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打破框框 不断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6
第2版()
专栏:

打破框框 不断革命
包头钢铁公司焦化厂厂长 沈德昌 副总工程师 唐嗣孝
使用内蒙古煤炼焦试验的过程,不仅是炼焦技术革命的过程,也是思想革命和思想方法革命的过程。
过去,我们从书本上,从别的厂子里,从外国专家那里接受了一套配煤技术思想,认为焦煤是炼焦配煤的主体,只有多配焦煤才能保证焦炭质量;气煤挥发分高,多配气煤,焦炭质量就要变坏;气、肥、焦、瘦四种煤在配煤中都有固定不变的比例。
以前我们在鞍钢工作时,按这个框框炼焦,还是比较顺手的。那时只有鞍钢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全国支援它,焦煤供应是不成问题的。到包钢以后,情况变了,新的钢铁工业基地迅速发展,客观形势要求各个企业把煤源基地立足于本地区。但我们仍抱住原来配煤技术的框框不放,总想伸手多要焦煤,开工以后一直用外地煤,造成技术经济指标长期落后,生产十分被动。
一九六三年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在我们思想上震动很大。通过群众性的比先进、找差距,我们深深感到自己工厂生产落后,心里很惭愧,也很着急。我们也知道配煤成本高是焦炭成本高的根源,配煤挥发分低是化工副产品回收率低的关键,但是由于没有彻底的革命思想,就不敢从改革配煤比上下手。形势逼人,不敢抓主要矛盾,就抓次要矛盾吧!于是,我们到副产品回收车间去蹲点,和职工一起日夜苦战,减少副产品回收过程中的损失,使“塔后损失”这个指标(指煤气经过洗苯塔吸收后,残留在煤气中被带走的苯,一般每立方米煤气中不超过二克),达到全国最先进的水平。但是,只抓塔后,不抓塔前,只抓节约,不抓增产,没有解决主要矛盾,所以“塔后损失”虽降低了,副产品回收率也有所提高,但和先进单位一比,还是落后得很。
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回避矛盾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落后面貌,只有抓配煤比的改革。但改革配煤比,把煤源基地立足于内蒙,是一项技术上的革命。当时有些同志提出利用一些大同弱粘结性煤,同时多配一些肥煤和气煤,这样可以增加煤挥发分,缩短煤的运输距离,降低焦炭成本。我们一听这个建议就觉得很好,但又一想,大同煤不结焦,恐怕不行。同志们说兄弟单位也有配用大同煤炼焦的,并拿资料来给我们看。既然大家认为好处很大就先试试看吧!第一次试验配用百分之五,焦炭很好,第二次配百分之十,焦炭也很好。我们一算,如果能坚持配百分之十,一年就可以节约一百四十多万元,就算配百分之五吧,也可以节约七十多万元,心里很高兴,信心也加强了。但是过了两天,因为增配了石拐子煤矿的气煤,焦炭质量下降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在科学试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走一些弯路,本来是不足为奇的。但由于我们缺乏彻底的革命思想,当焦炭质量下降的时候,旧的技术框框又发生了作用,认为大同煤不结焦,配上去有时好有时坏,还是没有把握,又不敢大胆配用了。
这样的事情反复出现过几次。例如一九六三年年底,经过二百多次铁箱试验和大炉试验,必须以焦煤为主体才能炼好焦的框框,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在定一九六四年用煤计划时,我们也下决心从根本上把井陉焦煤甩掉,用百分之四十的内蒙古煤。但是后来因为钢铁增产的需要,缩短了结焦时间,焦炭质量又下降了。在新的困难面前,已经被打倒的老框框又钻了出来,觉得还是焦煤好,少了还是不行,后悔不该定百分之四十的内蒙古煤。为了挽救焦炭质量,我们决定把焦煤配比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但是,焦炭质量还是上不去。为什么呢?原来焦炭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焦煤多少的问题,而是配煤比和炼焦温度没有适应缩短结焦时间的要求。调整了配煤比,调整了焦炉温度,又进行了几十次试验以后,虽然焦煤仍然只用百分之十,焦炭质量又提高了。事实又一次深深地教育了我们,经过这一番曲折的斗争,多年来束缚我们思想的旧框框才被彻底打倒。
通过这次配煤技术革命,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新的配煤技术,同时也学到了毛泽东思想。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技术革命中的经验教训应用到今后工作中去,以不断革命的思想,迎接新的生产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