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抗洪斗争的凯歌——看话剧《战洪图》的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15
第6版()
专栏:

抗洪斗争的凯歌
  ——看话剧《战洪图》的感想
  河北献县南河头大队大队长 张本林
我看了咱省话剧院演的《战洪图》,因为对我的教育很大,就又看了一次。看了两遍戏,我有几点感想说一说。我觉得《战洪图》真实地反映了一九六三年河北省广大人民的抗洪斗争,并表明这场斗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结果,是党中央英明领导的胜利,是三面红旗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大力支援的结果。我省人民在党中央、中共河北省委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不光战胜了特大洪水,还胜利地度过和战胜了灾荒,这主要是贯彻了党提出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我们依靠公社的威力,坚决手心向下,在一年之中就翻了身。
看了戏,就象上了一堂活的共产主义教育课。这里先要谈谈丁震洪同志。在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发扬了那种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他有处处为别人让方便,事事挑重担抢困难的革命精神,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说他拉变压器吧,明明队里有大车,他怕耽误生产不使,偏要借个排子车自个儿拉回来。从这一点上,就看出了他的劳动本色,体现了我们农村干部坚持参加劳动的精神,也符合党指示的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戏里不是有人称赞说“节约又勤俭、又快又保险”么!很多干部就是这么做的,要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好,就得有更多的这样的干部。
当干部就得身教多于言教,丁震洪对后一代有说服教育,也有身教。我看身教更重要。象大水冲塌了大堤时,他奋不顾身地跳下去。他这一跳很重要,很多人跟着也跳了下去,这就是干部的带头作用。打桩木料不够了,他就一马当先拆了自个儿的房子。分洪转移时,他不顾自己的老人,先把五保户背出去。又如分洪的时候吧:大堤没炸开,他要下去捅,几个小伙子把他拦住,抢着要下去,他怕有生命危险,坚决不让别人下去,单单派自家的儿子去捅大堤。他这种公而忘私,任劳任怨,宁肯牺牲自己决不伤害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都表现出来了。他因为站得高才望得远,就是在丰收面前也不忘勤俭。他在粮食的产量上,对土地的改造上,是好上还要加好,永不满足。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使粮食稳产高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他要搞低洼地台田化,搞水利电气化,这就是不断革命。我们搞生产建设,就得有这么个劲头儿。
在丁震洪接受了分洪任务之后,那是第三场吧,在最紧急的时候,他不慌不乱,很沉得住气。他一边说服搞不通思想的大队长,一边又耐心地征求贫农协会主席的意见,调动大伙儿的积极性。他挺会做工作,又做得好。他在胜利面前能想到困难,在困难面前(象分洪时和分洪后),又不是垂头丧气,还满乐观。这就是毛主席对我们说的:“胜不骄,败不馁”的革命精神,所以在困难面前他能主动想办法,打捞残秋解决口粮问题。本来他们就够困难的了,还把国家支援的物资拿去支援了兄弟队。
丁震洪是党培养了多年的老同志,他识大体、顾大局,在任何情况下不忘贫苦出身,不失阶级本色。就说他跟大队长的关系吧,他们是多年的老伙伴,他了解大队长,大队长舍不得淹村子丢庄稼,思想总不通,可人家震洪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就是不发火、不急躁,苦口婆心地说服开导,耐心地等他转变。这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应象丁震洪那样,遇事儿不急不躁,注意工作方式,这样才能团结群众,工作才能做到家。
另外,大队长这个人不怕天不怕地,关心生产,是真能干。他苦干实干爱集体,表现得挺好,也很真实。但是他望着好庄稼有点被丰收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他在丰收面前有点自满,不把兄弟队放在眼里,他就没想到“天外有天”。象这样的队长,在我们农村中是不少的,演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最后再说说那个叶茂。他是个富裕中农,我们跟他在思想上有阶级斗争。他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圈圈里的。他就是自私自利,想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处处是“我”字当头,事事打个人算盘。我就见过这样的富裕中农。毛主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叶茂很有代表性。虽然他总说改,就是改不了那资本主义脑瓜子。这种人是见利就上,一挨批评就疼一下,可过后,一遇到适合的气候,就又露头儿。当然,在社员的监督下,在干部的教育下,有时候他们也能改点儿,但总不是那么彻底。对这种人,要坚持对他们的教育。
总起来说,戏概括地表现了我省抗洪斗争的真实面貌。看了戏,不光受了一次共产主义教育,并且通过丁震洪的行动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还觉得,戏虽然较好地表现了我省人民战胜洪水的革命气概,但是怎样恢复生产,却是一笔带过,简单了些。另外,关于大队长这个人物的转变也不够具体,似还可以写得充分些。(附图片)
丁奶奶看到飞机送来的物资后,激动地说:爹娘亲,比不了共产党亲,爹娘好,比不了社会主义好。
王聚宝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