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要做得更多更好——上海中国铅笔一厂锅炉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06
第5版()
专栏:

要做得更多更好
——上海中国铅笔一厂锅炉工人 陶积耀
打破了“本份”思想
我是一九五五年开始担负烧锅炉工作的。刚烧锅炉时,认为锅炉工的任务,就是把煤加进炉膛里,使锅炉里的水开起来就行了;至于锅炉、蒸汽管道的安装、修理等工作,都不是我们锅炉工“份内”的事情。这也是过去锅炉工传下来的旧习惯。因此,眼看锅炉发生了故障,蒸汽管道漏水漏气,眼看车间得不到足够的温度而影响生产,我们也不去抢修,而是推给本厂的水电工或者是请外面的水电工程安装队来修。这种“本份”思想,不仅我有,小组里其他同志也有。以后我们学习《实践论》,毛主席说:“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句话给我的教育很大。我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锅炉小组组长,不应该有“本份”思想。我们共产党员、工人阶级应该把对社会主义有利、对党有利、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工作,都看作自己份内的工作。我谈了体会以后,小组的同志也谈了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我们锅炉工的任务,并不是“加加煤”,而是要把锅炉里的水烧开,把蒸汽送到各个车间,使各车间的机器运转起来,生产出更多的铅笔来,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通过这样学习,大家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原来的“本份”思想解决了。小组里并没有增加人手,但是基本上能把锅炉、蒸汽管道的修理工作的担子挑起来。有一次,锅炉上的水位表发生漏水事故,我们自己及时修理好。又一次,通向浴室的输水管道锈坏了,我们挤出时间,接了一百多米管子,解决了这个问题。锅炉、蒸汽管道我们自己修、自己装了以后,厂里可以节约不少修理费。本来请外面的人来安装,都要准备好成套的新材料,现在我们自己搞,都是用旧料、零料,因此,既节约资金,又节约材料。我们全组同志想到了这些,觉得我们工作做对头了,很高兴,这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初步得来的好处。
没有把握,就要去实践
过去,我们没有把修锅炉和蒸汽管道的任务挑起来,上述的“本份”思想的存在是一个原因,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对锅炉和蒸汽管道还有迷信思想,认为保养锅炉、装管道,可不比“加加煤”那么简单,这些活都是有专门技术的老师傅才干得了,因此,长期来对锅炉不敢去碰。就拿锅炉上的一只零件——水位表来说吧,这只零件很重要,表内水位的高低反映锅炉内水量的多少,如果这只表有故障,锅炉内水烧干了,锅炉就有爆炸的危险。可是,这只零件就是不争气,经常出毛病,弄得大家提心吊胆,请锅炉安装队的同志来修理,也不解决问题。我心里很急,几次想自己动手试试,但听其他同志说,这只东西象眼睛一样娇嫩,碰不得,因此,又缩回来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给了我武器。毛主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毛主席还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这几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懂得了要获得锅炉、蒸汽管道装修知识,就必须用革命的态度,勇于实践。这样,解决了我不敢碰的迷信思想,开始了对锅炉和蒸汽管道的摸索研究。刚开始,怕出毛病,就利用厂休日锅炉不使用的时候,对锅炉各种附件进行拆、洗、装。第一次没有装好,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继续试验,同时向比较有经验的同志请教。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我对锅炉附件和管道安装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锅炉上的水位表,过去不敢碰它,对水位表的结构原理一直没有掌握。后来,对水位表的构造进行十多次探索,终于掌握了安装技术,并且解决了长期不能解决的水位表漏水漏气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根据水位表的特点,做了防护罩,水位表就不容易碎,使用更安全。又如:锅炉上的注射器,过去认为这只东西很精密,不敢碰它。当它坏了,水不能进入锅炉时,就换上新的,对不能进水的原因就不去追究,因此,对这只东西的结构性能、“脾气”也长期不能掌握。我们懂得了认识来自实践的道理,又看到这只东西换一只新的要一百多元钱,大家“心痛”,就下决心找出不能进水的原因,看看是否有办法修好再用。开始我们把一只刚刚坏掉、拆换下来的注射器全部拆开来,但是大家看不懂内部结构;后来,又把一只好的注射器拆开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能进水的原因就是注射器内部一只螺丝松脱,我们当即把这只螺丝拧紧,再装上使用,水照样能够进去,解决了问题。以后,凡是遇到这只东西不能进水时,就把它拆开来检查,大多数是属于这类毛病。这样,我们就摸到了注射器的“脾气”。以后,凡是买来新的注射器,我们就预先拆开来进行检查,发现螺丝松的或者内有杂质,就预先修好。去年以来,注射器没有出过阻塞事故。再如对于管道安装,我们过去一点不懂,现在通过实践,也掌握了管道安装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管理锅炉很有用。
情况明,办法才会对头
我们锅炉小组,是负责供应全厂生产和生活上用的蒸汽的。小组是三班制。前年五月份,三班之间开展了“少用煤、多烧气”的班组竞赛。经过一个月的竞赛,三班的生产成绩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其中甲班成绩最好,超过了原定的一吨水耗煤一百四十公斤的指标,达到了一吨水耗煤一百二十九公斤。其他两班却连原定指标都没有完成。这时,另两个班的同志对甲班产生了怀疑。有的认为,我们各班工作时间不一样,互不见面,可能是他们称煤时“多称少报”;有的怀疑他们“气压”没有烧足,“凡尔”开得小;有的还说:“过去大家的技术、操作差不多,为什么烧煤会差这么大?”我听到了这些反应,心里想,这可能是他们对先进不服气,可是,甲班究竟为什么会节约这许多煤,我也讲不出道理来。怎么办呢?这时,我想起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的:“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我觉得,只有到甲班去跟班劳动,才能摸到真实情况,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跟班劳动中,自己仔细观察,同甲班同志一起研究,从称煤、气压、凡尔、操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周密调查。首先发现他们操作有了改变,过去他们加一次煤需要三到四锹,数量六到七公斤,而且煤加进炉膛不均匀;现在他们只加二锹,数量减到五公斤,可是加进炉膛时散得均匀,使煤发火快,火力旺;在出煤渣时少加煤或不加煤。这些事实证明甲班的先进事迹是真实的。我在这一班劳动一个星期以后,又到其他两个班去劳动。然后,互相比较,发现其他两个班主要是在操作上没有甲班先进,所以烧煤多,必须虚心向甲班学习。
我把在甲班劳动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两个班的同志作了介绍,我们又结合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检查了过去认为自己已经差不多了的思想,就是不懂得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解决了一个矛盾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因为我们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思想跟不上事物的发展,所以看不到自己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工作和成绩。我们的认识提高了,决心要不断克服自己工作中的缺点,虚心向兄弟班同志学习。这样,就又掀起了新的比学赶帮劳动竞赛的热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