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让小商品下乡畅通无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8
第3版()
专栏:

让小商品下乡畅通无阻
只要明确地认识农村是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下苦功夫调查研究农村需要,使商业工作同广大农民的要求相适应,“大通小塞”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目前大商品下乡渠道畅通,小商品下乡渠道不够畅通,存在着所谓“大通小塞”的问题。
首先是经营的品种不对路。北京市远郊各县百货商店经营的品种倒不算少,但却很不全,很不对路。如怀柔县百货公司经营商品三千七百多种,而在这个商店的门市部,只有红、绿两种塑料色扣;还有一种珠光有机玻璃扣,每颗售价一角八分,在农村当然卖不动。
其次是农村基层商店经营的品种少。北京市郊区有些县的基层供销社,一般经营八百至一千种,各分销店只经营一、二百种。如今的农民,需要是多方面的,看来,经营的品种显然是少了。据了解,密云县石城子供销社张家坟分销店,去年十二月,就有二号缝衣针、小号头发网子、蛤蜊油、长鞋带等很多品种没有组织供应。
再次是农村销售比重小于城市。以一九六四年国营商业批发销售的三类百货、文化商品总值为一百,其中:供应县城以下供销社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供应城市的占百分之七、八十。这是明显的不合理。
小商品下乡的渠道为什么不能畅通呢?从主观上来检查,是我们有些同志对小商品下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他们看来,生产资料下不了乡,影响了农业生产不得了,至于生活资料,供应少一点,问题不大。还有人认为,经营小商品既费事,又赚不到多少钱,强调人手不足,就不积极经营。这些都表现了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不强,就其实质来看,是一种资本主义经营思想的反映。
当然,从客观上来看,小商品下乡,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明确地认识农村是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下苦功夫认真调查研究农民需要,使商业工作适应广大农民的要求,那么,“大通小塞”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中国百货公司三类工业品处 方谷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