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有革命的愿望才能认识真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6
第2版()
专栏:

有革命的愿望才能认识真理
包钢焦化厂工程师 孙即奎
我们厂经过近两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大量使用内蒙古的肥煤和气煤炼出了高强度焦炭,从炼焦技术上,解决了包头钢铁公司煤源立足于内蒙古的问题。这件事启发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体会到,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积极参加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才能纠正自己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看法,才能认识真理。我们对内蒙古煤从开始认为不能用到少量用,从少用到多用,从不愿意用到很愿意用,就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
包头钢铁公司焦化厂为了解决煤源问题,早在建厂之前和开工生产以后,就曾几次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资料说明,包头附近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那时,我们有些同志对炼焦的配煤比有个固定不变的死公式,由于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在作怪,总认为内蒙古煤有很多缺点,说什么含硫高啦,灰分大啦,可洗性差啦,煤质不稳定啦等等。至于内蒙古煤为什么存在这些缺点?这些缺点能不能够改变?却没有深入调查。
就拿对乌达煤矿的煤的认识来说吧,我们在一九六○年就开始试用,几次效果都不太好,焦炭强度明显下降。乌达煤质为什么不稳定呢?由于受原来一套配煤经验的束缚,我们对乌达煤矿的煤就有成见,这次试验本来就抱着你不好我就不用的消极态度,所以,当试验不成功时,就没有进一步去研究分析,认识也到此结束了。
一九六三年春,我们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通过算细账、找差距,大比大学,广大职工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了,对冶金工业部关于坚持区域配煤方针的指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职工们决心要闯出一条利用内蒙古煤的道路来。这时厂里又一次派工程技术人员到乌达煤矿进行调查。
这次由于我们主观上有了比较强烈的革命要求,又坚持了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改变过去那种带着框框到现场走走看看的态度,抱着弄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下到矿井里,分层仔细观察。我们访问了采矿工人,请教了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并对煤矿生产的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调查了解,终于弄清了煤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乌达煤矿把几个煤层的不同煤种混洗了。经过和乌达煤矿领导研究,向他们介绍了焦化厂的生产情况和要求,乌达煤矿决定将焦化厂所需要的九、十层煤分开洗,煤质不稳定的问题就此解决了。
我们使用老石旦煤矿的煤炼焦,也是经过一番曲折的。最初,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证明是一种优质肥煤,这使人们非常高兴。但后来在洗煤上却发生了问题,洗选回收率太低,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厂里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洗煤车间去转了一圈,就下结论说:“老石旦是一个‘臭蛋’,三吨原煤洗一吨炼焦煤,成本太高了,趁早别用。”
当时,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都认为洗煤回收率低的原因还没有找到,就不能过早下失败的结论;就是失败,我们也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厂里领导同志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深入到洗煤车间,了解情况,和工人一起研究。有的同志还参加了劳动。通过几天的调查研究和在生产实践中仔细观察,发现老石旦的煤碎面子多,洗选时爱打团,有些煤洗不着就被水冲走了,影响了回收率。原因找到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又同工人一起讨论分析,改进了操作,调整了风量和水量,打团问题解决了,回收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老石旦这个“臭蛋”又变成“香蛋”。这件事使我体会到,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总要有一个过程,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在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的认识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我们对内蒙古煤的认识也只是认识的开始,而不是认识的结束,今后的生产实践,将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内蒙古的煤,更好地利用内蒙古的煤,使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