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用两分法领导生产——记严龙公社领导生产斗争的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6-06
第2版()
专栏:

用两分法领导生产
——记严龙公社领导生产斗争的方法
本报记者 纪希晨 四川日报记者 李中璞
今年,中共四川省委号召全省农村人民公社,象去年一样,继续学习严龙公社“讲形势,摆条件,比产量,找差距,添措施”的工作方法,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运动。
去年,这个公社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三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三点二,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年产量。全年超额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后,还卖了十四万斤余粮,储备粮食十一万斤,生产资金积累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已成为全县中等偏上的生产水平了。
形势越好,越要认真对待困难
今年,形势很好,那么有没有困难呢?党委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今年的主要困难是,要在去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产,耕作质量要求更高;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和良种的推广,需要有更多的肥料。据调查,全社今年水稻用肥比去年增加很多,但按需要还差百分之三十,猪只大量增加以后,饲料也跟不上;经营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这些,虽然是前进中的困难,但也必须认真对待。经过对客观情况的全面分析,大家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肥料不够,他们结合宣传党的政策,调整投肥定额和工分报酬,在全社范围内开展了三个积肥战役,积肥二百多万斤,使每亩水稻用肥比去年多施十多担。饲料不够,全社五十九个生产队,广泛发动群众趁青草茂盛时机,大量割猪草;并把新收获的葫豆叶、秆,分配给社员,使公养和私养猪只都储备了一两个月的干饲料;各生产队还组织社员增种、间种了大量南瓜、红苕、玉米等早熟作物,为夏收以后继续发展猪只创造了条件。他们又结合改进经营管理,健全了评工记分制度,实行经济民主,工分“上墙”,进一步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
有利条件越多,越要实踏实干
大好形势是由许多有利条件造成的。去冬今春,新建、扩建了四座电力提灌站,电力提灌面积扩大了百分之七十五,连同其他水利设施,使全社九千多亩水稻,有了可靠的水利保证。耕牛增加百分之十,猪只由去年二千多头,增加到近四千头;中、小型农具增加百分之二十到四十。
有利条件这样多,是不是就可以满足于这些条件,放松主观的努力呢?不能!社员说:有利条件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要使这些有利条件发挥作用,就要下硬功夫,下笨功夫。
有了电力提灌的可靠水源,就有可能大量改造低产田。于是,他们发动群众先后改旱地为水田,改坡地为梯地,改造低产田一千多亩。同心和向阳两个大队干部、社员通力协作,冒着寒冷从山沟里搬石上山砌坎,把陡峭的山坡改造成梯地。永和五队靠峨眉河岸,为了保护河岸稻田,全队社员沿河垒砌卵石,植树种草,把山包削平,改成了良田。
对于客观条件一时不能办到的事,则按照情况逐步去办。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广场矮”水稻良种,给严龙公社分配了三千亩的任务。大家认为,“广场矮”良种耐肥、防倒、产量高,是个好品种;好品种,更需要肥料多,而现有肥料却跟不上。那么,是勉强推广?还是从实际出发,按条件办事呢?公社党委以严肃负责的态度,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认为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既要积极努力,又要扎实可靠,他们根据群众的意见,经过反复协商,最后落实栽插了九百三十亩。社员高兴地说:“对了,这就又积极、又稳妥了。”
社员说:“搞生产要摸着石头过河,眼前能办到的事就办,一时办不到的以后再办。”荻坪大队第四生产队已经养了一部分公有猪,但是队长却不顾条件继续盲目发展公有猪只。社员问他:“猪圈不够咋办?”他说:“盖嘛!”“猪从哪里来?”“买嘛!”“饲料没有咋行?”“市场多得很。”社员说:“说得倒轻巧,搞这些队上有钱吗?”“向国家贷款!”社员们顿时嚷了起来,都说:“有好大的脚,穿好大的鞋;有多大的力,挑多重的担,眼前资金不够,饲料不足,就慢点搞这些。”公社党委发现了这个问题,支持群众意见,教育队干部要防止片面性,量力而行,既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又要尊重客观条件,目前条件不够,就积极创造,把发展公有猪只的计划,移到秋后去办。
生产不断变化,标兵要不断培养
各队落实增产计划和措施以后,有的干部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认为牛已下田了,问题不大了,一度忽视了农活质量。公社党委察觉了这一苗头,认为丰收大计,质量第一。但是,怎样才能提高农活质量呢?他们发现同心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吴桂元和贫农代表汪青云,在进行每项农活中,都和老农一道,先走一步,做出农活质量的样板,然后请社员代表现场检查、鉴定,看够不够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在干部做样板活路的带动下,全队直播的八十亩中稻,普遍精犁了四遍,多耙了三道,施底肥三十担,达到了高质量的要求。公社党委立即以同心四队为标兵,组织全社干部参观、学习。社员们也互相监督,提高农活质量,不合格的进行返工。贫农张仕奎发现他弟弟张仕全犁田不够质量,第二天,他一大早?牛下田,把田重新犁转,耙了五六遍,直到田平、泥绒,质量过硬。
中稻播种以后,雨水多、气温低,许多生产队发生了烂秧。正当人们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同心大队一队的干部,早作了两手准备,发现烂秧后,立即新整了秧田,补撒了秧子,防备再发生烂秧,保证栽秧的需要。公社党委以他们为榜样,迅速推广这种两手准备的经验,组织各队开展补撒秧子的活动,有效地弥补了烂秧的损失。
大队、生产队干部编入作业组以后,和社员并肩劳动,进一步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但是,有的大队干部只埋头在点上劳动,忽视了面上工作的领导。怎样才能既工作好、又劳动好呢?这是许多干部参加劳动以后,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荻坪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志安,一贯带头劳动,关心生产、关心群众,经常利用早晚空隙,到各生产队检查帮助工作,使全大队的农业基本建设和春耕生产都名列前茅,成为全社干部劳动好、工作好的标兵。干部们纷纷向他学习,合理安排劳动和工作时间,加强了面上工作的领导。
由于善于及时发现培养新的标兵,因之,每个时期集体和个人,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标兵,赛起来有劲,推动生产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既找生产差距,又找思想差距
有了先进旗帜带头,还应该认真总结生产经验。什么增产经验最好,只有对比才能认识。严龙公社在比产量时,各队都分别找出了代表不同类型的高产样板田。这些高产田,无论在水、土、肥、种、管等方面,都下过硬功夫,产量一般比同类型田高百分之三十。同时,各队还找出了不同土壤、作物的低产田。这些田一方面水利、土质条件差;另一方面耕作粗糙。大家认为要缩小低产与高产之间的差距,首先要缩小思想上的差距。只有缩小思想上的差距,教育提高干部社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改变粗糙的耕作,提高农活质量。六十多岁的贫农韩仕洪说:“庄稼只要功夫深,瘦土也要出黄金,庄稼做得懒,好田也会得个孬收成。”
这样从思想上找差距,抓住活的思想,有效地克服了故步自封、骄傲自满情绪。荻坪山上,有四百亩“铁杆土”,土质又坏又硬。去年,耕作粗糙,只犁了两遍,但因电力提灌保证了水源,第一次获得丰收。在讨论今年增产计划时,生产队长宋仲发说:“去年把吃奶的劲都使完了,再要喊增产,硬是和尚的脑壳——没法(发)。”许多社员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只要大家舍得干,把硬土、泥块多捶擂、翻犁几遍,就能增产。全大队社员一齐动手,把所有的“铁杆土”翻犁、捶擂了四遍,连牛脑壳大的泥块、也捶成了碎土,为增产创造了条件。
既要保证增产,又要保证增加收入
增加生产是增加集体和社员收入的基础。只有集体和社员收入增加,才能提高群众增产的积极性。但是,去年有的队虽然粮食大幅度增产,可是社员收入却增加的不多。
这是为什么呢?检查起来,主要是因开展多种经营不够,有的队用依靠贷款,多买商品肥料的办法,解决生产困难,结果加大了生产成本。今年在制订措施时,凡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办到的事,就尽自己力量去办。跃进、新联等大队,主动提出依靠自己力量,扩大再生产,并把分配给他们的三千多元贷款,让给了其他公社。向阳二队发动群众,积造了大量肥料,水稻用肥比去年增加一半,而生产投资却减少了三百五十元。社员说:“照这样办,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就有了双保险。”
今年,全社根据各生产队制订的计划,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四点八。但是,生产投资却减少了百分之六,贷款也由去年的一万六千多元,减少到三千多元。
目前严龙公社的运动发展还不够深入和平衡,但是只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一定会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