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编写《农业生产知识》课本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6-01
第5版()
专栏:

编写《农业生产知识》课本的体会
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生物组
问题不能解决,就去进行调查
去年北京市试办了十几所半农半读中学,领导上要我们编一套适合农村需要的《农业生产知识》课本。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题。怎样使课本适合实际需要呢?过去编写的课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信心也不足。例如,在旧课本里写土壤质地有砂土、粘土和壤土,没有写土壤分类,教师和学生都不满意,他们要求介绍当地的农业土壤。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是对的,可是,我们对农业土壤很生疏,写不出来。怎么办?
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和《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毛主席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毛主席的这些话,使我们的思想开了窍,指出了我们工作的根本方向。我们认识到:问题为什么得不到解决呢?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关在办公室里编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产。过去,编写课本有疑难问题,总是找各种书面资料,查各种本本,或者靠学校专家来解决,很少深入群众,向贫下中农请教。要改变这个情况,要使编出的课本符合实际需要,就应该去向那些有真知的人做调查,把旧课本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村需要哪些知识和技术摸清楚些。
我们在通县牛堡屯蹲点调查的时候,访问了一位老贫农,他领着我们观察了当地的各种土壤,一边看,一边给我们讲:什么土壤有什么特性,适宜种什么庄稼,等等。使我们获得了农业土壤的一些感性材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调查了延庆等山区地方,参考了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北京土壤志》,最后才写出了“北京郊区农业土壤”这部分教材。当我们把这部分教材拿到各区、县请教师、学生、农村干部去审查提意见时,他们都说,这样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学生学了有用处。从这一次的实践中,我们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了编写农业生产教材,必须依靠农业劳动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农村去“取经”,向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人请教。
毛主席教导我们,“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就是说,对于一些自己还不熟悉的东西,仅仅是向熟悉的人做调查还不行,有一些,要亲身去实践,才可能认识清楚,写得更加明白。例如,旧课本里关于如何测定土壤含水量,在实验方法、步骤上写得都不够清楚,给教师教和学生学带来不少麻烦。为什么写不清楚呢?因为编书的人在编写这个实验时,自己就没有动手操作过。也就不可能在具体操作方法上交代清楚。这一次我们再写这个实验方法时,首先自己先做一做。因此,在课文中就把实验的方法、步骤交代得具体详细。同样,对于教材内容的多少和程度的难易的研究,也采取了亲身实践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分别到了大兴榆垡、昌平泰陵和马池口、怀柔桥梓等中学,同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我们有的亲自试教,有的请教师试教,有的找学生当面阅读。这样,教材哪里好教好学,哪里难教难学,哪里分量合适,哪里分量过重,就都有底了。把这些第一手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就给进一步修改教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力求符合实际需要
现在,我们编写教材总是首先去农村调查需要什么知识和技术,根据调查得来的材料,加以整理、比较、分析和研究,拟出教材编写提纲草案。然后,把这个提纲草案,拿到农村去征求农村干部和教师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把编写提纲确定下来,并写出课本的初稿。课本初稿写出后,把它拿到农村去征求意见。最后,将这些意见加以综合研究,再把课本初稿进行修改,写成正式课本。就这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经过几次的往复,几次的修改,最后写成课本。
每写成一本课本,都要经过反复调查、反复实践。而每一次往复,都使认识提高了一步,也就使课本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例如,在我们第一次到农村调查时,发现有些优良品种的混杂退化现象很严重。有的生产队由于不做种子品质的检验工作和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工作,因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在我们向农村干部调查时,他们都表示很需要防止优良品种退化的知识和技术。教师、学生和回乡知识青年并认为培育作物新品种的知识和技术也很有用,应该学。根据以上的意见,我们就把品种、种子和播种的知识列为一章,标题就叫“品种、种子和播种”,内容就把什么叫优良品种,什么叫优良种子,怎样培育新品种,怎样防止良种退化以及播种都安排进去了。我们第二次到农村做比较深入和细致的调查后,认识到当前在农村关于品种和种子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良种退化。因此,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田间选种、留种防止良种混杂、建立种子田的知识和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至于培育新品种,有良种推广站等专业单位负责,学生只知道良种是怎样来的就可以了,不必讲得过多过细。同时,有些教师反映:播种,如果讲得不具体,用处不大;如果讲得太具体,就跟讲“作物栽培”里的播种前的准备种子工作和播种等内容重复,不如删掉。技术员还反映:提纲里把品种和种子分开来讲,学生不好懂。我们将这些意见研究后,认为这些意见都有道理,就决定把这一章叫作“良种”,在内容上首先介绍什么是良种;其次是良种的来源;再介绍怎样防止良种退化,并把建立种子田当作一个重点来写,最后介绍种子品质的检验工作。按照这个提纲,写好了课本初稿。我们第三次把这个课本初稿拿到农村去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时,他们认为这样写符合农村的需要,但有的教师认为“良种的来源”,仍较多、较繁,品种的识别实验不好懂。现在我们正在研究这些意见,准备再做修改。
又如,我们在课本里原来没有“田间试验”的知识。但经调查后,发现有的教师自己已经补充了这方面的知识。在平谷和门头沟访问农业领导单位时,知道有一些生产队已经建立了科技小组,并搞了科学试验。因此,在我们征求对提纲草案的意见时,他们认为课本里应该有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又了解到其他区、县也在大搞科学实验、大搞试验田,广泛成立了科技小组,于是我们就写了“田间试验”一章。第三次我们又去农村征求意见,许多人认为增加“田间试验”是符合农村需要的。
从调查到写出提纲、再调查到写出初稿、再调查到写成这本书,经过了几次的往复。每经过一次修改,每经过一次群众的检验,再加以整理、比较、分析和研究,就使教材得到一次改进。但是,就是这样,我们编这本教材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教材是否真正适合实际需要,还有待经过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进一步检验。经过检验,暴露了问题,就再修改。修改后,再到群众中接受检验,再修改。因此,就我们编每一本教材来说,刚刚编出书,这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呢。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编出一本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课本的想法。现在认识到,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因为,编写半农半读中学的课本,我们这是第一次,既缺乏经验、又缺少办法。过去不认识和没有做过的事,要求一次就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它和会做,是不实际的。我们现在相信,只要照毛主席的话办事,坚持调查研究,经常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认识,将会在几年内写出一套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课本。
改造思想,改进编写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是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在这次到农村调查访问中,开始接触到实际、接触到生产,尤其跟贫下中农“三同”时,对于贫下中农的生活怎样,工作怎样,思想感情怎样,要求什么,有了初步认识。过去,虽然口头上也说为人民服务,但人民——工农劳动人民——究竟是什么样人,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所服务的对象没有认识,不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们自己又怎么能够建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呢?没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又怎么能谈得上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呢?通过“三同”,我们认识到,贫下中农是坚决革命、坚决跟着党走的,对党是忠诚热爱的,对工作是积极负责的,对农业是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熟练的技术。有了这些初步认识,对于我们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就有了一个基础。
我们在跟贫下中农座谈办半农半读中学时,他们一致热情地拥护这种制度。有的说:“没有文化,我们就不能掌握印把子。我们是睁眼瞎,我们的子女一定要学文化,办这样的学校很需要”。有人说:“党真是关心我们,想的比我们还周到。学校要教农业技术很需要,这样,好改变我们农村呀”。贫下中农对于文化、技术要求这样迫切。从学校培养出来的青年能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呢?这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的任务。半农半读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将来农村能文能武、能上能下的革命接班人。我们就是给他们编教材,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怎样。我们是直接参与这场教育革命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为革命编教材。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激励和鞭策呀!我们有的同志说:“过去编教材,编得快,不误学生使用,就满足了;质量如何,却注意不够。现在,应该编得又快又好,不然,咱们对不起贫下中农”。大家把工作跟革命联系在一起,把改进工作跟改造思想联系在一起,劲头就大了。大家都争先去农村,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争取多参加劳动,访问贫下中农,接受教育,改造思想。同时,向他们学习知识和技术。这样做下去,我们相信,有可能使我们进步更快些,《农业生产知识》课本编得更好一些,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高潮贡献一点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