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阅读
  • 0回复

巴基斯坦在维护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02
第4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巴基斯坦在维护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新华社记者 刘政初
在巴基斯坦各地的所见所闻,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友好邻邦的勤劳而勇敢的人民,努力清除殖民统治的恶果,在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出产黄麻最多的国家,但在独立的时候却没有任何黄麻工业,没有一家黄麻工厂,连黄麻打包,也因为缺乏压力机而要运到外国去解决。巴基斯坦又以盛产棉花闻名,但在独立的时候,纺织工业却少得可怜。因此,巴基斯坦人民把殖民主义者留下来的烂摊子看成是“罪恶的遗留”。
殖民主义的残酷统治一方面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教育了巴基斯坦人民,使他们知道只有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正是从这种强烈的愿望出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努力发展了民族经济。目前巴基斯坦已不再是一个没有黄麻工业的国家了,而是一个拥有二十四家黄麻工厂、织机万台,是在世界上出产黄麻和黄麻织品最多的国家。棉纺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已拥有二百四十多万纱锭,比独立前增加十几倍;拥有三万四千台织布机,比独立当时增加了六倍。由于棉麻纺织工业的发展,巴基斯坦长期来主要输出原料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开始更多的出口棉、麻制成品。另外,巴基斯坦还有了自己的炼油厂、造纸厂、玻璃厂、水泥厂、化肥厂和制糖厂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巴基斯坦自己的技术力量正在成长。为了培养技术人材,国家开办了技术大学和综合技术学校,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力量派入生产部门。目前巴基斯坦的很多工厂,从企业管理到生产部门都是巴基斯坦人自己经管的。
去年年初,我们曾访问了一家黄麻工厂和一家棉纺厂,那里的各个生产环节都由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己掌管,而且管理得很好。陪同我们访问的一位技术人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殖民统治时期,他曾在一家英国人办的工厂做工。那时的英国老板,把一切技术视为机密,不告诉巴基斯坦人,因此他们除了体力劳动,什么也学不到。只是在独立之后,在巴基斯坦自己的工厂里,他才学到了现在的技术。他饶有风趣地说:“现在再让那些老板们来看看吧!他们会晓得没有他们我们也能学到技术。其实正是由于把他们赶跑了,我们才学到了技术。正是他们教育了我们一定要掌握技术。”
巴基斯坦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几千年以前,当西方文明还处于蒙昧时期,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就出现了灿烂的“印度河流域文化”和干达拉艺术。巴基斯坦人民在独立后,为了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消除西方文化流毒,曾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为了发展本民族语言,代替英语,在巴基斯坦宪法中规定广大人民通用的孟加拉文和乌尔都文为国语,并建立了推广民族语言的机构——孟加拉文发展委员会和乌尔都文发展委员会。目前,推广民族语言的工作已卓有成效。不少小学已使用民族语言教学。有些大学如卡拉奇大学和旁遮普大学,也从去年开始使用民族语言教学。
在文学艺术方面,一些文艺团体都注意创造条件,发展民族文艺。巴基斯坦作家协会为此设立了六种文学奖金,来鼓励民族语言的文学创作。几年来民族语言的作品逐渐增多,并出现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了发展民族歌舞,巴基斯坦音乐协会在群众支持下,每年都举行一次大型的民族歌舞会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巴基斯坦的电影事业,也得到发展,每年可生产民族语言影片几十部。与此同时,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则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
巴基斯坦维护民族独立的努力和斗争,还表现在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在阿尤布·汗总统领导下,坚决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巴基斯坦坚决反对美英帝国主义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破坏亚洲和平和世界和平,揭露印度反动派的扩张主义野心和伪装中立的面目,并不顾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坚持同中国和其他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巴基斯坦是万隆会议的发起国之一,近一年来,又同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亚非国家一道积极促进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召开。近年来,阿尤布·汗总统访问了缅甸,同尼泊尔王国进行了互访,接待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并回访了锡兰;和阿富汗恢复了一度中断的外交关系。巴基斯坦还分别同十多个亚非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由于巴基斯坦政府所奉行的这一政策符合巴基斯坦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国内广大人民的支持,在国际上提高了巴基斯坦的声誉。
巴基斯坦同我国的友好关系,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万隆会议所阐明的十项原则,就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开始举行会谈。一九六三年二月,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布托访问我国,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和我国签订了中巴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一九六三年一月五日,中巴两国在卡拉奇签订了贸易协定,协定规定两国在贸易(包括航运)方面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巴航空运输协定也在友好的气氛中签订了。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根据中巴航空运输协定,两国间的直达民用航空线正式通航。在中巴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千百年来从中国新疆经西巴基斯坦,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跋山涉水的艰苦行程,现在以现代交通工具代替了。
中巴两国友好来往日益增多,友好佳话频传。我们生活在巴基斯坦,亲眼看到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所表达的深厚友情和他们珍视中巴友谊的生动表示。去年中国民族歌舞团来巴基斯坦访问的时候,受到热情欢迎。在拉合尔,中国客人一下汽车,就被前来欢迎的人群包围起来,并向中国客人热情地欢呼中巴友好的口号。在晚间举行的一次欢迎会上,双方在接触中语言不通,就互相歌唱表达各自的友好情意。巴基斯坦的民族语言把中国和白糖都叫“秦尼”,富于想象的巴基斯坦人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说“秦尼”象征着中巴友谊象白糖那样甜。在卡拉奇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得到热情的照顾。这个大学的乌尔都文语系,共六名教师,都愿给中国学生上课,结果两名中国学生,受到六名教师的教导。有的巴基斯坦学生,还不断到中国同学宿舍问寒问暖,主动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去年二月,巴基斯坦许多城市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盛情地接待了我国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通过这次访问,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进一步加深了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了友好合作关系。三月,在我国是春光明媚的季节,我国人民正满怀热情地准备迎接阿尤布·汗总统的来访。相信中巴两国七亿五千万人民的深厚友谊将会进一步增强。 (据新华社卡拉奇一日电)(附图片)
正在建筑中的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