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如何开展青年团工作? 察哈尔四地委总结经验作出新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2-19
第2版()
专栏:

  如何开展青年团工作?
 察哈尔四地委总结经验作出新决定
察哈尔四地委于一月九日,召开地委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并联系本专区建团工作进行检查,且做出具体决定。两年来经过建团的经验,四专区有些县已获得了一些成绩,仅据平山、阜平、行唐、建屏四县的统计,已建立了农村团支部一百三十七个,团员一千五百四十三人。学校支部二十一个,团员三百二十九人。这批为数不大、团龄很短的团员,已经在各种运动中,表现了青年的特色:积极热情,起骨干作用。一年来平山有一百四十五个团员报名参军。平山在团支部领导下建立起冬校六十二座,占全县冬校数的三分之二。古贤村女团员张春芳领导的拨工组贯彻全年,四个女孩子负担了家庭的主要劳动。校团团员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各方面的模范作用,并不弱于党员。这都是认真的执行上级党建团指示的结果。
严格检查起来,地委对建团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足的,没有看到广大青年,经过党的长期教育和各种斗争中的锻炼,其政治觉悟已获得普遍提高,旧有的青年组织已不能满足这些先进积极分子的需要。而领导上还片面认为“有个青年组织就算了”,对团的性质也认识模糊。具体表现在各级青年干部不能及时配备起来,一拖再拖(目下专区级已配备齐全)。对青年干部很少帮助,一些青年干部因能力弱经验少,不知从何下手,觉着没事可做,自称为“自由民”而感到苦闷,不愿做青年工作;下面亦因此发生混乱现象。灵寿不少村庄把原有的青救会换汤不换药的变成青年团。某些学校以票选和公议的办法吸收团员,有的是入团条件提的过高,或把入团神秘化,不敢公开宣传。
地委根据检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工作领导特作出以下决定:
一、各级党委必须重视青年工作,把建团工作列为议事日程之一。在常委中指定专人领导青委会及其工作。青委书记凡合乎党委条件者均应参加同级党委,不参加党委者也必须让其参加党委讨论一般工作及政策的会议。各级党委应关心照顾青委干部的政治生活和日常学习中的一切问题。
二、于最短时间,各县按编制名额迅速挑选优秀的青年干部来补充缺额。在全党做青年工作的号召下,有志愿做青年工作者,只要够条件(按中央决定)党委及其所在部门不得拒绝。最迟至一月底,各县必须把县干部配备起来。区团委会主要干部,必须是区委委员,不够条件者应进行调整,一月底调整三分之一,“五四”青年节前逐步调整齐全。为了有计划的培养青年干部,地委党校专设一青年班,各县也可采用流动训练班的方式,有计划的训练青年干部。
三、根据不同情况整理与建立团支部:够条件的支部,今后任务是发展、巩固、加强教育,提高它的作用,使它更好更多的团结团外青年及群众;原来建团时,方式慎重,手续认真,并曾起过作用,后因没人领导而垮了的,方针应是恢复整理,不够团员条件的应洗刷出去,并大量吸收新的积极分子参加进来,巩固团的组织;若原来建团时方针就错误,形式主义,今天可重新建立,另打基础。
四、如何建团:有支部又有优秀青年党员的村,可依靠支部,以好的青年党员作基础(团支书够条件者可参加支委会)。或通过支部找出纯洁而有培养前途的劳动青年作基础,建立团的组织(团支书如系非党员,支委会讨论青年工作和一般工作时可列席参加)。推定一个支委经常帮助团的工作。无支部或有支部而未经整党的村庄,可结合着土地改革结束工作把党整好;并从工作中发现积极青年作为建团基础。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凡作为建团基础的青年(党员在内)必须先给以训练。
五、建团步骤和具体要求:在“五四”以前各县先搞好一两个区(不是指全区)。能力弱的青年干部由县青委带领有重点的搞典型区或村(和土地改革整党结合),以吸收经验培养干部。其他区有条件的也可试建几个。“五四”前各区至少要建立三个团支部。完小、师范有条件的于三月底以前把支团部建立起来。
六、建团和中心工作结合:当前工作中心是结合生产进行结束土地改革与整党,建团工作必须在中心工作中结合进行。因此要求所有青年和青年团员要在土地改革结束和整党运动中,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广泛向群众宣传,坚持真理,说公道话。解决土地改革遗留问题因而发生纠纷时,团员应劝说家庭亲友作必要的让步,以达团结、生产目的。各级团委会应在中心工作中随时发现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团员的对象。
七、青年干部应该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提高政治理论。更应密切联系广大群众,虚心的向群众学习。发扬活泼、廉洁的作风,使自己真正成为团结青年的核心,随时检查自己,防止闹独立性,犯先锋主义及脱离群众的思想发生。           
      (张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