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请看,苏联报刊最近在宣传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04
第3版()
专栏:

请看,苏联报刊最近在宣传什么!
编者按 赫鲁晓夫已经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可是赫鲁晓夫主义却并没有寿终正寝。看看苏联报刊最近在宣传什么,就会一目了然。
赫鲁晓夫下台以来,苏联报刊发表了大量文章,紧紧抱着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制定的修正主义纲领,向苏联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顽强地表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衣钵是不能丢掉的,三和两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以及“全民国家”、“全民党”)的路线,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谁都知道,“三和两全”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就是自己不革命、不准别人革命,自己不反帝,不准别人反帝,以至勾结帝国主义,扑灭革命运动的投降路线;“全民国家”、“全民党”就是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资本主义复辟,改变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使革命的党蜕化变质。
这条路线,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根本对立的,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根本对立的;是同一九五七年宣言和一九六○年声明的革命原则根本对立的。这条路线,是为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和各国反动派效劳的。正是在这条错误路线的指导下,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者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反对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丑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制造了分裂。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之间,正是围绕着“三和两全”这个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问题,展开着一场不可调和的大论战。只要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一天没有扫清,只要还有人信奉它,追随它,散布它,这场论战就决不会结束。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创始人,是赫鲁晓夫。这条修正主义路线形成的时候,赫鲁晓夫也就为自己挖掘了坟墓。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还是要搞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那一套,为什么要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呢?难道继承者的本领,真的会比他们的创始人还大吗?难道赫鲁晓夫走绝了的路,别的人沿着他的脚印就会走得通了吗?那些信奉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人,如果不改弦更张的话,难道能够逃脱赫鲁晓夫的可悲的结局吗?
说什么苏共纲领是“我们时代的共产党宣言”
《苏维埃拉脱维亚共产党人》杂志一九六四年第十二期发表波·波波夫写的文章,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纲领是“我们时代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革命运动的科学和思想基础”,是“照亮各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照亮反帝和反殖民主义奴役以及争取和平、民主、自由和独立的斗争道路的灯塔。”
文章说,“苏共纲领和我国的共产主义建设丰富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宝库。而这个理论给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一把正确解决当代革命任务的钥匙。苏共纲领和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展示出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反映它的客观规律。”“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都在研究苏联积累的共产主义建设经验。”
说什么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体系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和平共处和经济竞赛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出版的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十六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争取和平的斗争和革命运动》的文章,继续宣传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论点。
文章说,“关于在帝国主义制度下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的结论,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还是无所不包的制度和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任意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命运的时候提出的,在我们的时代里,形势根本改变了:帝国主义在国际关系中已经不再起着控制的作用了,而社会主义制度却获得越来越大的比重,反对战争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加强了。
“在发展当代防止战争这个问题方面,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迈出了新的一步。它的决议宣布:‘在当前条件下,已经开辟了一个前景:能够争取到一个直到使当前分裂人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得到解决为止的整个时期的和平共处’。”
文章说,“共产党人认为,战争不可能也不应当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坚信,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经济竞赛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将被战胜,因为社会主义具有对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优越性。
“在世界分裂为两个体系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向人类提出了一项国与国之间关系中唯一明智的原则——弗·伊·列宁提出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组成部分。”
文章说,“苏共第二十次、第二十一次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及苏共纲领所规定的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是始终一贯和不可改变的。”
“苏共纲领认为,在严格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是保障巩固和平的根本途径。”文章认为,“一九六三年八月五日签订禁止在三个领域内试验核武器的莫斯科条约,这是苏联和一切和平力量顽强斗争的巨大成就。”
文章认为,“如果苏联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的计划得以实现,并把一定数量的资金腾出来用于发展年轻的主权国家的国民经济,那么,这一帮助会要大得多。”
文章最后说,“社会主义国家在始终不渝地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路线的同时,争取加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在
同资本主义竞赛中的阵地。在和平共处的条件下,正在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斗争创造更有利的可能性,殖民地国家和附庸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的困难正在减少。和平共处政策符合除了大垄断组织的老板和黩武主义之外的全人类的切身利益。”
说什么“否认”和平共处的人是“给战争挑拨者的磨盘注水”
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一日的格鲁吉亚党中央机关报《东方曙光报》发表了奇哈尔季什维利写的题为《沿着列宁指出的道路》的文章。
这篇文章引用苏共纲领说:“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是当代社会的客观必要”。
文章说:“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方针能使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其它进步组织容易活动,能促进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成就。生活本身说明世界革命的进程正在加快。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和平共处条件下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在古巴取得了胜利,帝国主义的压迫的被推翻和民主政权的建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毁灭以及亚洲和非洲五十多个新独立国家的产生,都是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发生的”。
文章认为:“那些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可能性,认为它‘不现实’和把它看成是为了在同帝国主义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之前赢得时间而采取的‘策略性手法’的人,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是在给战争挑拨者的磨盘注水。这种立场是危险的,它歪曲列宁的和平共处原则”。
说什么约翰逊当选加强了美国统治集团中“比较温和人士”的地位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的《真理报》发表了一篇以《对人民利益不可动摇的忠实》为题的社论。
社论说:“我们的政策是同一切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和互利合作的政策。对于改善同在这方面表现兴趣的那些国家的关系来说,苏联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我们认为,发展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事务联系和正常关系是有巨大意义的。美国最近的选举加强了比较温和的人士在统治营垒中的地位,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经执政,法国最近同我们缔结了长期互利贸易协定。奉行同印度、芬兰和其他邻国睦邻与友好的传统不变方针,是苏联政府关怀的对象。”
“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得到我国人民和我们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居民的完全赞同。这个方针对世界形势产生日益增长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提出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原则,有着现实可能性来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原则。”
说什么裁军能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三日的《苏维埃俄罗斯报》在第三版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大肆宣传全面彻底裁军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经济利益。这个版面的通栏大标题是《裁军和发展中的国家》。《苏维埃俄罗斯报》的编者在按语中说:“在已开幕的十九届联大上将继续讨论全面彻底裁军问题。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希望大会能作出最积极的努力,把裁军谈判从由于西方国家在日内瓦十八国委员会上的立场而目前陷入的困境中推向前进。苏联政府主张签定促使实现全面彻底裁军的协议,以便把各国人民从日益增长的军费中解救出来。
“今天我们公布一些材料来说明裁军能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什么;能由于那些目前被军备竞赛所吞吃掉的巨量资源的转用于和平目的而得到哪些实际利益。实际上这是对这些拥有大约十五亿人口的广大地区的明天的叙述”。
说什么苏美在削减军费方面“互为榜样”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的《消息报》,发表了德米特里耶夫写的题为《互为榜样的政策》的评论。这篇评论说:“苏联去年已经给其他国家作出了单方面削减军事预算的榜样——国防拨款减少了六亿卢布。在苏联最高苏维埃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把苏联的军费开支再度降低五亿卢布的决议。”
“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决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实际贯彻苏联政府日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限制军备竞赛的备忘录中的建议的行动。
“去年,与苏联削减国防预算的同时,美国也削减了军费。不久前,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声明说,美国计划明年的军事预算在五百亿美元以下……这就是说,美国将缩减近十二亿五千万美元的军事拨款。”
文章说“互为榜样的政策在这里起了作用,结果,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说什么没有无产阶级专政也可以向非资本主义过渡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出版的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十七期刊登了布鲁坚茨写的题为《民族解放运动的现阶段》的文章。
文章说“还在民族解放革命的过程中就要解决选择前殖民地和附属国发展道路的问题,这使革命具有新的社会内容。在过去的革命面前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的问题。过去的革命只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今天,可能有两种发展方向:向社会主义发展或者向资本主义发展。在现代条件下,资本主义正走向没落,它不能够成为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复兴的基础。因此,必须求得经济解放和消除恢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属的可能性,这本身就预先决定了民族解放革命的性质。这种革命的发展就为朝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创造决定性的前提。”
文章说,“大家知道,在某些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中国、朝鲜、越南,清除帝国主义压迫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直接在以共产党为首的那些力量的领导下进行的。没有疑问,对此具备客观前提和主观前提的其他国家也将走这条道路,但是,生活表明,不能把它看作是唯一的途径。”
“在许多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里,……在当地资产阶级软弱,……而无产阶级没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这样一些条件下,中间阶层——农民、城市下层居民、民主知识分子就获得政治上的自主和起着特别积极的作用。革命的民主派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者。”
“关于革命民主力量在某些解放了的国家的社会进步中起主导作用的论点,完全符合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列宁没有把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渡同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政权,实际上也就是同无产阶级专政联系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
文章说,“对于那些没有成熟的工人阶级或者工人阶级还极端软弱,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大多数已经解放了的国家来说,如果不这样提问题,就会使他们面临徒然消极等待的前景:等待无产阶级形成并变成主导力量,等待无产阶级的专政成为可能。但是,这样做,就等于承认,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里取得胜利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不相信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千千万万群众的革命可能性,不相信世界社会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量,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文章说,“世界革命进程的先进力量——社会主义体系起着无产阶级国际专政的作用。组成领导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由民族力量变成了国际力量。对于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农民群众和半无产阶级群众来说,它是强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由于这个缘故,解放了的国家的人民革命的历史可能性扩大了,取得彻底胜利的现实前景出现了。”
文章说,“在当代条件下,当存在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时候,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已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国际力量的时候,关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也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对其他阶层,包括中间阶层的政治影响问题,不仅要从一国范围内去研究,而且要从国际范围内去研究。现在,得出关于在没有已经形成的无产阶级或者无产阶级还弱小而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党的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力量对社会发展进程没有影响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如果考虑到这些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的兄弟关系,那末这种说法就特别不正确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存在、各帝国主义国家中发达的工人运动的存在,同一定的内部条件一起,是一种历史因素,由于这种因素,这些国家在广泛的阶级联盟和各阶级力量的新对比的基础上,能够走上社会进步的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正在出现这样的可能性:在一系列国家中,在革命民主派的领导下,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向前发展的过渡形式。”
说什么社会党和共产党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观点相似
一九六五年二月四日《真理报》发表阿·维别尔写的题为《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文章说:“今天,有些社会党人,他们在对待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的许多问题,首先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观点,是接近于共产党人的。历史的发展消除了(或者改变了)某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以前明显地把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区别开来,并把社会党人抛到资产阶级立场上去”。
“无疑,在社会主义力量作用下在世界上产生的变化,使共产党人改变他们的某些不符合客观情况的观点,共产党人重新审查了有关社会民主党作用的估价、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某些不符合实际的概念。”
“共产党人考虑到在西方工人运动中社会民主党有深远的传统根源,是有影响的派别之一,不能被笼统地认为是‘资本家的走狗’。社会民主党至少限度在一定时期还反映了工人群众的要求,领导他们在劳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利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工人运动的几个重要任务方面,现在,在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之间在观点上已经在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和吻合。
“社会国际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地承认,资本主义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是唯一的选择。任何人也不会闭眼不见共产党人同社会民主党人之间在对社会主义的目的本身、它的内容、达到它的方法和速度方面,仍然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但是不能不看到,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的观点或多或少的相似,使得建立联系和合作成为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如为争取和平、加强和扩大民主、争取社会经济改革的斗争的必要性等问题的观点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吻合。”
说什么苏联共产党“变成全民的党是客观必然的过程”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出版的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十八期发表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在苏共纲领中的创造性发展》的文章,兜售全民党的谬论,宣扬苏联共产党从“工人阶级的党变成全民的党是客观必然的过程”,是“任何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发展的规律”。
文章认为,苏共纲领中所说的苏联共产党已经从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苏联人民的先锋队、变成全体人民的党”的论点,是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的新的理论原理”。文章说,“有些远离我们现实的观点。这些观点认为:这样的结论就意味着好象离开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要给这类观点找什么明智的论据来加以证实是不可能的。于是,象大家知道的一样,提出这些观点的人就议论起国家的社会本质来了。从方法论上说,他们的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党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类型,取决于该党所代表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但是,第一、这些人没有下功夫去分析在苏联现实中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结构,而他们所有的结论都是归结为运用自马克思和列宁著作中断章取义地摘引属于别的历史条件的引语;第二、他们笼统地看待国家,没有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国家区别开来。
“对历史事实和社会生活现象总和的科学分析证明,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变成全体人民的党,是客观必然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党产生时开始,经过一系列阶段,然后反映在这样一个简明的公式中:共产党是全体人民的党。”
文章说,“我们的党是弗·伊·列宁作为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的最高形式、作为工人阶级战斗的、有觉悟的和有组织的先锋队而缔造的。”“这是否意味着,弗·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认为,工人阶级政党应当只反映工人阶级的利益呢?当然不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要求它的先锋队——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反映并捍卫绝大多数人民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工人阶级政党从它产生的时刻起,实际上就已经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政党了。”
“但是,马克思主义者任何时候也没有把党的阶级本质同党代表哪些社会阶层的利益这点混淆起来。”“不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而且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里,工人阶级政党也不能变成全民的政治组织。因为在这一时期,社会上还进行着阶级斗争,资本主义虽被击溃,但没有被消灭,这时候还存在着动摇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广大的小私有者阶层,而且无产阶级还受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极为强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党奉行原则上经住了考验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政策,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保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对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实行镇压和消灭的路线,同剥削制度世世代代形成的传统和习惯进行斗争。这就是过渡时期的一个规律。”
文章说,随着社会主义的建成,即第二个历史阶段任务的完成,“工人阶级政党就逐渐地成为劳动人民的先进部队。”而“当我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了进一步高涨,社会主义经济取得巩固之后,当采取了坚决的措施来克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后果以后,党合乎规律的发展趋向、党逐渐变成全民党的趋向就以新的力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完全彻底胜利,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这种趋向也就完成了。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合作社所有制接近的基础上,在全民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工农之间以及工农同知识分子之间的阶级差别正在消失。经济利益的共同性和目标的一致,决定了整个苏联社会的社会政治一致和思想一致。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党)的意识形态成了全体人民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变成了全民国家。
“标志着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高度成熟的这些变化,不能不影响到党的性质、党的社会基础和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文章说,“关于苏共具有全民性质的纲领性论点,绝不象僵硬教条的宣扬者断言的那样意味着苏共背离苏联工人阶级的立场。说这样的话,不是完全不理解现在的苏联社会是个什么社会,就是回避对我国社会的社会实质和政治实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而去玩弄词藻,故意把问题搞混。苏联共产党仍然不失其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因为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体现者。但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共产党成了全民的党。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党的发展的辩证法就是这样。”
文章说,“关于苏共成为全民的党这个理论上的结论,也是对这样一个现实的事实的承认,即党为争取把人民的大多数,然后把全体人民吸引到工人阶级立场上来而进行的多年斗争,已经取得完全胜利。
“我们党就其目的和它争取达到这个目的的政策来说,都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最终的目的,对全体苏联人民都有利害关系。党的活动的深入的民主方法也符合党的全民性质。党对劳动人民的其他组织和人民群众不具有任何行政上的权利。苏共成为全民的党,这不是降低了党对国家命运和建立共产主义的责任,而是提高了这种责任。”
“由此可见,新纲领关于苏共及其作用的结论,就把生活中已形成的东西固定了下来。关于苏共(而不是某一个抽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全民性的论点的正确性和无可争议性就在于此。”
说什么“如果工人阶级的国家不发展成为全民的国家,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
《党的生活》杂志一九六五年第一期发表弗·米哈伊洛夫和格·沙哈纳扎罗夫写的题为《作为全民组织的国家》的文章。文章说,“无产阶级专政不是最终目的,而仅仅是为建立新社会的斗争所必需的手段。工人阶级需要政治统治不是为了为自己永远固定某种特权,而是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的胜利。工人阶级是为共产主义理想的胜利而斗争的最革命的力量。在无产阶级专政类型的国家中,在全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作用属于工人阶级。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巩固,工人阶级及其阶级同盟军的利益和意志,客观上也就同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具有同等的意义。所以,社会主义的完全彻底胜利得到保障以后,从内部发展任务的观点来说,无产阶级专政不再成为必要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工人阶级专政那一整套适用于阶级斗争条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方法保留下来,那么这就可能阻挠没有对抗性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样,如果工人阶级的国家不发展成为全民的国家,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
“可能有人说,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不仅仅在于建立社会主义,而且在于建立共产主义。但是,绝不应当由此认为,无产阶级只有依靠直接的政治统治才能履行自己的作用。”
说什么“全民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自然发展”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出版的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十七期发表一篇题为《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的发展》的文章。
文章说,“无产阶级专政在过渡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改造的极其重要的结果是阶级斗争的消除。在国内,形成了工人、集体农民、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的一致,形成了整个社会在社会、政治和思想上巩固的一致。随着共产主义的建设,阶级差别的残余正在逐渐消失。”
文章说,“由于已经发生的变化,结果,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能不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苏共纲领指出:‘由社会主义革命所产生的无产阶级专政起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保证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它本身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剥削阶级被消灭,镇压它们反抗的职能也就消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即经济组织和文化教育的职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了自己发展的新时期。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全民组织的过程开始了。无产阶级民主已经日益变为全民的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走上了越来越广泛地吸引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国家、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的道路。一九三六年的宪法废除了从前实行的对民主的阶级限制,实行了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的普遍、直接和平等的选举权,给予全体公民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民主自由。工人、农民和红军战士代表苏维埃的转变为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也反映了无产阶级民主转变为全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
“但是,在随后几年中,这一过程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帝国主义者对苏联的战争威胁以及后来发生的伟大卫国战争,迫使我们对民主作了相应的限制。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给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只有党进行了恢复列宁的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准则和原则的斗争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才大大促进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转变为全民国家的过程的完成。这是在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完全的最终的胜利的基础上发生的。”
文章说,“全民国家不是什么新型的国家,它不是被一堵不可逾越的墙把它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隔开。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从一开始就带有全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些特点逐渐加强,而且由于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已经成为决定国家性质的特点,国家已经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成体现全民意志的机构。因而,全民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自然发展。全民国家就是我们伟大的导师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的国家组织。这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国家组织。”
说什么苏联军队是“全民的军队”
苏联《武装力量共产党人》今年第二期发表题为《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社会本质和使命》的文章说,苏联的军队现在也已“转变为全民的军队”。
文章说:“苏联武装力量的全民性质突出地表现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中。昨天的工人、集体农庄庄员、工程师、大学生、教师、各行各业和各民族的苏联人都曾穿上军装英勇地打击过敌人。
“在五十年代末期,在社会主义取得了完全的、最终的胜利的条件下,即当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的时候,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最后地发展成为全民的国家了。在这些伟大的社会政治改造的过程中,苏联武装力量日益具有新的特点,这不仅使苏联武装力量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军队,而且也不同于过去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军队。
“这种区别首先在于武装力量的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军队本来是工人和农民的阶级组织。全民的军队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成长和受到教育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军事组织。这是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和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民的军队。
“尽管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之间还保留着本质的差别,可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我们的军队是全民的军队,因为这些差别没有对军队的社会本质产生严重的影响。相反,我国居民的正在不断加强的社会同一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