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月亮弯大队养猪调查——四川平坝地区发展养猪业的样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7
第3版()
专栏:

月亮弯大队养猪调查
——四川平坝地区发展养猪业的样板
四川和某些省区,都有平坝地区,地少人多、种植单一、劳动力有剩余。这样的地区怎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多地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集体
我们在川西平原访问了许多地方,干部和群众异口同声地说,出路在于增加农家肥料。增加农家肥料的关键在于养猪。农民历来都很重视养猪,近两年来,各级领导抓猪、抓肥,猪增加很快。彭县自一九六二年以来,猪的饲养量一直增长,现已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不久以前,我们访问了月亮弯大队。这个大队生产好,社员政治思想觉悟也高,的确是个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义先进集体。
月亮弯过去人穷、地瘦、烂泥田多,人们都把它叫做“滥泥弯”。但是现在处处是一派兴旺的景象。这里的土地到处是油菜、葫豆、苕子和小麦,找不见一块空着的田。在一些田坎上和小路边、沟渠旁,都栽着一行行的小树。茂密的绿竹掩蔽着一个个村舍。进得村来,家家屋檐上晾晒着一束束新收来准备作猪饲料的苕子,墙边靠着成捆的葫豆青,院子里一个个笸箩里晒的全是干饲料。一块块自留地上也大都种的是猪饲料。
党支部书记谭书成说,他们今年猪更多了,小春的施肥量比两年前增加了一倍。小麦过去只施一道追肥,十三四挑猪粪水,今年施了三道,足足三十挑;油菜过去施追肥三道,三十挑猪粪水,现在施了六道,有五十挑。七十五岁的贫农下中农代表夏登富说:这都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得好,这两年大家尝到了多养猪、多积肥、多吃肉的甜头,生产劲头越闹越大。
多养猪带来了粮食高产
这个大队一百七十一户,八百二十六人,耕地一千三百一十三亩,每人平均一亩五分。到三月中旬止,圈存猪八百二十九头,其中百斤以上的大猪三百三十五头,五十斤以上的架子猪三百八十头,五十斤以下的小猪和奶猪一百一十四头。社员家庭养猪六百八十九头,集体养猪一百四十头。
月亮弯大队猪只发展的情况说明,在一定限度内,每亩田地粮食产量和提供商品粮数量,与施肥量成正比例,见下表:
月亮弯大队向猪要肥料,突破了产量“稳而不高”这一关。根据他们几年来的经验,每头猪一年能积八十挑到一百挑粪水;一挑猪粪水大致相当于一斤硫酸铵。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上,每亩田多施一挑猪粪水,可增产二至三斤粮食。
他们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去年他们试种了少量的良种“矮子粘”,亩产高达一千零四斤。但这个良种今年推广还受一些限制,原因是“矮子粘”要种在肥田里,还要有大量肥料供应才行。他们现在有百分之四十的低产田,肥料也不能满足高产品种的需要。因此,他们打算更多养一些猪。
土地和作物有了变化
几年来,月亮弯大队大量增施猪肥,使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质板结的开始变疏松,土色开始从绛黄变油黑。过去有三百多亩田土瘦薄,不能种小麦、油菜和绿肥,现在都能种了。肥田和次肥田,已经从原来的只占总田面积百分之三十上升到了百分之六十,瘦田由百分之七十下降到百分之四十。
过去土质瘠薄又缺肥料,除种植少量油菜外,很少有其他经济作物,去年全大队种植了甘蔗、棉花、大麻、土烟、黑瓜子和蔬菜等一百二十一亩经济作物。
春季利用猪肥搞土温床培育菜秧出售,是当地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去年各生产队只此一项即收入现金一千一百多元,今年春季各队搞的更多。
猪和牛以及新房子的关系
社员说:“猪多三大堆:谷子大堆、谷草大堆、谷桩大堆。”谷草是牛的主要饲料,又是这里盖房的重要材料。这几年粮食增产,谷草也增收。全大队几年来新繁殖了十三头耕牛,现有耕牛四十一头。谷草供应不缺,没有到外面买过谷草。最近两年每个社员还能分得谷草一百五十多斤,用来整修房屋。全队新建草房一百零三间。现在没有一户住漏雨的房子了。
不久前,社员陈显树家,不慎失火,把房子烧了。大队一号召,社员就自动拿出多余的谷草,很快帮他盖起了三间房子。
生产成本降低
由于大量养猪积肥和注意了合理施用化肥,在农业生产的收入和支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农业总收入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生产费用只提高了百分之十三多。而其中施肥比例的变化,是农业生产费用下降的重要因素。一九六○年,每亩平均需要商品肥料价值七点六三元,去年,每亩平均只需要三点六四元;与此同时,每亩施用的自然肥料却增加了一倍以上。收入增多,开支相对减少,就可以做到既使社员多分配,保证收入增加,又适当多留公共积累。去年全队留公共积累一万一千零八元,比一九六○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七;占去年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多。但社员每人的平均分配收入仍然从一九六○年的八十七元,提高到了一百零九元。
更重要的是,去年农业生产费用中有半数以上是社员投资的自然肥料,这部分费用不需付现钱,这就是他们九年来没有向国家要过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有人怀疑,猪养多了,会不会影响集体出工?这个大队的事实说明不会。由于肥多产量高,收入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可分配部分增大,再加上几年来他们严格注意了抓农活高质量、高工效,认真实行劳动定额制度,每年年终分配的劳动日值都在一元左右。我们看到家家出工都是争先恐后。社员们说:“自己家里的活路要给集体让路,一定要先把集体的生产搞好才行!”往年这里平均每亩地投工四十个左右,去年肥料越多耕作更细,每亩用工增加到五十四个。搞集体副业的人也增加了。
农民喂猪历来都不占强劳力。社员家庭饲养的六百八十九头猪,主要是靠妇女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饲养的。担任喂猪的妇女劳力,也大多是利用家务劳动和早晚出工的空隙时间就把猪喂了。第一队贫农社员周玉秀,丈夫是个木工,有四个小孩,最大的才十一岁。去年她家喂了四头猪,其中有一头还是母猪,猪喂得不错,此外还做了二百一十个劳动日。有些劳动力多、喂猪多的社员户,一般也只留下一个辅助劳力喂猪,遇到农忙时也可以抽出来参加农业劳动。
社员收入增加
去年全大队社员出售给国家肥猪四百二十二头,平均每户两头半,其中半数以上重量在一百五十斤以上。这里社员喂猪的糠、青饲料和燃料是由集体供应的,糠每斤一分五厘,葫豆青、苕子每斤都是五厘。出售一头一百五十斤重的肥猪,可收入七十一元多,除去猪本和饲料、燃料钱外,盈余有十元多,加上向集体投肥料得的价款,共计大约三十元。一队贫农社员王思荣,过去喂猪少,投肥少,从集体分到的现金也较少。每年顾上吃的,就顾不上穿的用的。自从队里帮他整修猪圈,供给他三头小猪,帮他把猪发展起来以后,去年他已喂到五头,出售了三头肥猪,向队里投了价值一百五十元的肥料。这样公私两头都增加了收入,春节时全家大小都做了新衣服,他自己还买了一双新鞋。从此他再不焦穿愁用了,一心一意参加集体生产。
大量养猪后社员经济情况有几大变化:向集体借钱的人少了(有一个时期,社员经常向集体借钱的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去年还不到百分之三);信用社存款增多了;买收音机、皮鞋、毛线衣的人多起来了,现在有七十七户安装了收音机。最近食品公司为了扶持贫农下中农养猪,来这里发放肥猪预购定金,有困难的可提出申请,结果没有人需用国家的定金。
肉吃得多了
这里稻田多,水田作业多,社员劳动过后需要喝点酒和吃些肉,以增强体力。社员养猪多,吃肉也就多起来。早几年这里每人每月平均只吃到半斤肉,去年已经提高到一斤二两以上;过年过节和栽插大忙期间还有吃八至十斤肉的。有些卖两三头肥猪的社员,自己买回的肉就有大半个猪,现在许多家挂有腊肉。三队毛家院子八户社员,吃肉最多的贫农叶登荣一家,大小六口去年吃肉一百六十八斤,比公社化前吃肉最多的一年还多一半。有些社员谈起吃肉的事说,他们现在手头的钱还不够多,今后再多养些猪,把集体生产搞巴实,钱分的更多,还要吃更多的肉哩。
人人动手,户户养猪
在高级农业社时,这里就已达到了一户两头猪的水平。公社化后的最初时期,社员的猪曾经全部作价入社,集中饲养。这样,尽管集体花费大量资金兴建圈舍,抽调专门劳动力喂猪,但由于社员家庭没喂猪,全大队到一九六二年还是停留在平均一户两头的水平上。他们认识到:只有认真坚持执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发动社员人人动手,户户养猪,才是多快好省的道路。
让社员多养猪会不会不利于集体呢?谭书成说:“不会。现在社员养猪跟过去单干户养猪不同,猪饲料燃料是集体按低价分配的,猪粪水全部归到集体,离了集体就养不成猪。”
社员中百分之七十是贫农下中农,扶持他们养猪,是改善他们经济地位的一个好办法。他们养猪多了,开会说话都要硬扎些,干活更展劲,对集体更加热爱。现在贫农下中农平均每户养猪的数量和质量都已赶上和超过了过去的中农水平。
至于富裕中农,他们多养些猪多投些肥,集体增了产,大家全都要多分,贫农下中农没吃亏。其他一些社员户,也都一视同仁地动员他们养猪积肥。
民主讨论制定合理的投肥报酬和奖励制度,对促进社员多养猪很重要。他们订出的投肥报酬制度是按猪包投肥数量,猪肥全部归集体,价格民主议定;每投价值一元钱的肥料,奖励一斤半粮食。年终分配兑现。饲料和燃料,一律按“三头”(人头、灶头、猪头)平均分配。这些制度执行后,保证了所有猪肥都用于集体生产,同时使养猪户都能从养猪积肥中得到实惠,调动了各阶层社员养猪的积极性。
有计划地发展集体养猪
这里大量养猪,是从增养母猪入手的。一九六二年全大队集体饲养了二十八头母猪和一头种猪,每年产仔三百多头,为私养猪提供了充足猪源。今后他们计划把现有母猪逐步换成良种猪,帮助私养猪改良品种。
大队和生产队都有计划地发展集体养猪。各生产队以养母猪为主,并积极培育良种猪,以支持社员家庭养猪的发展。队里养猪还可以作为照顾困难户增加收入的办法,让他们饲养集体的猪,保证有可靠的工分收入。他们在发展集体养猪时,还推行了一种把养猪和办作坊结合起来的作法,利用加工作坊的副产物喂猪。大队举办的为国家加工酒的糟坊,用底锅里的热水兑上酒糟就能喂猪,不用另煮猪食;除仔猪和母猪外,不用喂粮食。就在这座糟坊里,大队饲养了七十四头猪。
以猪养田 以田养猪
这里地少人多,猪草稀少,养这么多猪,吃什么?
这里是一年两熟地区,在小春与大春之间还有一段间隙,他们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在这中间挖出一些饲料。每年稻子收割后到小春播种前,抢种一季赶水苕子和秋洋芋;小春和苕子收后到水稻栽插前,抢种一季春洋芋或春荞。他们广泛推行增种、间种和套种的作法,如苕子田里套种红萝卜,红薯地里间种玉米等,充分利用地力与空间。猪多肥料多,为提高饲料单产提供有利条件。过去种植葫豆青是不施追肥的,去年他们增施了一道猪粪水,产量比往年提高一半多。他们解决饲料问题主要是靠提高单产,不靠开荒,不妨碍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
大队设立一座水碾,水稻登场时,他们集中力量边收边晒边加工,尽量多加工成大米交售给国家,留下谷糠喂猪。去年为社员留下了十八万斤谷糠喂猪。
各生产队去年一年分配给社员一头猪的饲料有:细糠二百多斤、葫豆青八百多斤、红薯藤和花生藤四百多斤、苕子八十斤、干葫豆秆四十斤、萝卜缨十多斤,按投肥数量还奖励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样,加上社员自留地种植的饲料和屋前屋后种植的瓜、豆、菜等,大体上都够使用。
燃料和猪圈
燃料是平原地区最费劳动力、社员开支最大的一个项目。这里主要是由集体来供应。他们种植的大都是产量高、谷草和谷桩都多的水稻品种“红嘴燕”。林木和竹子种得多、管得好,去年单是剔集体林木枝丫就搜集了二十多万斤柴。去年分配给一头猪的燃料有麦桩三十斤、油菜秆一百斤、稻桩四百斤、枝叶柴一百斤。会安排会用柴的家户基本都够用。
他们最近两年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运动,共栽活七万多株,大部是速成的薪炭林。现在全大队共有十五万株树木和五千丛竹子。再过两三年,燃料供应就有了更可靠的来源。
从合作化以来,这里社员的猪圈管理得较好,这次发展养猪,大多是发挥原有猪圈的潜力,因陋就简地加以扩建和改建。贫农下中农的困难户,缺乏圈舍,大队组织了七个木工,由集体供给了一些低价木料,从外地买进了一万多斤石灰,有计划地帮助他们修建简易猪圈。这种猪圈通常是用几根废料作桩子,四周用些木棒棒或竹子捆捆扎扎就成了,垫底有的用石灰打三合土,有的用砖石砌。建立一个这样的简易猪圈,只要几元钱,多则十几元钱就够了。全大队修建了一百多个,没向国家贷过一元钱。有的社员作法更简单,花两元钱买一百斤石灰,在屋檐下和房角边修一块三合土地(社员叫“地院子”,供积肥使用),上面遮盖一些谷草或席片等,把小猪拴住喂,等长大后再拦圈。第二队贫农汤道成,前年在“地院子”上喂大两头猪;去年他用卖猪积攒的钱建立一个简易猪圈,喂出了五头肥猪;今年有了钱,他修建了一个正规的大猪圈。他们管这种做法叫作“以猪养猪”。
还有很大的潜力
现在,是不是社员养猪的潜力已经挖尽了?大家认为还有很大的潜力。这是因为:第一、现有的剩余劳动力虽然主要应当从集体生产的发展中找出路,但是利用一些辅助劳力和一般社员参加集体生产的余暇,继续发展家庭养猪,向集体更多投肥,还可以挖掘很大的劳动潜力。第二、有些养猪少的户也正努力向多的户看齐;对于社员的这种积极性,要一如既往认真细致关怀和帮助解决各种具体困难,积极领导社员养猪。第三、现在集体的母猪和种猪数量还少,要尽快做到各生产队都有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母猪,适当多养良种的公猪,逐步支持和帮助社员改良猪品种。第四、要适应加工作坊的发展,积极而稳步地增加集体养猪,改进饲养管理,使之成为指导社员养猪的样板。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刘宗棠 孙跃冬执笔
数量年份1955年 1957年1964年
(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 (公社化以后)
项目
平均每户养猪头数 1.3头 2头4.2头
平均每亩施肥 18挑 25挑 50挑
平均每亩粮食产量 615斤 685斤 866.8斤
平均每亩提供商品粮 231斤 318斤 411斤(附图片)
四川彭县三邑公社月亮弯大队抓住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养猪积肥,实现了猪多、肥多、粮多。这是第五生产队的社员正在出猪肥。 本报记者 游云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