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尊重实际 相信群众 打破框框 积极试验 老虎台煤矿把职工实践经验纳入操作规程 解放了工人的手脚,提高了采煤效率,推进了生产新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8
第3版()
专栏:

尊重实际 相信群众 打破框框 积极试验
老虎台煤矿把职工实践经验纳入操作规程
解放了工人的手脚,提高了采煤效率,推进了生产新高潮
据新华社抚顺电 抚顺老虎台煤矿有些被职工长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如今被认为既合理又合法而肯定下来。这些经验已经纳入操作规程,正在为当前的生产新高潮服务。
这些经验都是工人根据煤层的自然条件经过多次实践取得的,其中有合理加大采煤工作面开采高度的经验,有实行深孔爆破的经验,也有合理增加采煤工作面一次放炮个数的经验。这些经验过去被看作合理而不合“法”,一直无用武之地。
合理的经验为什么不合“法”?矿上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一个工作组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之后得出了正确答案:合理不合“法”的状况,是把规章制度绝对化造成的。他们在生产现场看到,有的采煤队的工作面高度是两米二左右,上边是“毛楂”顶板,很不光滑,架棚子也不方便;再往上高一点到两米七的地方,就是一层坚硬的自然形成的光滑煤层,用它做工作面的顶板,操作起来很方便,又多出煤又节省材料。工人们说:“规章制度规定高度一律不准超过两米四,我们也只好这样干。”
他们在现场还看到,在爆破落煤的时候,炮眼的深度只有一米三。工作组的人员问打眼工人:“把炮眼打深一点,放一遍炮,用同样的坑木和材料,不是可以多出煤吗?”工人回答说:“打眼深了不让多装火药崩不开煤,你问问放炮员就知道了。”放炮员回答说:“我按制度办事。一个炮眼给一个药(数量是一百五十克),多给了违反制度。”
他们还看到,放炮员按规章制度,一次只放一个到两个炮,每放一次炮,工人得走出三十米之外躲避。一个班八小时得放二百个左右的炮,加起来工人得往返走十几公里的路程。由于放炮时间过长,相对地减少了生产时间。
当干部和技术人员同工人一起讨论今年增产计划的时候,工人们都要求打破这些卡得他们登登紧的旧“框框”,让他们按着采煤工作面的自然条件加大采高,并且能适当地打深炮眼,适当地加大火药量。
要不要改革这些束缚群众积极性的规定,承认来自群众的经验合“法”?在矿上曾经引起一番争论。有些人认为,这些规定改变不得;改变了,会影响生产安全。多数人认为应该尊重实际,相信群众。这些经验有的在群众中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好经验。应该把旧“框框”打破,解放工人的手脚。
经过讨论,矿领导部门决定对这些来自群众的生产经验,逐项做一番试验,从实践中找出答案。
工作组又来到了采煤队。他们同工人一道劳动,启发工人把过去生产实践中采用过的经验都摆出来,然后共同研究,订出措施,在生产中进行实验。老矿工张广全同田庆和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实验了他们以前采用过的深孔爆破经验,从中进一步摸出了打眼深度、眼孔距离和装药量三者之间的合理比例。这项经验重新实验的结果表明,每放一遍炮,进度比浅孔爆破提高百分之二十一点四,煤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四点三。产煤量增多以后,运煤的电溜子效率太低,老矿工宋会国和张贯宝等人又把前几年使用过的加大电溜子传动牙轮的方法重新拣了起来。他们在机电工人的帮助下改进了电溜子,运煤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适应了推广深打眼以后煤产量增加的需要。其他一些经验经过实验,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表明,矿工们根据煤层自然条件适当加大采煤工作面开采高度之后,并没有影响安全,而采煤效率和煤炭产量却普遍提高了,坑木的消耗也随着降低。同工人们一起进行实验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从实际生产中深刻体会到,工人们在应用这些经验的时候,非常注意因地制宜。他们对一次放多少炮,采煤工作面的开采高度确定多少,爆破打眼深度应该多大多小,都是从具体条件出发的,不是千篇一律。
干部和技术人员根据一个多月现场实验得出的数据,对采煤工作面的开采高度、一次放炮的个数,以及深孔爆破的装药量,都从实际出发,分别做出一些新的规定:允许各采煤队根据自己工作面不同情况,自行确定适合自然条件操作的规程,经矿批准即为合“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