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歌颂英雄模范人物促进三大革命运动 华东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轮流演出结束。三个月共演出二十三个革命现代戏,显示了华东戏曲革命事业的重大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8
第3版()
专栏:

歌颂英雄模范人物促进三大革命运动
华东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轮流演出结束。三个月共演出二十三个革命现代戏,显示了华东戏曲革命事业的重大进展
新华社上海七日电 一九六四年华东六省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轮流演出,已在最近结束。
在历时三个月的演出中,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和山东等省的戏曲工作者,先后在上海演出了二十三个革命现代戏,包括赣剧、花鼓戏、采茶戏、越剧、婺剧、瓯剧、甬剧、锡剧、淮海剧、闽剧、薌剧、吕剧、莱芜梆子、安徽梆子、黄梅戏等十多个剧种。
参加演出的二十三个剧目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表现了工农兵群众在当前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这些剧目的题材接触到过去戏曲舞台上很少反映的生活领域。例如萍乡花鼓戏《寨上红》反映了农村中的科学实验活动;婺剧《红双莲》描绘了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过程;锡剧《红花曲》反映了工业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运动;梆子戏《重要一课》反映了两种教育思想的斗争。其中很多剧目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及时配合了当前的三大革命运动,具有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
这次汇报演出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塑造了许多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人物形象。这里有《铁肩红心》中奋发图强、勇于挑重担的青年女突击队长洪青梅,《山花烂熳》中大公无私、以身作则、具有高度阶级警惕性的党支部副书记叶爱群,《碧水赞》中识大体、顾大局的党支部书记张克坚,《沂河春雷》中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征服自然的党支部书记李永春,《红花曲》中胸有全局、力争上游的纺织女工黎玉贞和杜桂英,《竞赛》中保重点、顾大局的老工人洪师傅,《小保管上任》《夜考》《大年夜》《送猪记》中大公无私、热爱集体的老一辈贫下中农老保管、洪大伯、牛大叔和方老汉等。这些工农群众中的先进形象,成批地走上戏曲舞台,显示了华东戏剧革命事业的重大进展。
这次轮流演出的不少剧目,在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作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戏没有去追求人为的戏剧冲突,不去故意渲染戏中那些作为对立面的有缺点的劳动人民,而是描绘先进人物满腔热情地帮助那些后进人物逐步提高认识,克服缺点,继续前进。这样处理不但符合生活的真实,而且使戏剧矛盾的解决也比较合理可信。
演出中有一些优秀剧目,既有革命的思想内容,又有较高的艺术质量。特别是一些古老的剧种,从长期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后,从主题思想出发,从人物出发,在艺术上作了重要的革新和探索,获得了新的成就。男女合演的越剧《山花烂熳》,一反过去这个剧种的缠绵悱恻、悲悲切切的陈腐俗套,在表现山区人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中,出现了明快昂扬的格调,使人耳目一新。还有一些剧种大胆进行艺术革命,运用传统技巧为新的生活内容服务,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演出《寨上红》的萍乡花鼓戏剧团,从劳动中提炼了五套农事劳动表演基本组合,受到观众的赞许。此外,这些戏曲在舞台美术方面,为了更好地表现现实斗争生活,也作了许多革新。
参加这次演出的很多剧目,是领导、专业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产物,也是戏曲工作者深入工农兵、深入斗争生活的成果。一些专区和县的剧团虽然条件差、人力少、困难多,但他们依靠领导的帮助和群众的支持,创作和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受到人们的重视。参加这次演出的每一个剧团,都曾有过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经历。江苏吴江县锡剧团、安徽梆子剧团、江西萍乡地方戏剧团和高安采茶剧团等团体,更是长期生活在农村中,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因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气质,在舞台上塑造了一批贫农下中农的光辉形象。
这次轮流演出是华东戏曲工作者的一次比学赶帮和交流戏曲革命经验的重要活动。各演出单位相互观摩、访问、学习,交流了创作、导演、表演、音乐以及舞台美术等各方面的经验。参加演出的许多剧目,在上海市演出期间,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无论思想和艺术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演出的各个剧团在虚心地听取了上海观众的批评和建议以后,都表示要对剧目作进一步的加工修改,努力把革命的戏曲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