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来自厂外的帮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5-27
第6版()
专栏:

  来自厂外的帮助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刘思平
作为一个科教片工作者,每人差不多都有一本手册,这本手册里记载着许许多多人的名字。他们就是与每部影片有关的领导、专业工作者和工农群众。
一九六三年,我厂拍摄了一部科教片《养鸭》。在编写剧本之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给我们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养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关在饲养场内,用大批饲料去喂,可以喂得很肥,生蛋也许不少,但是成本很高;另一种方法是到外边去放牧,到江、河、湖和田野去吃天然饲料,包括植物和动物。特别是农牧结合,利用稻田收获时的大批落谷养鸭子,成本既低,鸭子生长又快又肥,生蛋也多。这种方法是群众多年的习惯,这种方法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经过家禽研究所这样一介绍,我们的思想就明确了:坚决拍后一种方法,以此作为群众性养鸭多快好省的先进经验。这部影片也就这样拍摄下来了。
《合理使用硫酸铵》这部影片是一九六四年拍摄的。在编写剧本过程中曾经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这部片子以什么为主呢?重点放在制造硫酸铵过程上呢,还是着重说明硫酸铵的性能?还是只介绍硫酸铵的使用方法?虽经反复研究,还是弄不明确。于是我们就请 上海市农业局给以指示。一经交谈,问题明确了,这部片子应该以介绍合理的使用方法为主,硫酸铵的性能也要加以适当的说明,因为有些社员所以使用得不好,也和不晓得它的性能有关系。只谈性能,不能解决农村的具体问题,只谈使用方法,不能使人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性能和使用方法既要结合,又要有重点。这一来,创作思想明确了,工作进行得顺利,也作到了使影片比较适合广大社员的需要。
除了有关部门的领导给我们帮助以外,广大科学工作者跟我们的合作也很重要。比如我厂一九六二年拍摄的影片《金小蜂和红铃虫》,科学工作者直接深入到摄影棚内,参加整个的拍摄工作,担任科学顾问和技术指导。
有一次要拍几个金小蜂敌害谷痒螨的镜头,因为季节不对,制片员连跑几天,一个也没有找到,很是失望。回来后和顾问商量,顾问说:“你在哪一个棉仓里感到过发痒吗?”制片员回答在金山县的某一个棉仓里感到过奇痒难熬,顾问笑一笑说:“谷痒螨就在那里了!”回去试试看,果然就在那里找到了谷痒螨。
有一个谷痒螨的镜头拍时要放大一百五十倍,摄制组的同志无论如何不能把谷痒螨布置在理想的位置上,最后由技术指导亲自动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布置,一连过了几个钟头,直到傍晚这个镜头才算拍好,而技术指导的脖子和两臂都被叮出了许多红点子。
科教片需要表现金小蜂的某些活动规律,科学工作者也要研究这个规律,双方目标一致,这时摄影棚就变成了临时的研究室,当拍摄金小蜂卵的孵化过程时,科学工作者只知道在摄氏二十度时,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孵出,但对每天的发展进度、卵的孵化过程、何时萌动等并不完全清楚,因此就进行了夜以继日的观察。经过几天之后,对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观察得一清二楚,等到这个镜头拍摄完成,这份资料就更加完整了。
拍好科教片也离不开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学习,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例如科教片《农村安全用电》的作者,因为不熟悉农村,也不熟悉农民,对农村用电和用电中的安全问题,缺乏深刻的感受,没有农村用电的感性知识,因而写成的剧本就同农村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后来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把剧本一次又一次地读给贫下中农听,他们提供了很多意见,才使这个剧本和影片一步一步地完善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