人员吸引到那里去。这不就是什么地方有商品,就到什么地方去采购吗?这不就是商品牵着人的鼻子走的吗?”这种说法有片面性。广东的香蕉所以能够吸引商业工作者去进行采购的主要原因,一是广东的香蕉生产者要求卖出香蕉;一是北京的消费者要求买到香蕉。如果广东人不愿意卖,北京人又不愿意买,试问:香蕉的吸引力又怎么能够表现出来呢?“什么地方有商品,就到什么地方去采购”,这句话没有错。它的意思是指到生产者卖东西的地方去买东西。由此可见,吸引顾客的首要原因不是物,不是商品,而是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是辛勤劳动的商业工作者。商品和商品本身既不能互相吸引,更不能“牵着人的鼻子走”。商品是死东西,如果没有商业工作者的桥梁作用,它是寸步难行的,至于“货叫人点手即来”,那就更谈不到了。
最后,要办商业就不能没有商品,这好象军队打仗不能没有武器一样。武器要好些,商品也要好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商店能不能办好,首先是靠人,其次才是商品。商品是一个重要因素,绝对不能忽视,但是,它同人的因素比较起来,却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小米加步枪”的革命军队,打败了“飞机加大炮”的反革命军队,这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伟大胜利。同样,在商业工作中,那些商品条件相同的商店,有些办得很好,受到群众欢迎,有些办得不好,不受群众欢迎,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下一盘棋,一胜一败,一赢一输,双方的棋子同样多,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呢?关键在于人的运筹谋划,在于人是否想得深,看得远,走得稳,打得准。否则,“一步差,步步拉”,或者在关键时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也好象一盘棋,各种各样的商品也好象各种棋子,商业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调度商品也好象是下棋一样,这里面大有文章,情况比下棋要复杂得多,能不能把生意做好做活,决定于商业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方法是否正确。收购、销售、调运、储存、价格掌握、市场管理、经营方针、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等等,全都要人来掌握。
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