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河北泊镇用机械制造镰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6
第2版()
专栏:

我国手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革新
河北泊镇用机械制造镰刀
彻底改变了自古以来铁匠烧红炉抡大锤制造镰刀的旧方法效率提高三倍,节约大批燃料和钢材,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新华社十五日讯 采用机械制造镰刀的现代化生产方法已经在河北交河县泊镇试验成功。
这项对我国手工业生产技术改造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是泊镇农具生产合作社在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和上海第二钢铁厂等有关部门帮助下共同试验成功的。
最近,第二轻工业部在泊镇召开了现场会议,确定在全国逐步推广这项革新。会议参加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在这里参观了我国第一个机械化镰刀生产车间。他们看到,一根根钢材经冲床冲压成毛坯之后,便沿着流水线由机械顺序弯库、卷库、焊接、磨刃和淬火,很快变成了一把把亮光光的镰刀。
这种镰刀是使用特制的复合钢材做成的。复合钢材是我国冶金部门试制成功不久的新产品。我国过去锻打小农具,向来是在本体钢中间剖个切口,然后镶进刃口钢,经过烧热把两种钢锻打在一起。复合钢材保存了我国传统夹钢工艺的精华,把本体钢和刃口钢轧制在一起,从而为小农具生产实现机械化开辟了道路。
经过严格的检验证明,用机械化生产的复合钢镰刀,不崩口,不卷刃,锋利耐用,用它试削竹节,就象削萝卜一样容易。在拉力机上所作的强度试验还表明,厚度只有两毫米的镰刀,拉到六十公斤刀身毫不变形。
泊镇工人的实践表明,新的生产方法比手工制镰效率高三倍,还能节约百分之七十的燃料和百分之三十的钢材。每把镰刀的生产成本只要两角多钱,比手工生产约低三分之一。
泊镇镰刀机械化生产车间只有三十五名工人。他们一年能生产五十万到七十万把镰刀;如果用手工生产这么多的镰刀,就得多用三四倍的劳动力。这个车间采用的设备,只有一台冲床是新买的,其余全是工人自力更生制造的。
我国生产镰刀自古以来都靠铁匠烧红炉、抡大锤,一片镰刀要过二十遍手、打几百锤,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人也容易得职业病。改用机械生产后,红炉和大锤完全扔掉了,工人由抡大锤变成了操纵机器的主人。到泊镇参观的许多手工业工人看了后都非常感动。他们说:“过去打铁要铁汉,现在妇女也能干”,过去“铁匠无样,边打边象”,现在是“铁匠有样,一冲就象”。
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说,现在全国生产刃口小农具等产品的职工有三十多万人。如果各地都能推广泊镇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把这些职工统统从笨重的劳动当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可以从中抽出一大部分人学习新技术,扩大新的品种,适应社会新的需要。
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还表明,全国各地如果都推行泊镇的经验,每年还能为国家节省几十万吨燃料和几万吨钢材。
鉴于泊镇经验有这样多好处,第二轻工业部在进一步推广镰刀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还准备组织各地有关部门进行泥锹、镐头、菜刀、剪刀、刨刀、片镰六种刃口产品的机械化生产试验研究。冶金工业部也决定增加复合钢材的品种和数量,除要上海第二钢铁厂继续扩大生产外,还准备让另外几个钢厂安排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