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技术员应该同工人一起试制新产品 北京无线电电容器厂的技术员,改变了坐办公室设计产品的老办法,同工人一起劳动,共同设计,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提高了试制新产品的进度和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4
第3版()
专栏:

技术员应该同工人一起试制新产品
北京无线电电容器厂的技术员,改变了坐办公室设计产品的老办法,同工人一起劳动,共同设计,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提高了试制新产品的进度和质量
据新华社三日讯 北京无线电电容器厂的技术人员走下办公楼,长期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指导生产。
这个工厂的四十个技术人员中,除三人留在厂部担任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六人参加检验、化验方面的劳动以外,其余的三十一个技术员,从一九六三年底开始和工人一起试制新产品。之后,就留在生产小组工作,有的当了组长。
采取这个革命化的措施以后,这个厂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这个厂只能生产普通电子管收音机上的几种电容器,质量还不好。去年,即技术人员到小组的第一年,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试制成功并大量生产了八管和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用的四种小型和超小型电容器。其中包括用涤纶作主要材料的涤纶电容器,填补了我国以前不能生产这种产品的空白点。
这个厂的技术人员,以前大部分集中在一个二层小楼上的技术股办公。从小楼到生产车间,不过十几米。这十几米的距离可大着呢!除非车间有问题找上门,技术人员很少主动到车间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结果,就免不了“瞎指挥”。有一回车间生产的纸介电容器,一通电就被烧坏,大家不敢再生产,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容易从楼上请来技术员给解决问题,没想到,回答是一口一个“可能性”,“可能是操作工人手汗多的缘故吧”,“可能是卷绕时卷偏了”,“可能是切纸切得不干净或切偏了”,“可能是粘贴剂抹得太多了”,“可能是浸渍料不干净”等等,这么多猜出来的可能性,当然不解决问题。一些技术人员也说,过去纸介电容器因为火漆不牢影响电容量的问题,先后在小楼上研究了两年,直到最后停止生产这种产品,也没有彻底解决。
现在,主管产品的技术员都分散在有关的生产小组里参加生产劳动,自己有实践经验,工人怎么操作,机器怎么转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有了问题,张嘴就能同身边的工人商量,所以问题抓得准,出的主意比较正确。有一次电介电容器废品率突然大幅度上升,在小组参加劳动的有关技术人员由于掌握了生产这种产品的操作技术,马上就和工人一道解剖产品,分析原因,两三天就解决了问题。
过去,生产上有了问题,往往要从工人起,经过组长、车间、技术股,一层层报上去,再一层层批下来,解决问题很慢。现在技术人员在小组里,能解决的问题当场就可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会立即研究解决的办法。
试制新产品是无线电工业经常的重要任务。电容器厂的技术人员下放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对完成这方面任务所表现的好处也最突出。过去试制新产品,是靠技术人员的嘴,工人的手,手脑分家。技术人员在办公室里设计出产品方案,就交给工人去试制。一次试制一批,不合格,再来一批。究竟为什么不合格?工人不知道技术人员的意图,技术人员也不知道工人试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前年开始试制的几种大路货,有的试制了一年多才基本过关。
技术人员到小组和工人一起试制,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技术人员动脑也动手,工人动手也动脑,去年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厂里就试制成功四种小型和超小型的电容器新产品。
技术人员到小组参加生产劳动,还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有一位技术员一年前刚由厂部调到小组参加生产时,由于对这件事的意义认识不足,曾错误地认为这是不体面的事,经领导耐心解释才下到小组。三个月以前,厂部决定把这位技术员调到厂部办公室,协助厂长管理生产技术工作。没想到,这次领导上又要做他的思想工作,因为这位技术员已在生产劳动中尝到了技术人员同工人结合、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结合、理论同实际结合的甜头,说什么也不愿再离开小组。领导上说服了半天,他才同意离开生产小组。
过去,有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是搞技术的,把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看得比提高工厂的生产还重要,认为生产任务完成得好坏,是领导和工人的事。现在他们成了生产小组的成员,生产的责任感大大加强了,有的技术员在家里养病,还直惦着小组的生产。在厂里的光荣榜上有八个技术人员的名字,其中两个被评为全厂的标兵,六个被评为生产能手。
这些技术人员参加劳动,是结合解决生产问题和技术上的研究试验工作进行的,没有固定死生产岗位。工作需要时,他们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去参观学习,搜集资料。他们的工资仍然按技术人员标准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