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越《人民报》报道广平永灵军民英勇战斗事迹 碰到这样的战士这样的人民美国侵略者的失败是必然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6
第3版()
专栏:

越《人民报》报道广平永灵军民英勇战斗事迹
碰到这样的战士这样的人民美国侵略者的失败是必然的
本报讯 越南《人民报》在三月二十七日发表陈旺写的一篇通讯,极其动人地描述了越南军民在反击美国空袭的战斗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现摘译如下:
从广平到永灵,我们几乎走遍所有曾被美国强盗飞机狂轰滥炸的地方。但是我们从未见过一个恐惧、担忧的面孔,从未听到一声悲伤的叹息。相反,我们看到了屹立在炸弹坑和已被炸成瓦砾的自己房屋旁边的人们,他们以无比兴奋的声音,叙述刚刚在自己故乡展开的对美国强盗的搏斗。每一个人全都兴高采烈地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每次美国强盗前来与我们格斗,他们都要遭到一次沉重打击。
一位名叫黎效,年逾七十高龄的老大爷发出非常质朴,非常乐观的言论。“美国强盗蠢极啦!”他老人家说:“他们能干出什么名堂呀?石灰、砖瓦咱们自己会造,木材咱们有的是,咱们难道还用得着去买吗?他们的飞机来炸塌咱们的房屋,咱们马上又盖起新的。但是他们的飞机,却被揍下一架又一架”。
在同美国强盗飞机战斗中,由于人民群众积极地挖交通壕和防空洞,我们人民很少受伤亡。在胡舍—永灵,敌人仅在一个狭小的面积就投下了几百颗炸弹,但那儿的一个交通机关里的工人、工作人员和九十七个孩子却一无损伤。
战争时期的疾速和军事化作风已经成为广平—永灵每一个人日常的习惯。在我们曾经到过的所有每一个村庄,只要发出警报的锣声或鼓声一响,不到一分钟,老年人和孩子们全都藏进防空洞,男女民兵和战斗自卫队则站在战壕里,枪口指向高空,等待敌机一到就立即开火。
在那刚刚灌满稻浆的碧绿的田野上,一群一群正在除草的农民,身上都带着树叶伪装。大约每十个人就有三枝步枪。在海滨的沙丘上,渔民们正在架在栏栓上的枪枝旁,修造渔船或整染鱼网。轻机枪小组则在规定的岗位上修理交通壕、种树、编织或制作农具,要不然就在他们所珍爱的轻机枪旁做点什么,以便一旦发出警报,他们就能跳到战斗位置上。
枪,随处都可见到丛林一样的枪。但是人民还是希望不断地增加。刚刚遭受过台风灾害,庄稼遭受损失的广平—永灵人民,并没有要求一寸布和一粒米,却要求多给他们一些枪!从这里就能看到,每一个人的心就是一座满满的弹药库,只有当党和政府能分给他们男女老幼每人一支枪,以便他们杀敌的时候,我们的人民才感到满足!
人们不仅对美国强盗怀着无比强烈的仇恨,随时都斗志昂扬地希望打击敌人,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战斗纪律和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这是一种可贵的习惯和作风。广平省委会的必同志告诉我们:洞海市共有一万一千人。一天早上五点钟,省委发出疏散令。到了上午九点钟我们去检查情况时,已有九千四百人镇静而又有条不紊地离开洞海市。留下来的都是直接担负战斗任务和保卫人民财产任务的人员。有一位老大娘,她走的时候一直担心她那一圈仔猪要挨饿或闯出猪圈。但是当她晚上回来时,她却看到自己的猪不但一只也不缺,而且还都喂得饱饱的。
我们访问了海军某单位。海军少校柞同志对我们说:“一天由于紧急情况,夜里两点钟,我们报告省委,我们需要两百名民工,以便在早上五点钟之前完成一个紧急工程。到了二时三十分,就有三百一十九个民工前来与我们一起工作。”
这位少校同志接着说:“你想知道我们的战斗英雄模范吗?可以说,我们军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权为自己的英勇而自豪。每一个人都值得赞颂。”
他举例说,在战斗中,我们海军的这个单位有人负伤了,但是他们却一言不发地自己包扎。到了晚上回来时,一检查,才知道他们负了伤。这是因为同志们担心在战斗中要是报告自己负了伤,将会被迫回到急救站,这样就不能继续拿枪来打击美国强盗。一位同志腿部受伤不能站立了,他的战友知道后,要把他的枪拿过去以便接替他战斗。但是他却摆摆手说:“你还能跑来跑去干这干那呀。还是让我来打吧!我只能坐着,要是不开枪,还能干啥呢!……”
夜深了,海上的波涛依然不停地拍击着海滩。木麻黄树不停地对着飒飒的凉风喧嚷。屋子里,在灯光下,我们听着我们军民英勇战斗的许多故事。我不禁联想起在广平—永灵路上我们所听到和亲眼看到的许许多多平凡但却无比英勇的战斗模范事迹:例如,以身作枪架的事例,现在已经到处出现。又例如:自卫队中父子轮流做伪装,父亲指点儿子放枪;有户人家,家里只有一把最宝贵的椅子,但却把它拿出来垫在路上,以便部队把炮拉过沙丘……。这样的故事随处都是,举不胜举。在这里只能概括地说:我们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的作风。碰到这样的战士,这样的人民,美国强盗的失败是必然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