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5-23
第6版()
专栏: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口技演员 周继勋
我是个口技演员,一九五七年参加了战友文工团。刚到部队时,我不大考虑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很严重。想到的只是钱,把技术当作私有财产,不肯把技术教给旁人。针对我这些表现,领导上曾不断对我进行正面教育,同志们也多次提出过批评,可是我很反感,觉得我完成演出任务好就行了,哪来这么多事!由于我采取的是这种态度,几年来思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读毛主席的书成了自觉需要
一九六二年年终总评,我虽然没有评上“五好”,由于我对工作还是认真负责的,也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的进步,领导和同志们鼓励我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改造思想,争取在一九六三年当上“五好”,并且恳切地对我说:“革命嚜,一来两来就提不干怎么行!不为革命干又为谁去干呢?”会后,我反复考虑这些话,觉得说得很对。领导上号召我们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加速思想改造。我也试着去做,学起《毛泽东选集》来。由于我平时懒于学习,所以翻开毛主席著作,很难读进去。经过一段时间,在同志们的影响下,我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慢慢养成了学习的习惯。这时我接受了出国访问演出的任务。临出发前,领导上又一再叮嘱,要求我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政治上求进步,和同志们搞好团结。我听了这些话,把毛主席著作带在身边,在出国期间,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注意各方面的表现,和同志们团结得也比较好。回国后,上半年初评我被评上了五好战士。这使我非常激动,要求自己一定要争取在年终评比当上五好战士。
回到团里,正赶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同志们在回忆对比会上,诉说了家庭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同志们越谈越伤心,我越听越心酸,不禁也想起自己的家庭,在旧社会过的一直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艺人的生活,直到解放以后,全家人才翻了身,我们也有了生活的保障和学习的机会。我的技术虽然是父亲所传,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搭救,我能不能活到今天都很难说。父亲在旧社会卖艺是为了活命,而今天我是一个光荣的文艺工作者,是干革命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怎么还把自己当个卖艺的呢?经过回忆对比,再读毛主席著作时,就感到无比的亲切。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照得我心里透亮。社会主义教育给我巨大的震动,我受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感到要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从此,读毛主席的书就成了我的自觉需要,越学越想学。在下部队演出时,我的节目演完了,就充分利用时间学习,虽然舞台上还有演出,很不安静,可是毛主席的著作吸引我,我很快就适应嘈杂的环境,能够专心地学。经过反复学习,边读边想,逐渐和自己的思想挂上了钩。
用毛主席著作对照自己思想
反复学、反复想,用毛主席著作对照自己的思想进行检查,使我对自己过去的错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毛主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就想,我也算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但是我过去并没有明确地把自己和革命联系在一起,没有树立为了人民利益而工作的思想。我这样拿技术卖钱,发展下去,个人主义就会越来越严重,走上危险的道路。想到这里真是大吃一惊。我又学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毛主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之心,甚至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壮丽的革命事业,而我作为中国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却不能把革命事业看作自己的事业,只想扬名得利,对比之下,我感到非常惭愧。我也想起了下部队接触到的一些景象。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战士们都在苦练杀敌本领。他们是为了扬名得利而练吗?不,他们是为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而练。我练起功来,虽然也是废寝忘食,但目的只是为了个人。这样一比,我越加感到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十分可怕,我便把自己的思想向领导和同志们敞开,争取帮助。一开始,我还有顾虑,怕全部谈出来,同志们会瞧不起我,甚至会整我一顿,所以只是一点一点往外谈。不出所料,同志们一方面鼓励我,同时对我的思想也作了批评。我虽然也明白大家的话是对的,可是思想感情上还是有些别扭。于是,我又学习《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说:“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我用这段话对照自己的思想,认识到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第二天,我就鼓足勇气,首先向我的合作者承认了错误,对方鼓励表扬了我的这种精神。从此以后,我逐渐大胆把自己的思想暴露出来,得到同志们很多帮助。有时也争论得很激烈,但一经统一了认识,心情上感到非常舒畅。同志们都伸出了热情的手来帮助我。这个事实使我认识到,过去总把批评看作是挑刺,是极错误的。如果说,同志们是帮我挑资产阶级思想的刺,整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帮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有什么不好呢?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批评就不再反感了,和同志们的关系也一天比一天更好了,隔膜也都消除了。
从此,我对同志有了阶级感情。我反复读这句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心想,我是要革命的,难道同志们不也是来革命的吗?既然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来革命的,为什么我不肯把技术教给别人,不能用革命同志的平等态度待人呢?过去主要还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剥削思想在作怪,认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合作者,而且每琢磨一个新音响时,只要有点门道就很快教给对方,希望凡是我能掌握的东西,对方也都能够掌握,并且希望对方超过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小型演出时,我开始主动拿扩音器了;出了差错,我也能够首先检查自己的责任了。在创作和排练上,改变了从前“只能听我”的独断作风,而采取虚心探讨、共同研究的态度。我和我的合作者一起学毛主席著作,一起谈思想,一起练业务,在开展“一帮一、一对红”运动中,我们自然地结成了对子。他是个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是我的老师;我业务上熟练一些,就多帮助他。就这样,阶级弟兄的感情、革命同志的友谊代替了旧式的师徒关系。
我又想到,要改造思想,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做起。我开始主动参加装卸道具和公差勤务工作。在部队演出期间,吃完饭我就帮炊事班洗碗、扫地。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怕有失身份,可是同志们表示欢迎,还表扬了我。再看看炊事员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工作,我进一步体会到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只有具备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有一个冬天在石家庄地区演出时,宿舍离锅炉房较远,我就每天早起,在同志们起床之前用水桶把开水打到宿舍来,让同志们洗脸、喝水方便些。我感到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心里很愉快。
拿什么为人民服务
当我基本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后,就不由得时常问自己,拿什么为人民服务呢?只用过去我所掌握的一些鸡鸣狗叫、孩子啼哭等声响吗?我觉得不能。只有推陈出新,反映现实斗争生活,才能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运用口技来反映现实生活,是有很多困难的。过去的一些节目,主要是摹仿一些生活中的音响,基本上没有什么思想内容。面临着这种困难,怎么办呢?我又反复思考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我注意到运用口技摹仿火车、飞机、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音响,已经有过尝试。这就表明有可能运用口技来反映现实斗争生活。只是我把它想得很困难,思想上还没有破除迷信。于是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使我认识到,我原来的态度是不科学的,不去亲口吃一吃,那怎么会知道梨子的滋味呢?经过学习,我下定决心,要在口技艺术上进行革命。我知道,困难是会有的,但如果立志要为工农兵服务,就不应该害怕。哪怕一年只能创造一个新节目,十年就能积累十个;就算两年才能创造一个,十年也有五个。这比墨守成规要强得多。
有了这样的决心,我就尽量注意积累部队生活的音响,领导上也给我机会去参观部队野营演习和实弹打靶。我听到一种音响,便记下来,事后进行琢磨练习,然后请战士鉴定。经过许久的酝酿,我和仙俊同志创作一个新节目《海防线上》,来反映海防战士苦练杀敌的本领,坚决消灭敌人,保卫祖国的决心。我们利用过去创作的《炮击金门》片断中的部分声响重新结构,把风和海浪的声响放在开始,使观众一听就有海边的感觉。演出时用电台播送《解放军生活节目》的形式,以《我是一个兵》的乐曲开头,用《解放军进行曲》结束,加强了部队的战斗生活气息。还根据内容的需要,加上了朗诵词和快板唱。并且去掉了报幕和检场;我们又脱去丝绒衫裤,穿上了军服。在创作排练中,曾遇到很多困难,产生了不少分歧意见和争论,但大家的思想目的始终是明确的。每当遇到具体困难时,就想到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以此来鼓励自己。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海防线上》终于创作出来了。在会演之前,我们带着节目到部队演出,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在座谈会上,同志们说:“口技居然也能反映部队的现实斗争生活,真是没想到,这是一个革命。”去过东南沿海的战士们反映说:“听到你们的表演,又把我们带到福建前线的战斗生活中去了。”我们知道《海防线上》还有待不断改进,但口技这门艺术,总算是在革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
我深深感到,自己思想上初步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在业务上又能取得一些成绩,这是党和革命部队不断教育培养和同志们不断帮助的结果,更是毛泽东思想挂帅的结果。思想改造是一辈子的大事,我现在还只是开始,身上还存在着很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缺点。我一定要戒骄戒躁,虚心向同志们学习,更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文艺战士。
〔原载《戏剧报》,本报转载时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