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老先进的新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3-22
第2版()
专栏:短评

老先进的新体会
老先进单位杜典三队,是受过农业部奖励的“丰产村”。他们的水稻单位产量在一九五一年攀登上七百七十一斤的高峰,十多年来,就踏步不前了;到了去年,突飞猛进,每亩产量达到千斤以上。这个队的干部、社员深有体会地说:只要发扬革命精神,不故步自封,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改进措施是无止境的,增产潜力也是挖不尽的。
农业先进单位,一般都有独到的增产经验和增产技术。这些经验和技术,是劳动的结晶,是集体的创造,应当重视它,珍惜它。但是,任何东西都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人类也在不断发展;人类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征服自然的经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上。先进单位的某一种增产经验和技术,有它产生的过程,就有它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要由新经验、新技术取而代之。不能把自己原有的经验、技术看绝了、看死了,认为好的就永远都好。经验,当它把生产由较低水平推进到较高水平,或者能使生产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时候,它是好的。但是,任何生产经验,当它不能继续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的时候,当它已被别的单位的增产经验超过的时候,就应当承认它是落后了,就应当想法改造它、充实它、提高它,有的还需要加以淘汰,而不可“抱残守缺”、“敝帚自珍”。
自己独到的增产经验,和别人的先进经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独到的经验,是一社一队在一定的条件下得来的,对本单位有它的特殊适应性;但是,任何一种经验总不能解决生产上所有的问题,这又是它的局限性。别人的经验,是别的单位在不同的条件下得来的,也有它的特殊性;但它又从某些方面反映了生产的共同规律,可以补充自己的经验的不足之处。任何“独到”的经验,都会有“不到”之处。本社本队的经验是要重视的;本社本队以外的经验也是应当重视的。只重视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学习外地的实践经验,就等于划地为牢,自己拴住了自己的手脚。当然,也不能看到外地的经验,就来个生搬硬套。正确的作法是:虚心学习,积极试验,大胆吸取,细心消化,同自己的情况和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再验证,再丰富,再改进。
有了思想革命,才能有技术革命。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发展,又引起新的思想革命。杜典三队在安排今年的生产计划时,感到增产路子越走越宽广,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老先进单位,都可以把杜典三队的体会,当作共同的思想财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