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一篇关于农村市场的报告——新乡地区组织商业工作队开辟农村市场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6-04
第2版()
专栏:

一篇关于农村市场的报告
——新乡地区组织商业工作队开辟农村市场的经验
中共新乡地委财贸政治部
今年第一季度,新乡地区商业干部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商业工作的指示和人民日报《以革命的精神做好一九六五年的商业工作》社论。大家用毛主席著作为武器,检查了思想。认为,不问政治,不了解农村,身在城镇,坐门等客,官商作风是生意做不活的重要原因。他们决心坚持政治挂帅,彻底转变思想作风。
在这个时候,商业部的负责同志到新乡同当地干部一起,到灾区原阳县去赶了一次会,只一天时间,就卖出了一千九百多元钱的货,多是些小商品。这一次会,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大家发现,不是群众不买,而是商业工作没有做到农村。这次会,是只销不购。大家想,如果商业下乡有购有销,是不是能做更多的生意呢?
商业下乡是农民的迫切要求
四月中旬,新乡地委和新乡专署派出负责干部和当地干部一起组成了五个工作队,到辉县、沁阳、济源、博爱四个县的五个村,组织了购销活动。大受群众欢迎。博爱县柏山公社下期城村的干部得到通知,说工作队要来,连夜通知了社员,并积极安排地方。社员们奔走相告,纷纷传说要在本村赶会。当商业工作队到村的时候,街道收拾得清洁整齐,上百的群众已在街头等候。货摊摆开以后,群众一拥而上,收购的地方拥挤排队,收购人员由一人临时增加到十人,仍然忙碌不堪。仅两天多时间,在这个村,就收购皮张、羊毛、杠把、麦秸草、生猪、鸡蛋、生姜等共二十九个品种,总值三千四百一十一元,每户平均收入四元。同时,供应小百货、小五金、小文具、小农具、小炊具七百多种,总值四千一百零一元,每户平均四元八角多。
坐门等客和买卖下乡,效果截然不同。门市部很少收到的东西,下乡收到了,门市部卖的很少的东西,下乡卖的多了。博爱县柏山供销社,第一季度每天平均只收二斤铜,这次下乡,一个村就收了一百七十二斤。在一个村收购的十一种小宗物品等于第一季度一个月的收购量。下乡前,采购员进了一百二十个塑料儿童兜兜,很多人说要积压,但拿到乡下,一天卖光。在门市部每天平均卖二十几个衣扣,下乡卖出二百四十个,下乡带的白力士鞋、草篓、鞋眼扣等商品都脱销了。
农村干部和社员对这种购销形式,十分满意,公社党委书记亲自参加,大队长帮助过秤。群众说:“这是家门口的集”。贫农社员张太广的锅破了,想换一口,但不愿影响生产一直没买。这次,他在家门口卖了十一元的土产品,买了一口新锅和一顶草帽,余下的钱零用,高兴地说:“你们给我解决了问题”。
工作队所到的五个村,共收购七千七百零九元,每户平均收入三元四角九,供应一万零四百一十五元,每户四元七角六。别的村的群众派人联系,要求工作队去。
从收购入手,购销结合
许多人不大懂得,群众要买东西,首先要卖东西;没有卖,就不可能有买。这是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商业部门要把生意做活,必须以购带销,既买又卖,买卖结合。博爱县的一个工作队,到了贵屯村,先把群众手中的小宗物品和生产队的粉条等二十几种土产品收购起来,投放一千三百二十七元,当天就又卖出一千八百八十一元的商品。生产队有了钱,不但买了当前急用的东西,而且把夏收、秋收时用的二百多件小农具都提前买下了。沁阳紫陵供销社过去也下过乡,但只供不收,有一次下乡只卖了七角钱。这次下乡,收购二千零四十八元,供应了二千七百四十八元。购销都比平日下乡多二十多倍。尤其是贫队和贫下中农,他们更是要求先收购,再供应。沁阳县的一个工作队到了捏掌村后,先收购了八个贫队的草纸,使生产队收入一千七百二十五元,生产队当场买各种农具五百零三件。社员陈传普,先卖了羊皮、羊毛等产品,收入八元多钱,接着就买了汗衫、苇席和一件冬季穿的绒衣。很多社员反映:集体生产忙,赶集没时间,收购找上门,死物变活钱。
农村有东西可收吗?有很多。有生产队集体经营的编织品,编织原料,铁木农具和手工业产品,还有生产陶瓷、农药用的白土,化工、粉刷用的红土,建筑用的砖瓦灰沙石,以及本队用不完的树苗、皮张,等等。在社员家庭中,有猪、羊、禽、蛋及零星采集的小宗药材,看不在眼的杂骨、皮毛和工业部门要求回收重新利用的废塑料,废橡胶,各种瓶子,旧纸破布等等。在这个问题上,商业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对农村的物资潜力是认识不足的。沁阳县一个工作队下乡时,只带了两杆秤,满以为能应付下来,但一做起买卖,就发现不够,借了两次秤,最后增加到七杆秤,收到深夜。据另一个下乡工作队反映,所到的两个村,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三户,有一千零六十八户出售了土副产品,每户平均九斤,最多的三十斤。
农村的东西能收完吗?不会。如果商业部门根据市场需要,积极收购,并有计划地指导生产,只会越收越多。生产队和社员能根据国家需要安排生产。博爱县下期城大队根据商业部门要求要生产白土一千一百吨、道石七千块等,总值一万四千五百元。沁阳县的窑头、坞头两个生产队,看到商业部门收购锄把时,就安排生产锄把一千根。很多群众看到收购样品后说:原来你们收这么多东西,今后能积攒的东西多着呢?
有些物资,商业部门如果摸清用途,及时收购,积极推销,很多无用的东西就会变成有用。博爱县的麦秸草过去大部分野外焚烧。一季度商业部门和青岛造纸厂联系,订了长年供应合同,已销出五百多万斤,增加群众收入十二万多元。
由点到面,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
四月下旬,新乡专区抽调负责干部,把点上的经验,拿到沁阳县,在全县试验。沁阳县组织了六个工作队,五天时间到了二十九个大小村庄,购销总值二万五千多元,收购一百多种,供应一千多种。很多所谓积压的商品,一和群众见面,只要是经济实惠耐用的东西,都变成了畅销货。西向供销社的洗衣肥皂,门市部每天平均只卖五条,下乡一个村就卖出五百七十条。银花牌香皂和爽身粉、木梳,在门市部几次降价,仍卖不出去,这次下乡,一天全部卖完。他们带的“钢精碗”群众不要,而七十二个木头碗,全部卖完。群众说:木碗便宜,结实,小孩拿着不烫手,掉到地上摔不坏。在小农具、小炊具、小文具的货摊前,更是热闹。沁阳县紫陵供销社到窑头等一千一百多户的三个村卖货时,就销售扫帚、犁铧、犁面、镰刀、磨石等小农具一千五百八十五件,各种锅五十四口,饭碗、油罐、笊篱、草帽等一千三百四十六件。
五个点、一个县的实践活动,使人们了解了农村,认识到开辟农村市场的正确途径,是组织商业下乡。
五月上旬,新乡地委在沁阳召开了现场会,并组织各县一百二十多名到会干部到沁阳县义庄村参加了一次购销活动,一天购销三千六百元。到会干部反映,这个经验学得会,做得到,一看就明,一听就懂,回去一推就开。在会上具体规划了人员,研究了措施,决定专、县各抽出一名财委主任领导,全区组织二千几百名干部,作到全专区每个公社有一个工作队,在本公社内三十个村庄活动,和门市经营结合起来,坚持下乡。
会后半个月时间,全区已抽出二千一百多名干部,组织起一百六十四个工作队,到过八百八十八个村庄,购销总值九十一万二千六百元,生意越做越活,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第一季度全区每天每个村庄平均收购小土产品九元,这次下乡的八百多个村庄,每天收购额为二百零九元,上升二十二倍。第一季度每个村庄平均每天销售小商品八十八元,这次下乡的八百多个村庄,每天销售额为三百三十八元,上升二点八四倍。全区有五千个村庄,这个市场是多么广阔啊!
收购起来的物资,除一些工业部门回收的物资正在挑选整理外,其余大部分物资都已随时销出。少量物资(如鞭炮芯纸)由于要到秋后才能销售,商业部门就作了必要储备。
六月初,地委负责同志又亲自带领专区一级商业部门的负责干部深入第一线,具体总结经验,解决具体问题,组织副业生产,使商业下乡工作进一步健康地发展。
促进商业工作革命化
商业工作面向农村,也促进了商业工作和人员的革命化。
第一,商业下乡方便了谁?首先是广大贫下中农。沁阳县窑头村贫农陈万达说:“你们不来收,贫下中农谁有空拿到集市上去卖”。博爱县一个女社员说:“谁愿意放下生产,到门市部去买个针”。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使商业干部深受教育。原来不安心商业工作的干部,思想大有转变,服务质量普遍提高。沁阳县工作队下乡,遇到一个社员要蜂蜜治病,营业员往返十六里到城取回,给他送到家中。有个女职工,原来见了废品就嫌脏,这次下乡,她主动担任废品收购工作。很多职工下乡前检查了商品是否齐全,价格制订的是否合乎规定,度量衡是否准确,决心接受农民监督,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第二,商业工作下乡以来,领导机关作风大有转变。商业工作的根子在农村扎得更深了。专区财贸领导机关抽出四十多名干部,分为三个组,经常在基层巡回帮助。县一级供销社百分之五十四的行政人员长期随基层工作队下乡和群众面对面的做买卖,及时发现了许多造成购销不畅的问题。
第三,由于工作队是由商业、供销、外贸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下乡后,共同受教育,共同提高,初步克服了过去工作中某些不协调的现象。商业部门抽出人员送货到基层供销社。供销社主动到公司选购小商品,四月二十九日,沁阳县各基层社到公司选购小商品二百零七种,比中旬增加七十一种。外贸、医药等部门主动派人到基层社传授收购技术,联合举办收购物资样品展览。
第四,商业人员中开始学作“多面手”。在门市部时,收废品的不会收土产,收皮毛的不会收药材,卖百货的不会量布。到农村后,有时一户群众,拿出几种东西叫你收,这样,职工感到自己的商品知识太少,主动要求学习。出现了以师带徒、互相学习的风气。博爱县柏山供销社已有十多名职工学会了收废品的技术。
回答几个问题
商业工作队的实践活动,逐步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
组织商业工作队有人吗?有。以新乡地区来说,可以合并或撤销一批县城的零售机构,精简一大批行政管理人员,还可以从基层供销社现有人员中抽出一部分,全区共可抽出二千几百人。这样会不会影响门市经营呢?不会。沁阳西向供销社五个门市部,四月上中旬每天的营业额为九百四十元,抽出百分之四十的人员,下乡三天,门市每天营业额仍为九百元,而下乡工作队却经营了一千零九十八元。职工们说,下乡的营业额是“赚头”。据各地规划,除工作队每一至二个月到一个村进行一次大型购销活动外,全区还可以有一千多人经常到没有商业点的村进行零星送货,每月每个村可以送三至五次货。
工作队的任务只能是购销活动吗?不是。工作队下乡,还有组织农村集体副业生产的任务。既搞现货经营,又搞合同经营。这是完全可以作到的。沁阳县的一个工作队下乡后,帮助四十七个生产队,安排八十三名劳力上山挖药材,头八天就交售六百一十斤。发动三个村的九百八十六户社员动手养蓖麻蚕。博爱县工作队下乡购销的同时,半个多月来,已安排了一百四十八个生产队的八项副业生产,签订了竹货、白干土、笋壳、苇叶、鲜杏等十多种物资共一百三十一份收购合同,总值八万四千元。孟县工作队下乡,发现太子庄大队能生产木锅盖,立即安排生产一千五百个。获嘉县的工作队,帮助所到的一个生产队规划了二十亩荒地种二丑(小药材),供应生产队三十斤种子,生产队立即种上,并和工作队订了交售四千斤的合同。不少职工反映,既是商业工作队,又是副业生产工作队。
商业工作队下乡,还可以给群众和生产队修配农具。专区主管生产资料部门的负责干部下乡,发现有些生产队的农药械损坏后,只好再买新的,他们就贯彻修、供并重的精神,带技术员下乡。仅四天时间,就给四个生产队修好喷雾器五十五部。生产队只花了十多元钱买些零件,如果买这些新喷雾器,却需要一千二百多元。
商业工作队的形式能够固定下来吗?完全可能和必要。工作队下乡,带的商品多,收购的品种全,收购的技术力量强,可以更好的满足群众的购销要求。既做买卖,又组织生产。这些,都是农村原有的购销点所不容易做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