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粮食花生双丰收的一个范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5-09
第6版()
专栏:

粮食花生双丰收的一个范例
本报记者 朱曰梅
编者按:在很多地区,油料作物的生产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总产量和单位产量都比较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油料和粮食的关系缺乏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只看到要多产粮食就要少种油料,而没有看到增产油料也能促进粮食增产。山东蓬莱南王公社团结大队是个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先进单位,他们用不断革命的精神和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粮食和花生之间的矛盾,创造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的经验的最可贵之点,就在于把粮油矛盾看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动力。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不回避矛盾,正视矛盾,以积极进取的精神解决矛盾,才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山东省花生集中产区的蓬莱县南王公社团结大队,最近几年,连续获得粮油双丰收、双高产:一九六二年,花生亩产二百七十九斤,粮食亩产五百一十斤;一九六三年,花生亩产四百二十斤,粮食五百七十七斤;一九六四年,一千九百亩花生,平均亩产四百二十二斤,两千七百七十五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二斤。这一年全大队共向国家交售花生六十五万多斤、粮食三十八万八千多斤;平均每人向国家提供了三百斤花生和二百四十斤粮食。
这个大队为什么能够粮油连年双丰收?主要是因为他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粮油关系,用不断革命的精神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解决了粮油争地的矛盾。
不是顶牛是促进
团结大队四千八百亩耕地中,有三千多亩适宜种植花生。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单位,最初提出粮油并举、粮油双丰收的口号的时候,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却没有信心。他们认为粮油并举,就是“粮油顶牛”。有人说:白天只能看见太阳,晚上只能看见月亮。地就这么多,既要粮食丰收,又要花生高产,就等于在白天要把太阳和月亮一齐看到。这怎么能办到呢?
粮油能不能双丰收?大队党总支充分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实现粮油双丰收是有一些具体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粮食和花生的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全面的了解。于是,他们就经常教育干部和群众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粮油关系,保证粮油生产的同时发展。
不久前,大队还总结了两个生产队的材料,进行对比教育。土质一般的第三生产队,由于干部对粮油关系采取了全面的看法和正确的态度,一九六三年粮油都获得高产:粮食亩产六百六十七斤,花生亩产五百零六斤。这一年他们向国家交售了七万九千多斤粮食和十五万多斤花生。售花生后返回了五万多斤花生饼,加上大量的花生叶,使猪的存养量发展到一百七十多头,而一头猪就能提供三、四亩粮田用的优质肥。因此,一九六四年这个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七百二十八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花生种植面积就可以有所扩大。这样,就收到了以粮带油,以油促粮,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效果。土质较好的十一队,由于干部只看到粮油矛盾的一面,认为粮油并举就是顶牛。因此,一心狠抓粮食,想以粮食高产取胜。可是事与愿违,一九六三年粮食亩产六百五十三斤,花生亩产三百六十二斤。因为花生产量低,得到的花生饼少,养猪少,肥料少,一九六四年的粮食亩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到六百三十五斤,花生下降到三百一十四斤。
通过这样一些活的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粮油互相促进的好处,看清了粮油并举的可能性,更加坚定了夺取今年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信心。现在,十一生产队的干部也认识到花生增产能够促进粮食增产,决心在今年生产中对花生和粮食同样重视。
争地的矛盾能解决
这个大队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努力提高粮食和油料的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粮油双丰收。几年来,团结大队积极推广轮作换茬、改治重茬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粮油争地的矛盾。这就是:粮田实行两作两收,收了小麦种夏玉米或夏甘薯,收了玉米种小麦;花生地与春甘薯地轮作。花生地面积大,有一部分不能换茬,怎么办?他们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采取压土、深刨等改治重茬的措施,改良土壤,增强地力,解决花生因重茬而出现的墩小,蔓矮、落叶早、产量低的问题。
据对比计算,甘薯茬种花生比重茬的增产一成以上;压土和深刨的也比不改治的重茬地增产一至二成。花生虽因面积扩大,产生了调茬困难的矛盾,但通过改治重茬地的办法解决了。这样做,不仅种植面积逐年有所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逐年有所提高。一九六二年全大队花生播种面积一千六百三十亩,一九六三年扩大到一千七百二十亩,一九六四年扩大到一千九百亩。单位面积产量,从一九六二年的二百七十九斤,提高到一九六四年的四百二十二斤。粮食作物由于一年两作两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再加上花生产量增加,提供了养猪积肥的优越条件和粮田所需的生产资金,单位面积产量也逐年提高。全大队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三年间平均每亩施肥量分别为:三千六百斤、四千二百斤、四千八百斤;粮食亩产量也从五百一十斤提高到六百三十二斤。
高产不等于到顶
几年来,这个大队粮油年年增产,特别是一九六三年获得丰收以后,部分干部滋长了“增产到顶,有劲无处使”的思想。他们认为:地有边,海有底,产量不能没有顶。
大队党总支认为这种思想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保证高产更高产。他们通过各种办法,利用各种会议,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大讲多增产多贡献、生产为革命的道理,教育社员立足本队、面向全国;并组织学先进、赶先进活动,促进思想革命化。在这个基础上,在全大队各生产队之间开展了比成绩、找差距、查原因、摆措施的总结生产经验的活动,挖出了增产潜力,找到了增产办法。
第四生产队一九六三年就是粮油双丰收的单位。当时,他们认为粮食亩产五百七十多斤,花生亩产四百四十多斤,已经搞得不错了。可是和条件相同的第七队一比,找到了差距:粮食比七队低了七十斤,花生也差十八斤。原因是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不如七队。七队是根据不同土质、地块,施不同数量的肥料;是按照不同土质、地块,种不同数量的棵数、墩数。一九六四年他们按照七队的经验,进行种植。结果,粮食亩产量由一九六三年的五百七十三斤提高到六百三十斤,花生由四百四十四斤提高到四百九十五斤,比七队每亩多产花生十五斤。这一年,通过比学赶帮活动,十四个生产队,除了有一个队花生亩产只有三百一十四斤外,其余的十三个队都获得了双高产。
重视科学研究工作
团结大队在争取粮油双高产的过程中,还很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狠抓增产关键。他们通过科学试验,根据当地容易发生春旱的自然现象和“花生苗全八成收”的特点,狠抓全苗:及早动手整地保墒;实行分级选种、浸种催芽和适当抢墒播种、缩短播种期等办法,保证一次播种,一次全苗。春季易旱,花生播种浅了怕落干,深了又不符合它的生长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经过科学试验,推广了“清棵蹲苗”法。“清棵”,就是在花生出土半月以后,把植株基部的土向外锄,使叶子露出地面。这样,不仅起了蹲苗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花生第一对侧枝的发育,节间短,开花结果早而集中。据对比,一般可增产一成左右。
×××
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越来越明确地懂得了粮油并举的可能性,认清了粮油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今年春季为争取粮食和花生更高产而做的各项工作胜过以往任何一年。水利工程配套后,水沿着渠道,昼夜不停地流进麦田;花生地经过深刨,并耙耢了好几遍;一千九百亩地的花生种,全部进行了分级粒选和发芽试验。他们对于争取今年粮油继续双高产满怀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