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这些孩子不会忘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0
第3版()
专栏:

这些孩子不会忘本
解放前,我们长治县的农民生活很苦,大多数人以糠菜度日,对孩子上学念书的事儿,想都不敢想。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社员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县基本上实现了乡镇有中学,大村有完小,村村有初小。学龄儿童入学的达三万八千多人,占学龄儿童总数四万一千多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是,由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阶级观点不明,办学方向不亮,只想办全日制一种形式的学校,因此,办得不多。百分之八十五的村庄没有完小,孩子们不能就近入学,一般的要跑六里左右,少数的要跑十里之远。出村上高小,家长有三怕:冬天怕雪,夏天怕河,禾高怕狼。有些人想索性让孩子参加劳动,但又觉得自己当了一辈子“瞎汉”,怎能还让孩子“睁不开这只眼”;有心让孩子也上地也念书吧,又没有这号学校。因此,每年入学的不少,但坚持读完六年的却不多。多数儿童只能念初小,不能上高小。据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学年初统计,全县共有四年级毕业生六千一百多人,升入高小的只有三千七百多人,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些毕业生中的贫农下中农子女只有百分之五十二升入高小。就是入了学的,流动面也很大。据贾掌、东和两所完小统计,一九六二年升入高小的一百八十多人,而到一九六四年暑期只毕业了一百二十多人,占入学时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六。从阶级斗争和发展生产的观点来看,我们县的教育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根据三大革命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遵循党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与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精神,从去年十月份起,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办起耕读高小四十八所,高、初小复式十三个班(组)。共招收了一千五百四十多名学生,其中,贫农下中农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就使一九六四年学生升入高小的比例,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普及六年制小学教育,打开了一条途径。赵村公社太义大队去年初小毕业了三十一名学生,除四名升入全日制高小外,其余二十七名均因种种原因不能入学。本村办起耕读高小后,上学很方便,就有二十五名先后报名入了学。
举办半耕半读学校,便于培养学生成为新型劳动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学生入了耕读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学习和劳动紧密结合,从小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和集体观点。屈家山公社辉河耕读高小,去冬在保证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了清除秸秆、拾茬子、打圪垃等劳动,还拾粪三千多斤,劳动中个个争先恐后。贫农下中农称赞说:“这些孩子长大了,一定忘不了本。”八义公社东坪大队耕读高小大部分学生会写一般条据。群众反映说:“耕读学校适合庄户人的口味!”
中共山西省长治县委员会
山西省长治县人民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