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实行大中小结合,走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道路 上海工业生产的若干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6-10
第5版()
专栏:

实行大中小结合,走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道路
上海工业生产的若干调查
范荣康 陈迟
上海工业的若干特点
上海是我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解放后,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特别是第二个五年计划以来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上海已经成为一个物质技术基础比较强大的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的上海工业具有哪些主要的特点呢?
第一,行业比较齐全。过去上海主要是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重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行业很不齐全。现在,凡是国内已有的工业部门,绝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拿原材料工业来说,这些年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冶炼和轧制、基本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行业,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稀有金属冶炼、合成氨、合成脂肪酸、塑料、化学纤维、煤炭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等等新的工业部门,也陆续建立起来了。拿加工工业来说,在机械工业方面,重型机械、精密机床、汽车、拖拉机、冶金设备、采矿设备、化肥设备、塑料机械等等重要工业部门,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和发展起来;新兴的仪表行业,制造出了许多高级精密的产品。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除了一般日用品制造行业外,又建设了手表、照相机、合成洗涤剂、高级塑料制品、感光胶片、化学纤维制品等等行业。
第二,产品的品种比较多,新产品发展得比较快。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以前,上海工业产品的品种很少。例如塑料,就只有酚醛塑料(即电木粉)和赛璐珞两类;染料,也只有硫化元一种。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试制成功了几万种新产品,其中不少是高级、精密、尖端的产品。例如塑料,五年间增加了氨基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等八大类品种;染料,五年间发展到一百一十几个品种。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上海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又有一万几千种,进一步占领了不少新的技术领域。
第三,成套性比较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以前,在全国若干大类主要成套设备中,上海能成套生产的约占百分之二十七;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末,上海能成套生产的就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两年,上海为全国提供成套设备的水平,又提高了一步。七年以前,上海生产的冶金设备,还只有十三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和三吨以下的转炉,轧钢设备根本不能制造。一九五八年以来,大型的高炉、转炉、轧钢设备都陆续成套地制造出来了。年产二万五千吨合成氨设备、每套包括六百六十几种机电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上海制造的,成套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最近,上海成套制造的尿素设备又已试车成功。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机械设备中,上海能够成套生产的有几十种。
第四,中小型企业比较多。在上海,除了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以外,数量更多的还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户数约占上海工业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职工约占上海工业职工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上下,产值约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
上海的工业为什么能够取得多快好省的发展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极其重要的一条,就是贯彻执行了大中小型企业并举、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方针。
从小厂着手,集中力量,迅速掌握新技术,建设和发展新的工业部门,是上海工业建设中一条比较成熟的经验。特别是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新兴工业,上海更是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先搞小的,取得经验,在“出样品、出技术资料、出设计数据、出技术人员”之后,再逐步扩大,或者支援内地去发展。这样做,少走弯路,速度加快,对于切实占领生产技术的新领域,很有好处。
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针,对于填补一些行业的空白点,可以投资少,收效快。上海塑料机械厂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这家工厂原先是一个生产简单的橡胶机械的小厂,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对它投资二十六万元,另外用了七万多元技术措施费,进行了初步的技术改造;而在一九五八年接受塑料机械的试制任务以后,只花了一年多时间,这里就制造出了产品。六年来,这个厂依靠大中小型许多兄弟厂的协作,先后试制生产了有机合成塑料的混炼机、?合机、切粒机、粉碎机、挤出机、压延机、注射成型机等十五个配套品种,武装了二十五个省市和自治区的一百几十个塑料制品厂。六年中,这里的上缴利润,约为同期投资的十二倍,约为现有固定资产的四点八倍。
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针,对于迅速发展新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上海,中小型的工厂由于设备大多比较简易,机构一般比较精干,生产调度又比较灵活,因而在发展品种方面总是担负着更多的任务。上海目前生产的几千种品种规格的钢材当中,由中小型工厂生产的就约占百分之八十。特别重要的是,组织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更有利于使产品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上海市金属制品工业公司所属紧固件的生产厂,一九六○年以前,由于工厂之间品种重复,生产的品种只有三、四十种。以后,专业公司对各厂生产的品种按厂进行了调整,品种就增加到一百五十种,规格达一万几千个。从一个工厂看,品种规格相对有所减少,但社会上总的品种规格却大大增多了。
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针,使上海工业的设备成套率得到迅速的增长。吴泾化工厂就是大中小结合提供成套设备的重要产物之一。上海工业部门在接受制造年产两万五千吨合成氨设备的任务以后,就根据各种设备结构的大小、繁简程度和不同技术要求,统一规划承制单位,组织一百多家工厂实行协作生产。其中,负责设备制造的有二十五家工厂,另外还有三十多家工厂从事工艺性生产,有一批仪表厂为成套设备制造控制生产用的仪表,构成一个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氮肥设备制造网。从一九六○年下半年开始,只花了十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氮肥设备制造好了。
正是由于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针,上海建设起来的一些大型的骨干厂,一般也不是什么“全能工厂”。它们不必“万事不求人”,也不可能“万事不求人”,而是可以依靠同兄弟工厂、特别是同中小型工厂的广泛协作,把许多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的问题,交给有关兄弟厂去解决。这样,即使是大厂,规模也可以比较小一些,机构可以比较精干一些,职工人数可以比较少一些,领导精力可以比较集中一些,而同样发挥它们应有的骨干作用。至于中小型厂,特别是小厂,由于规模小,人员少,管理方便,领导干部易于熟悉业务,易于接近群众,就更具有大厂所不能及的优越性。当然,在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针的过程中,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坚持从全局出发,不断克服贪大求全的思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
四种类型的专业化工厂
上海的专业化工厂比较多,专业化生产程度比较高,生产协作组织得比较好,专业化生产的优越性正在不断地显示出来。
现在,上海的专业化工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生产产品的专业厂。这种类型的专业厂,在机电工业中是指生产成台产品的厂,如机床厂、电机厂、农业机械厂等;在轻工业中是指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如牙膏厂、肥皂厂、火柴厂等。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彼此又有分工。同样是机床厂,有造车床的,有造铣床的,有造刨床的,有造钻床的,有造磨床的,有造齿轮加工车床的;同样是复制厂,有做毛巾的,有做手帕的,有做被单的,有做服装的;它们各有各的专业生产方向。
专业分工比较细,带来的好处是:生产方向稳定,批量大,便于熟悉技术,改进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在分工的范围内发展品种。拿电动机的生产来说,上海市电机工业公司几个生产一般交流电动机的工厂,按机座大小分工,有生产一至四号机座的,有生产五至六号机座的,有生产七至九号机座的。几年来,采用一些专用工艺装备,人数增加不多,产量增加了好几倍,并且发展了船用电机、防爆电机、潜水电机、潜油电机等新的品种。
在上海,制造成台产品的工厂,一般也不是规模很大的“全能工厂”。它们只是担负总装配和一部分金加工和工艺性加工的任务,其他许多工作都是依靠协作完成的。上海精业机器厂加工的高压压缩机上的部件,一个个都是大家伙,例如,一个机身十二三吨重,最大的一只汽缸十吨重,就都是由兄弟厂协作铸造和锻打的。这个厂自己没有锻工车间;铸造车间规模也比较小,只能浇铸一吨以下的铸件。就是自己能够造的一些小件(例如活塞环),也是请兄弟厂协作生产的。
第二种类型:生产零部件的专业厂。这类专业厂的数量大得很,它们在整个专业化生产当中作用很大;可以说,没有零部件专业工厂,就谈不上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系统就有不少零部件专业厂,分工制造机床附件、各种配件、电器元件和各种标准件。通用的批量大的零部件,目前大部分已经组织集中生产。原来生产活塞、活塞肖、避震器、铜套、缸套等零件的宝锠汽车材料厂,从一九六○年起,已经成为专门生产铝活塞的工厂。各厂主机配套的标准件,一九六○年以前只有百分之二十集中在专业厂生产,现在已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在专业厂生产。不少的零部件专业厂,还按产品和规格的不同,有所分工。上海市金属制品工业公司的三十几家生产紧固件的专业工厂,就是根据螺钉、螺帽等专业分工的,而这些专业工厂,彼此之间还有分工;它们按照产品规格的大小,排成一个由小到大的系列,各有专长。
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的好处,可以从下面的材料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上海市金属制品工业公司的干部,去年曾经访问了二十家生产机床、汽车和拖拉机的工厂。他们发现,由于专业厂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客观需要,这些生产成台产品的工厂还在生产一部分紧固件。其中,有十二家工厂是把紧固件分散到各个车间,自制自用,用时再制的;有八家工厂是成立紧固件生产工段或小组,在厂内集中生产的。由于批量不大,这二十家工厂都无法采用先进的冷镦工艺来制造紧固件,而只能用切削的办法加工,浪费很大。拿八个在厂内组织集中生产的工厂来说,为了生产紧固件,就占用了通用机床九十台,生产工人近一百人;跟专业工厂采用冷镦工艺比较,工时多耗三倍至十倍,材料多费一点五倍,成本高出四倍至八倍。据这个公司的干部计算,他们调查的十三个机床厂中,自制紧固件的工作量(包括一部分手柄、管件等适于集中生产的零件在内),要占这些厂生产能力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只要把全市机床厂自制的标准紧固件都拿出来组织专业化生产,使通用设备和劳动力腾出来扩大再生产,就等于新建一个年产四百台机床的机床厂。最近,这个公司的所属工厂正在继续扩大紧固件的集中生产,以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越性。
第三种类型:工艺性加工的专业厂。上海机电工业系统目前已组织工艺专业厂的,有铸铁、铸钢、锻钢、金属压铸、胶木压制、木模、金属模具、热处理、电镀、金属喷镀、喷漆、焊接、齿轮加工、拉丝和冷轧钢材加工等十五种工艺。这些工艺加工的专业工厂,在上海工业的发展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系统的几百家需要铸锻的工厂中,百分之八十的工厂自己没有铸锻设备,它们需要的铸件和锻件,都由这些工艺加工的专业厂协作;在这个系统产品需要热处理的几百家工厂中,约有半数工厂没有热处理设备,它们需要热处理的产品,也都由热处理专业厂协作。如果没有这些工艺加工的专业工厂,上海许多工厂的生产流程就会中断。
工艺加工的专业厂,一个突出的好处是:设备利用率比较高,因而成本也比较低。例如,上海一家大型机床厂的热处理高频设备,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专门搞热处理的一家小厂上海机械厂的高频设备,经常开两班,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上海市机床工业公司专业铸件厂每吨铸铁件的成本,就比一般成台产品制造厂铸件车间的成本,低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些工艺性加工的专业厂,在技术上进步得比较快,对于探索新的技术贡献也比较大。例如,上海电镀厂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现在不但能镀金、镀银、镀铜、镀锡、镀镍、镀铬、镀铂、镀镉,而且能镀各种合金;不但能电镀,而且能用化学方法镀。不但能镀小件,而且能镀几吨重的大件;不但能镀金属材料的物件,而且能镀非导体材料的物件。这个厂的技术水平,为什么能够提高得比较快?总的来说,就是因为他们是专业电镀厂,只专一门,做得多,学得也多,熟能生巧的缘故。
第四种类型:辅助性的专业厂。这种工厂的历史最短,但上海各行各业都有,单第一机电局系统就有设备维修、机床翻新、工具夹具模具制造和计量、理化试验等辅助性专业厂。
生产就象打仗一样,有前方,也有后方。在一家工厂里,金加工、装配等车间是前方,机修、模具制造等车间就是后方。后方是为前方服务的。生产要取得多快好省的经济效果,需要后方的支援,因此,就要加强后方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一些大型工厂中,一般都有比较充实的技术后方力量。但是,在许多中小型工厂里,特别是在“小而专”的工厂里,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力量有限,就不可能都建立一套自己的技术后方。因此,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中小型工厂越多,就越要有辅助性的专业厂,使它成为整个行业中的一支技术后方力量,来为全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品种服务。
上海工业的专业协作网,就是由上述四种类型的专业厂组成的。它的核心是一些生产产品的工厂,这些厂彼此都有分工,一般也不是“全能厂”;在这些厂的外围,是一批零部件专业厂和工艺加工专业厂,它们是为生产产品的工厂服务的;在这些零部件专业厂和工艺加工专业厂的外围,又有一批辅助性的专业厂,它们主要为零部件专业厂和工艺加工专业厂服务。这样一个层次分明的专业协作网,使得上海的工业既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又具有打硬仗、打大仗的本领,能够依靠协作,用较短的时间制造出重要的成台成套设备来。现在,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的程度,挖掘专业化协作的威力,还是上海许多工业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生产协作的三种形式
上海工业的协作形式很多,生产协作是一种最主要的形式。生产协作和生产专业化,是上海工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实行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情况下,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协作的形式和内容愈来愈丰富多样,生产协作的威力也愈来愈强大了。上海制造的许多比较大型和复杂的成台成套产品,就都是少则十几家、多则几十家以至一百多家工厂开展大规模生产协作的产物。
上海工业的生产协作,大致上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固定协作,定点生产。这是组织生产协作的一种最主要的办法。凡是具备产品方向明确,生产正常,技术基本过关,质量比较稳定的条件,一般都采用这种办法,而这一部分的协作任务,一般又都包括在计划之内。现在,上海机电工业系统,在单机配套方面,就有一百四十二个主机厂和一百三十九个协作厂固定了协作关系;在铸锻件方面,有二百十六个需要铸件、锻件的厂和六十二个专业铸锻厂固定了协作关系。这些固定了的协作关系,大体上占上海机电系统全部协作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纺织工业也已有几十种产品,由有关的纺、织、染、针织和复制工厂实行固定协作,定点生产。这种协作关系的好处是:主机厂和配套厂、前道工序厂和后道工序厂直接见面,关系密切,能够在协作件数量、质量和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全面地协调动作,是今后发展生产协作关系的主要方向。
第二种形式:集中管理,统一安排。这种组织生产协作的办法,在机电工业部门,除用于一部分零部件配套协作以外,主要用于关键性的设备协作和工艺协作。通常是在协作件需要量大而又经常变化,现有生产能力不足,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采用的。一般由有关工厂把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汇报给主管局和公司,由局和公司统一平衡、统一安排。由于固定协作关系的发展,上海现在采用集中管理、统一安排这种形式的协作,在机电行业大约只占全部协作量的百分之五左右。但是,这种生产协作形式既能保证重点,又能照顾一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协作任务纳入到生产计划之内,对于及时满足需要,是很有好处的,也是固定协作关系不能完全代替的。
第三种形式:自行挂钩和互相结合。这种办法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采用得比较多。一种情况是在试制新产品过程中,由于自己厂里的设备一时不能适应加工的要求,需要依靠其他工厂的协作支持;另一种情况是当国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时,企业内部的工种或设备出现了不平衡,也需要其他工厂来协作解决。这种协作,从每一个具体项目来说,固然是临时性的,但就这种协作形式来说,却是长期需要的。这种协作名曰“自行挂钩”,其实也要工业管理部门加强领导,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协作项目,尤其是如此。
回答几个问题
依靠生产协作,完成计划有没有保证呢?回答是肯定的。“上海牌”三轮卡车只用了半年时间制出样品,第二年转入成批生产,进度很快,生产计划一直完成得比较好,就恰恰是因为三轮卡车是一百多家工厂组织大规模生产协作的缘故。有关工业部门的同志说:大型的全能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很不好搞;而依靠协作组织生产的中小型专业化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却比较好搞些,停工待料、窝工浪费等计划脱节现象反而少得多。协作厂之间的计划衔接问题,当然还有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但是,这个问题在上海已经不能算是组织生产协作的阻力了。
依靠生产协作,提高产品质量有没有保证呢?回答也是肯定的。上海纺织工业部门就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纺织工业一向是按纺、织、印染、针织和复制等专业进行生产的。但是在过去,纺纱厂往往不知道自己纺的纱是拿去织布,还是用于织汗衫、袜子;织布厂也常常不了解自己织的布,要印染成什么颜色和加工成什么产品,因此,无法按照不同的要求来合理安排生产,制定质量标准。近几年,组织生产协作“一条龙”、实行定点生产以后,前后工序的质量要求环环衔接,大家共同对最后成品的质量负责,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而且已经做出比较好的成绩了。
上海工业的生产协作,为什么能够比较迅速地发展呢?这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有关的工业管理部门抓紧了组织领导工作;第二,有关协作双方发挥了积极主动精神。总的来说,就是必须突出政治。只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抓紧组织领导工作,进一步发扬积极主动精神,上海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就必将不断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