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激流序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3
第6版()
专栏:

激流序曲 济南第一机床厂工人 王芳泉
前些日子,我们厂为了支援国家建设,需要赶造一台大型工作母机导轨磨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过去,这种母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还拿外汇买吗?不!我们要自力更生,自己造!工人们提出了响亮的口号。
于是,一项激奋人心的重大革新倡议由机械加工车间提出来了。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全厂各个车间的支持。一
第一个接受任务的是铸工车间,他们要铸造导轨磨床上的主件:一个五米长、六吨重的大床身。时间是二十天完成。
这对铸工车间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难题。经验不足,工具不齐。有人计算过,完成这样的任务,两个月的时间还不能保证,何况只有二十天呢!但,事实是,在我们工人阶级面前,只用了十天就完成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一任务的吧。
八级老工人李英奎,开完了有关完成这一任务的紧急会议,走出车间,心里激动不已。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厂里今年双革运动的第一仗,一定打个漂亮仗!”
原来,会议上确定李英奎为技术指导,由他先编排施工工艺。有的同志担心他身体不好,时间又这么急,是不是能行呢?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了。
天渐渐黑下来,李英奎来到车间技术组,把大床身的图纸在桌上展开,聚精会神地看着、写着……一种火热的感情在他胸中燃烧,他手中的笔怎么也放不下来了。……
满天的星星闭上了眼睛,东方现出鱼肚白色,李英奎以惊人的速度把工艺编制出来了。
图纸来到了木型工段,老工人路广德马上停下了自己革新“电平刨”的项目,带领着七个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突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早一天完成任务,兄弟车间就能早一天把机床赶制出来,使它投入生产。第二天是星期日,可是大伙不约而同地又都到工厂来了。
就在木型工段赶制木型的时候,造型工段段长高洪昌当天晚上就召开了个先进生产者骨干会议,部署了战斗任务。他说:“兄弟车间的革新,就是咱自己的革新,有困难,就想办法突破它!目下咱们现有的砂箱不够大,就地上刨坑,制造新的砂型来代替砂箱。”
会后,马上就紧张地干开了。支部书记李志昌、周政縠[hú胡],工会主席张连城和一些管理干部也来支援了。正在这时,从木型工段又来了七个小伙子,也投入了刨坑战斗,大伙感到莫名其妙,有人就问:“你们的木型任务完成了吗?”
“完成了!”一个小伙子大声说:“我们段长决定抽出俺们七个人来支援造型。”大伙一听,真如火上添柴,干得越发猛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老工人郝有贺就和大伙赶到了车间,他们抽上班前的时间来突击造型。整个车间热浪滚滚,真是一浪推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样,造型工段在其他工段的支援配合下,只用了两天的业余时间,就把大床身的砂型做出来了。二
兄弟工段一个个提前完成任务的胜利喜讯,象长上了翅膀,飞到了浇铸工段。他们从内心里为兄弟工段的同志们高兴。可是眼前他们却碰到了困难。原来他们盛铁水的铁水包小,难以浇铸六吨重的床身。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有人提出,“机床二厂铸造龙门刨床身,他们一定有吨数大的铁水包。”
“对!向他们借借看。”车间主任说着,忙拿起了电话联系。
大伙屏住呼吸,围在电话机旁静听着。等主任把情况说明后,就听电话里传来清晰的答话:“我们大力支持,你们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来拉吧。”二厂同志的慷慨支援,给大伙增加了提前完成任务的信心。
晚上,鼓风机高唱着战歌,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做技术指导工作的李英奎,发现砂型里的铁板盖不够长,短二百厘米。他想:临时做一块来不及了,再说也得浪费铁水,能不能再找一块铁板对好缝,用螺丝上住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大伙一说,做生产准备工作的孙积成马上找来了铁板和螺丝。李英奎凭着他多年的技术经验,细心地对好缝,用螺丝上住。大伙一看,果然象整块的一样。
这时,在为化铁炉抢运生铁、焦炭的十七位家属同志,也提出了响亮的战斗口号:“高炉要多少料,我们就运多少,一定配合车间完成任务!”家属组长马玉珍想起了上次在车间大会上自己表达决心的情景,心里象冲出一股热流,她带领着十六位伙伴,迅速赶运。
第一炉铁水熔炼好了,倒在铁水包里做着炉前保温处理。大炉工马上又投入了熔炼第二炉铁水的战斗。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膛,高温烤得帆布工作服烫手,可是他们好象不觉得似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配合兄弟车间,协作提前完成任务!
这晚,铸工车间有部分同志在市里厂内参加厂职工代表大会。会后还有文艺演出和球赛,可是他们的心呵,早就飞回车间去了,哪有心思看节目呢!当大会一结束,他们立时上了汽车,赶回工厂来。
当他们赶到车间,正是第二炉铁水熔炼好的时刻。行车不住地吊着盛满铁水的铁水包向砂型驶来,沸腾的铁水映红了整个车间。
开始浇铸了。火龙似的铁水,徐徐向砂型里倾倒下来。这时铁花四射,烟雾飞腾,大伙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关键性的时刻。白热的铁水随着人们的心愿,渐渐流满了砂型。三
第二天的午夜十二点,郭茂林带着四名工人就要清砂了。这时大床身的温度还很高,一挨近就烤得身上热呼辣的。可是他们多么了解大伙的心情呵!大床身的质量怎么样?这是目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了。郭茂林和伙伴们挥动工具干起来,汗水顺着脸膛流下来,衣服湿透了,可他们不顾这些。奋战了四个多小时,大床身上的砂子完全清理干净,露出了大伙理想中的面目。经过验定,质量合格。这个消息象春风似地飞遍了整个车间,飞进了为它而战斗过的人们的心坎里。正在这时,突然响起了一阵汽车的喇叭声,原来是一辆十轮大卡车开进了车间。车上站着计划员丛养清,他连忙跳下车,说:“快把大床身吊到车上去吧。”
有人问:“老丛,我们正想打电话叫你,你咋来得这么巧?”
原来丛养清一夜没睡好,他知道今晚大床身就要清砂,可下道工序还急等着加工哪,得赶快运走才行。夜里才四点半,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又去叫醒了汽车司机小吴。小吴一听,是去拉大床身,抹了把脸,就和老丛驾着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向铸工车间驶来了。
这家伙太重了,一台行车吊不动它,用两台行车一齐吊,才把它稳稳当当吊到汽车上。小吴打开油门,汽车开动了,大伙随着汽车跑到车间门外。这时,东方天际升起一抹彩霞,新的一天开始了。老丛站在车上,望着被彩霞染红的大床身,心里充满一种劳动创造的喜悦。但是他又想:这才不过是战斗的一个序曲哪!艰巨的任务还在后边呢!可是,从完成这一大床身的任务来看,不正是全面战斗的一个缩影吗?
〔原载《大众日报》〕编者的话
一个热情澎湃的生产新高潮已经掀起来了。在这一新的生产高潮中,在工厂和矿山,在平原和山区的人民公社,在林场、渔场和盐场,在商店和交通运输线上,……在各条生产战线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好人、好事、好风格,真是捷报接着捷报,浪潮接着浪潮。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骑上骏马向前飞奔,这对人们是多么巨大的鼓舞力量!
今天,我们转载了兄弟报纸上的两篇反映生产新高潮的作品。这两篇文章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工人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表现了高昂的革命精神、英雄气概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表反映生产新高潮的作品。我们热忱欢迎工农兵同志们、业余的和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们写了寄给我们。作品的形式不拘,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生活故事、诗歌、曲艺和剧本,都很欢迎。文章希望力求短小。
我们也希望各兄弟报刊给予支持和帮助,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反映生产新高潮的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