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通过实践解决装车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0
第6版()
专栏:

通过实践解决装车问题
鞍钢运输部北部站监装员 王玉珠
鞍钢北部站是货运量比较大的一个站,担负着八个轧钢厂的运输任务。要把钢材运到外地,都是由铁路局的车装到灵山站统一检查编组发运;如果货物装载不合乎铁路局的要求,发生偏重、端重、集重、超重或捆帮加固不良等现象,就要返回来重装,这种车叫做“返厂车”。
一九六三年上半年以前,这种车在北部站每月要出一、二百辆,每一辆由灵山站退回重装,平均需要三十多小时。一九六二年因为出现“返厂车”给国家造成近三万元的损失;至于货物不能按时运到使用单位而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一九六三年五月,组织上确定我和其他五个同志做专职的监装员(监督装车),九月份又号召我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消灭“返厂车”。当时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钢材按时发运到全国各地,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那有多好啊!可是有不少人都认为“返厂车”是消灭不了的。他们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哪能车车装得好呢”;“出现返厂车不光是我们的事,路局、厂矿都有责任,我们再努力,其他方面不努力也不行。”我一听这些话就没有信心了,特别是有些老工人也说不行,我一个新工人要想消灭“返厂车”那更是妄想了。
有一天孟站长找我谈话,问我对消灭“返厂车”有没有信心,我说:“够呛”。孟站长启发我说:“小王!毛主席著作帮助你解决了思想,也能够帮助你消灭‘返厂车’,你应该学一学《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文章我过去学过,但没用上,这次我带着问题学,受到很大的启示。毛主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两段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对消灭“返厂车”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去,不了解情况,没找出它的规律性,怎么能有把握呢?车是人装的,只要我们参加到实践中去,认真进行监督和检查,把产生“返厂车”的原因找出来,纠正这些毛病,不就能够不出“返厂车”了吗?我在毛主席哲学思想的启发下,找到了消灭“返厂车”的方向,下决心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坚决消灭“返厂车”。
从深入实际入手
最初我当监装员时,有三怕:一怕爬车帮,二怕爬车里,三怕爬车底。没有深入到实践中认真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是走马观花,从表面上看一看游间,摇一摇车帮,没有问题就算了。这样发出去的车,怎能不出“返厂车”呢!
以后,我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到各个装车场去,认真负责地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装车以前到车场去指导,装完以后全面检查,不仅看表面装得怎样,还要爬到车里看里面装得怎样,对雨布苫盖的车辆检查得就更细致了。这样发现了很多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比如有的厂装的板材,从外表看雨布苫盖得没啥问题,可是把雨布揭开一看,问题还不少,不是雨布支架折断,就是雨布被支架的立柱尖磨破了,这样容易漏雨,就要被返回;更重要的是板材被雨淋了会生锈,给国家造成损失。还有的厂子常常把短的钢材装在底层,长的装在上层,表面上看装得很整齐,车辆一开动起来,底层的短钢材容易滚动,造成偏重或端重,容易出事故;有一种车往往是车上、车里装得都没有问题,但由于下部车门钩没划好,或者当时虽然划好了,货物装完后又挤开了,也要被返回,而这个问题必须钻到车底下才能发现。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就及时和装卸工人商量处理好,“返厂车”比过去减少了。
发动大家想办法
深入实践,认真进行监督装车,“返厂车”比过去减少了,可是我和群众的关系却紧张起来了。往往在我发现问题、提出重新装车的要求时,有些厂矿的运输员和装卸工人认为是“挑毛病”、“找麻烦”,不予处理。当时我思想很苦恼,我想:同志们反映我太“严”了,严格一些究竟对不对呢?没“严”以前总出“返厂车”,“严”了以后,“返厂车”减少了,可见“严”还是对的,为什么对我有意见呢?想来想去,也找不出原因来。正在这个时候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启发我要学习毛主席的辩证法思想,对自己的工作也要一分为二,并且要学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于是我又重读了《矛盾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照一下自己的工作,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比如,我过去检查车辆时,发现问题不是耐心说服,讲清道理,而是硬不准人家发车,弄得面红耳赤,好事没办好。出现“返厂车”要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我只是自己知道,没有向群众做宣传解释。这说明我缺乏群众观点,没有发动群众的力量共同来消灭“返厂车”。
思想有了提高,行动就有了转变。从这以后,我主动地加强了和路局驻厂员、检车段的检车员的联系,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把领导的指示要求向他们作传达,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路局驻厂员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我向他们请教,他们也耐心地帮助我。我还主动去各厂访问,征求他们对我监装工作的意见,同时把怎样装才能不出“返厂车”的体会告诉他们;检查发现问题时,也不象过去那样态度生硬了,而是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和有关人员商量改进。这样做了以后,路局驻厂员和各厂都很满意,在消灭“返厂车”的问题上都积极想办法了。
找到病源才能药到病除
由于深入了现场,又改善了和厂方、路局的关系,在我这个班,“返厂车”由每月二、三十辆降低到一、二十辆。但达到这样程度就再也降不下去了,不管怎样细心检查,也不能消灭。我又有些灰心了,心想:我每天东跑西奔,车上车下的干,使了这么大的劲,还没有解决问题,究竟能不能消灭“返厂车”呢?这时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实践论》,领悟到对于工作的环境和内容没有规律性的了解,就不能取得工作的胜利的道理。我过去虽然深入到实践中去了,但掌握了一大堆感性材料,却没有把它进一步上升到理性,找出它的规律。所以虽然费了很多力气,但只能零星解决一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返厂车”。这么一想,深深感到自己还没有完全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只是做了一半,这怎能把工作彻底做好呢?于是,我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下功夫研究装车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到车辆厂学习有关车辆构造的原理,向老工人、向路局驻厂员学习装车的经验;另一方面,具体分析经过监督装车以后出现的“返厂车”,反复思考、总结经验,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一步一步透过现象认识了本质,逐步摸出一套装车的规律。
从车的品种来看,不同种类的车,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装,五十吨重的车皮,因为钢材的长度和车体差不多,一般不会有问题。但三十吨重的车体较短,中梁容易下沉,必须在产品规格上加以限制,在装短小钢材时,必须两截装车、中间搭头,使车厢两端的空隙达到最少限度,否则就容易造成集重;装铁帮铁底的车时,必须在底层填上枕木,这样才能使钢材稳稳地压在枕木上,行车时不滑动。路局对枕木的规格有一定要求,但各厂往往忽视这个问题而造成“返厂车”。
从钢材的品种来看,不同种类的钢材,也要注意不同的装车方法,违反了也不行。如大型厂的重轨,每一根重二吨半,必须一根挨一根的装,车帮两端的空隙必须一样宽,差一点就要造成偏重。中型厂的品种较多,有角钢、槽钢、元钢、鱼尾板等,规格不一,混装时必须长短均匀开,否则就要偏重、端重、集重。矽钢片、镀锌板怕雨浇,要蒙雨布,雨布的搭头方向必须按风向来确定。支雨布的支架不牢固、靠支点的雨布没垫好,也要造成“返厂车”。
掌握了这些规律性,就找到了造成“返厂车”的原因,工作主动得多了,监督装车时,在关键环节多下力量,“返厂车”消灭得很快。但在大型十五道和小型八道两条线路上装出的车还是老样子,每发走一批总要退回一、二辆“返厂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时也找不出原因来。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和这段话一对照,我认识到工作上还有问题。过去,我只是孤立地研究“返厂车”,没有把它和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我开始想到线路是否有问题。走到大型厂十五道口,顺着轨道望去,原来是一段歪曲线,凡是歪曲线,道轨大部是一边高一边低,毛病是不是就出在这上面呢?我和大型厂的装卸工人装了几辆做试验,问题果然在道上面。原来凡是在歪曲线或在道岔子的铁路线上装车最容易发生偏重、端重,在当时还不容易发现,因为线路是一边高一边低,车停在这样线路上也是一边高一边低,装车时因为弹簧的作用显不出偏重来,但车辆运行起来,走到平行的线路时,就显出偏重来了。以后,凡是在这二个路线上装车时,我们就把道轨高的那边的弹簧压靠,低的那边弹簧稍微放松一些,偏重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我所管理区域的“返厂车”也就消灭了。
取得这一点点成绩,完全是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消灭“返厂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掌握了它,工作就会有方向、有办法,就可以使精神变成物质。今后我一定下决心好好学习,认真改造思想,把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在生产新高潮中作促进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