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坚持四年的南庄民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2-16
第4版()
专栏:

  坚持四年的南庄民校
赵莱芙、张丹桂
曲阳四区南庄村的民校,自一九四四年二月正式成立,到今年一月,坚持了整四年。
这个民校的开始是共产党员杨登印、杨庆善等四人为了提高文化,成立学习小组,随后引起了一部分青年男女的学习兴趣。这种动机之所以产生,完全因为他们过去家庭贫苦,不能上学读书,当着睁眼的瞎子,赶集、赶会认不清钱票,把伍百元的当伍拾元花了,多花了钱还不算,并且被人耻笑,因此他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习。当时由于党员的模范作用,团结了村中愿学习的青壮年(包括男女),将学习小组正式改成民校,不到几个月,学员增加到六十名(男四十二名,女十八名),在四年的学习中,经常坚持学习的总在三十人以上。
四年来坚持学习的结果,得到了很大的成绩,提高了村干部、群众的文化政治水平。不识字的羊工杨彦其,现在当了民校教员,田文科当了小学教员,农民田振东、田海已能看下人民日报,一般的学员都能看下本县出版的“大众报”、北岳日报,珠算学会了加减乘法。七个妇女学会了开路条、写文约和记帐、看平常的信。几个程度较高的,大楷字已写的不错。他们说:“使劲练习吧!过年时咱们要学好写对联。”他们的学习情绪是特别高涨的,他们不知道就问,一直到明白为止。在四年中间,民校共培养了脱离生产的干部八名,提拔小校教员一名,考入完小四名。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已传遍了周围十余里的村民,一致称赞为全区的模范。
民校的组织领导,除以支部为领导核心外,还组织了一个典型组(该组组员直接领导各小组的学习,虽不叫组长的名称,实则起了组长的作用),起核心骨干作用。根据各自的要求与不同的文化程度,共分为珠算、毛笔字、应用文、杂字、国语等八个小组(男五个、女三个)各组人数多少不一,平时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学习,上政治课时集中学习。在学习中间发现了疑难问题,首先提交典型小组给解答。这种学习完全是建立在高度的自觉和自愿基础之上的。民校中的各种制度与规则,完全是大家民主讨论决定,自觉遵守执行,都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并规定每月一次考试和有事必请假的制度。
学员的生产与学习相结合,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开始几年,学习时所用的灯油、纸张、笔墨,一般都是自备。前年发生旱灾时,自备均感困难,经民主讨论的结果,集体刨种了二亩多荒地(种的有大麻子、蔬菜、山药、荞麦)。连种了二年,所得果实,全部解决了灯油、纸张、笔墨的问题。因此,更加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节省了村中群众的经济开支。在农忙时,他们还实行拨工互助。妇女在窨子里纺线织布时,也结合着学习,自习功课,练习生字,既不耽误生产,也能坚持学习。
南庄民校之所以能坚持学习主要经验是:
(一)基本关键在于支部的核心领导,和党员在学习中团结了群众。南庄村的党内党外,是团结一致的,党与群众关系好,不论什么工作,都能按照上级党的指示,在村支部的领导下完成。学员在完成各种工作中都能起宣传与推动作用。该村的一切制度如上党课等,都能经常坚持。
(二)必须培养学习中的积极分子,形成骨干,带动一般,如该村的典型组即形成了民校的骨干,带动各组学习,民校里所提出的疑难,经他们帮助解决,民校里一切制度,经过他们贯彻,他们都能以身作则带起大家执行。
(三)学习内容,要根据学员的不同需要,才能巩固大家的学习情绪。如田振东不识字,把五百元的票儿当五十元花了,这种因不认识票子花钱吃亏的现象很普遍,领导上要抓紧这事实来教育大家,收效很大;尤其对田振东本人,更鼓励了他的学习决心。妇女们要求学写棉花、织布、衣服……等字,民校就教她学习这些,使她们的学习情绪就更高起来。另外在不同季节也要注意改变不同的学习内容,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
(四)学习中的一切制度,要经学员的民主讨论决定,才能贯彻执行。如考试、请假等制度,都是经过民主讨论才执行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