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塞”和“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4-18
第3版()
专栏:编后

“塞”和“通”
“大通小塞”这句话在商业部门中由来已久,可见,城乡之间某些小产品的交流不畅,已是一个老问题了。
小产品为什么会“塞”,是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不需要这些小产品而“塞”了呢?还是由于我们思想认识上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而“塞”了呢?今天的这两封来信表明,桐碱和松子这两种小产品所以“塞”就不是由于前者而是由于后者。桐碱在很多重要城市是缺销商品,可是在四川产地却是积压产品;松子在云南一地的确销不了,可是在能销四万担的上海,原来只准备收购二千担。这两种小产品购销的渠道就是因为商业工作者不购不销而“塞”了的。一旦思想通了,这两种小产品购销的渠道也就通了,如果思想“塞”住,这两种小产品购销的渠道也就通不了。
桐碱和松子存在着这个“通”和“塞”的问题,其他有一些小产品是否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呢?值得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