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废旧物资大有用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11
第2版()
专栏:

  废旧物资大有用场
  本报评论员
废旧物资有没有用场?
单从一般道理上讲,这似乎是不成为问题的,因为公开提倡把废旧物资全部扔掉的人是没有的,或者是极少的。但是,也不能说在实际工作中就没有看法的不同了。为什么呢?因为表现在回收、利用废旧物资时,有的人在行动上积极主动,有的人则是消极被动。尽管前者是主流,却说明其中还是有问题的。
在回收、利用废旧物资过程中,多数单位认为废旧物资可以不废,是宝贵的财富,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因而千方百计加以使用。也有的单位认为既然是废旧物资,就不是好的物资,用处是不大的,不用是应该的,丢了并不可惜,有时虽搭配着用一点,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是甘心情愿。对待废旧物资的这两种态度,前一种是正确的,后一种是不对的。
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废旧。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着多种使用、循环利用、再生使用的价值,并不是在某一次利用过程中就全部消亡了的。废和旧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材料在完成了一次特定用途之后便都丧失本身的性能了,相反的,对另外一种用途来说常常又是新的开始。马口铁到了罐头厂变成了铁筒,剩下的边角余料对做罐头盒说是废旧料了,但这些边角余料到了做瓶子盖的工厂又成了新料,做完瓶盖剩下的边角余料对这个厂来说是废旧料,但运到鞋厂去又成了做鞋眼、包鞋带头的新料,最后剩下的碎渣不能用了,到了冶炼厂又成为新的冶炼原料。棉花织成布,做成了衣服、鞋子,穿破了,变成废品,但植物纤维的性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些破布、烂鞋到了纸厂,又成为造高级纸的好原料。所以,有的工人说,废料不废,旧料不旧,思想不废旧,旧物变好物。
辩证的观点,就是革命的观点。事实证明,有了这种观点,大批的废旧物资,就能被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了。全国有许多单位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只上海一地,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四年,回收利用各种废旧物资五百三十多万吨。就全国范围来说,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四年,单是回收利用的破布、破鞋、废麻即近二百三十万吨,等于节省了四百五十万立方米木材,使广大群众得到四亿元的收入。其他如废金属、废水、废汽、废液、杂骨等,更是洋洋大观。以杂骨为例,十年来回收利用了一百万吨,供应了十三个行业,生产出一千多种产品。这样,使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工作,成为贯彻勤俭建国方针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了。
随着今年工农业生产高潮的出现,生产、建设愈发展,所需要各种原材料势必大幅度地增长,生产上的各种消耗(包括设备、材料、燃料等)也会比过去增加。广大人民在生活上对于各种物资需要会更多。新陈代谢是物质的共同规律。无论是在生产、建设上和生活上,都会在使用物资和消费物资的过程中留下大量的废旧物品,其数量是随着物资的丰富成正比例上升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回收部门和生产部门能在思想上认识这件事情的重要,并且在计划上、措施上准备得好,多方面开展积极回收利用,就不但有助于工农业生产新高潮的不断发展,而且可以节约更多的新的物资,给第三个五年计划创造更有利的物质条件。
是不是说,只要思想上重视了,回收利用废旧物资的工作,就能够适应生产高潮的形势呢?当然不是,还必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实际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废旧物资毕竟没有新的物资用起来那样方便。把原来分散在各个方面的废旧物资加以收购、集中、挑选、分类、整理,要经过许多细致的工作;这些东西到了使用单位,仍然需要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包括许多技术措施等,才能变无用为有用。有的单位怕麻烦,便不用或尽量少用废旧物资,这是不对的。应当提倡用革命精神对待废旧物资。所谓革命精神,就是一切都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大量废旧物资的被利用,等于是动用出巨大的财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全面地把废旧物资动用起来,需要收购部门与使用单位相互创造条件,通力协作。组织工作上做的要细,如组织定点回收与定点使用;恢复手工业合作社利用大工厂边角余料的渠道;回收部门加工再生某些稀有的原材料;物资部门把回收利废纳入分配计划;财政部门在权衡用旧省新的情况下,拨给一定的加工、安装、改制、修理费用,积极支持回收工作,等等。对这些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加以总结、认真推广,并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一切有废旧物资的单位,都要用革命精神给废旧物资安排用场,一定要作到物尽其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