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对话剧《女飞行员》提些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08
第6版()
专栏:

对话剧《女飞行员》提些意见
编者按:三月七日至十二日,我们发表了话剧《女飞行员》的剧本。作者在附记中,曾经热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和观众对剧本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从剧本发表到现在,我们收到了四十多篇读者来稿,一致表示欢迎这个好戏,同时也指出了剧本还存在的一些缺点。今天,我们将空军某部几位女飞行员的座谈记录和另一篇文章,发表在下面。希望读者们对这个戏继续提出意见,也希望对其他的戏(例如我们发表过的京剧现代戏《沙家浜》)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作者在修改加工时参考,使剧本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这是一个好戏写出了女飞行员的思想感情
秦桂芳(飞行副大队长):我们看了这个戏,觉得很亲切,把我们女同志学飞行的生活都表现出来啦。尤其是我们刚学飞行那阵的心情,写得好。我们第一批女同志学飞行,是在全国解放不久,抗美援朝的时候,当时听到党和毛主席培养我们女同志学飞行的消息,心里头那股高兴劲儿,没法说啦!这是过去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啊!谁能不激动,不下决心飞出来,为党和人民争气争光呢?剧本写出了我们当时的这种心情。
通过“五姐妹”的成长,表现出了我们革命部队大熔炉的威力,歌颂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这些我们是有亲身感受和深刻体会的。我们这些人,就是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一步一步长大成人,飞上天的。要在旧社会,我们还不是被踩在脚底下。戏里“五姐妹”成长的道路,也就是我们第一批女飞行员成长的道路。回想一下,我们的第一批女同志学飞行,这是我们国家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呀!当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不相信我们女同志能飞上天,戏里那两个教员写得很有代表性。那时,在飞行训练中,有些同志动不动就是女同志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一句话,女同志不能上天。到底我们能不能飞上天呢?说实话,那阵就连我们女同志自己心里也真没个底。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给了我们力量,鼓起了我们学飞行的勇气,坚定了我们一定要飞上天去的决心呢?一句话,党和领导的教育,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我说这个戏写得好,就因为它真实地反映出我们女同志飞上天,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
俞亚琴(机长):这个戏写了我们女飞行员的事,对我们当然是个很大的鼓舞,也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林雪征、杨巧妹她们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处处按毛主席指示办事,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现在做得还很不够,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还有距离,这个戏也鞭策了我们,今后要更好地听党的话,更积极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更多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女飞行员的生活和成长需要更丰富、更深刻些
李丽真(领航参谋):我们这批女同志学飞行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就好多啦。这不光是物质条件、器材设备好啦,更主要的是因为第一批老大姐们飞出来啦,给我们闯出了一条道,再没人怀疑我们女同志是否能飞上天了。我们从林雪征身上,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老大姐们高尚的精神面貌,坚强的革命意志,另外,我也感到这个剧本对老大姐们当年学飞行的艰苦生活,写得还不够劲儿。平时听说,她们那阵睡的是通铺,练习目测“一米”的时候,是从小土坡上往下出溜,裤子磨破了,屁股磨疼了,她们还照样坚持练,或者从楼梯上往下跑着练。如果戏里边能把她们那阵艰苦的生活多写点,是不是能更好地表现出她们不畏困难的革命精神?
何月娟(机长):剧本写了我们女飞行员在航校学习飞行,和在部队执行任务两个阶段的生活。这样很好。单写哪一段也不能表现出女飞行员成长的整个面貌。航校那段生活写得很好。我们开始进航校,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女同志能不能飞上天?剧本把这个问题写出来了。可是到了部队之后,又碰上了新的问题,如女同志能不能和男同志一样执行任务呢?剧本也从正面表现了这点。但两段生活比起来,部队这段没有航校那段写得深刻。
项菲这个人物写得不够准确
韩淑琴(机长):这个戏写了“五姐妹”的成长,现在看起来,好多矛盾是从项菲身上引起的。可是项菲又好象完全是由于老妈妈忆苦之后才转变过来的,政委、林雪征这些人对她的教育,以及她思想上逐渐变化的过程,没有写出来。所以,使人看了感到项菲转变得有点突然、勉强。
秦桂芳:说到项菲这个人物,我感到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准确。比如:参军时带个洋娃娃,到了航校还抱着个冷藏瓶吃冰棍,不站岗写情书,这在学习飞行的时候,不太可能。一来没时间,二来没那份闲心,集中全部精力学习,还怕学不好,飞不出来,哪有那份心情呢?要照项菲那样,我看很难飞出来。现在有些人写作品,为了创造典型,写好人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好事,往他一个人身上堆,让他好得没法再好啦;写差的,什么错事都是他,差得没法再差啦。这样写不是用两分法看问题,不符合“一分为二”的精神。
何月娟:我们学飞行的时候,处理个人恋爱问题是干脆的。学飞行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恋爱婚姻问题毕竟是个人的事情,当领导上教育之后,为了集中精力学好飞行,每个人都决心在学习飞行的时候,不谈这些事。况且,那时候年岁也还小嘛!不象项菲那样,被资产阶级拖住腿,迈不开步。
李丽真:后来项菲虽然跟那个资产阶级分子断了,可这中间拖的时间太长,处理得太晚啦。从一九五四年进航校,一直拖到一九五九年到部队,这中间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怎么能行呢?那样是飞不出来的。
林雪征需要老练些杨巧妹需要坚强些
韩淑琴:“五姐妹”的不同性格,不同特点都写出来了。尤其是林雪征的坚强性格,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忠于革命事业的赤胆红心,写得比较突出,是我们女飞行员的一面旗帜,学习的榜样。但是有些地方是不是应当写得再老练一些?比如:她允许项菲不站岗写情书,自己直接写信教育项菲的男朋友,后来教育项菲时又犯了急性病,这几件事,她都处理错啦,挨了政委批评,这样一来,显得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办法。细想一下,林雪征这样的人,从陆军来的,经过战争锻炼,应当写得老练一些。
何月娟:杨巧妹的性格,最好也写得再坚强一点。她解放前是个童养媳,可戏一开场是一九五四年,已经解放好几年啦,她还张口不行,闭口不行的,显得粘粘糊糊的太软了!而且在家还是个模范社员,哪能动不动就哭天抹泪,遇上个事就唉声叹气的呢?
几个技术性问题
秦桂芳:还有些技术性的问题,安排得也不够妥当,比如:空投救灾那场,指挥员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是不能扔下话筒,离开岗位,跑下塔台的。林雪征报告高度二百米,还看不见目标,指挥员命令她把飞机拉起来的时候,她应当马上执行命令,不能立刻请求下降到一百米空投,否则真要撞山了。再就是空投救灾那么紧张,不同于一般的飞行训练,在塔台旁边不应有那么多闲人坐着,改成他们帮助装运空投物资,更好一些。
〔吴树昌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