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血吸虫病的防治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5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血吸虫病的防治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
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来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和反复研究,认为依患者的病情来分期较为合理。依病情划分,可分为隐匿、急性、慢性三个期。
几年来,由我国化学家合成经动物试验,作初筛的药物已达二千多种。差不多与这同时,研究了锑剂的毒理、药理,改进了疗程。锑剂毒理的研究证明,注射阿托品可以挽救锑剂中毒所发生的阿—斯二氏综合症,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
对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发病机制,都作了详细的研究,提出急性虫卵脓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机体对发育虫卵分泌物的免疫反应的假说。治疗证明,我国首创的F30066,对急性期有显著的退热和减轻症状的作用。慢性晚期患者,一般可分肝、脾肿大型,巨脾型,侏儒型和腹水型。临床研究基本上阐明了晚期血吸虫病与肝硬变的同异处。对侏儒症的治疗,由于医学科学工作者充分掌握了发病机制,明确了垂体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因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腹水,则运用中西医和内外科相结合的治疗措施,使西方学者认为不治的患者,不仅得以挽救了生命,且能恢复劳动能力。巨脾型患者的外科手术迄今已有万余例的经验,证明可列为根本疗法。
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为彻底消灭血吸虫病作准备,对野生动物的血吸虫病作了调查,已发现三十一种哺乳类动物可有自然感染。消灭钉螺的措施,也是以钉螺生态研究的资料为依据,而生态研究又是从灭螺要求出发的。例如,对丘陵沟渠型提出的冬季土埋灭螺法,就是根据钉螺被埋在土下十厘米后即不能爬出的发现,结合钉螺在天寒时不活动的规律而定的。在湖沼地区提出的垦植灭螺,也是根据防治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改变自然环境,不利于钉螺存活的原理而订的,因而都行之有效。为了防止感染,曾对尾蚴的生态习性作了不少研究,基本掌握了尾蚴逸出的规律,创造了在水面查蚴的方法;同时还配制了涂肤的防护剂。在粪便管理方面,根据虫卵及毛蚴的生态,研究了在粪便中杀灭虫卵的方法。对近年来引人注意的人工免疫——即用电离辐射处理的尾蚴作免疫原的实验,已有了较好的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